當前位置:首頁 » 服裝種類 » 崑曲演員的服裝是哪個朝代
擴展閱讀
如何畫服裝扣子 2023-08-31 21:59:56
學生毛呢大衣怎麼搭配 2023-08-31 21:54:11

崑曲演員的服裝是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 2022-01-16 02:02:20

Ⅰ 崑曲起源於哪個朝代崑曲有哪些著名代表作品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代表作品有:《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

崑曲(Kunqu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是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南戲系統下之一的曲種。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


(1)崑曲演員的服裝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曲牌是崑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單位。全國共有300多種戲曲曲種,在音樂體繫上分為兩種:板腔體和曲牌體。絕大多數劇種是板腔體,少數是曲牌體。而崑曲的曲牌體是最嚴謹的。據民國年間的曲學大師吳梅統計南曲曲牌有4000多個,北曲曲牌有1000多。常用的也僅200多個。

最流傳的南曲曲牌如《游園》中的【步步嬌】,【皂羅袍】,【好姐姐】、《琴挑》中的【懶畫眉】,【朝元歌】。這兩出戲也是用來為男女演員打基礎的。故崑曲中有女學《游園》,男學《琴挑》的說法。

崑曲演唱的特點是"以字行腔",腔跟字走、在演唱上也有一定的腔格,不同於其它戲曲可以根據演員個人條件隨意發揮,而是有嚴格的四定:定調、定腔、定板、定譜。

Ⅱ 請問這是哪個朝代的服裝

這個是現代服裝

Ⅲ 昆劇服飾特點

昆劇除了繼承元明以來戲曲角色服裝樣式外,昆劇的有些服裝和當時社會上流行的穿著很為相似。反映在戲上,武將自有各式戎裝,文官亦有各樣依照封建社會階級等級不同的穿戴。

中國傳統戲劇服裝俗稱「行頭」。從屬於中國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戲劇服裝,屬於「寫意藝術體系」,是一種由生活化服裝加工提煉而成的藝術化服裝,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歷史生活服裝又並非歷史生活服裝,而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化服裝。

傳統戲劇服裝憑借和依賴物態化了的服裝美學意蘊,與傳統戲劇表演的程式性、虛擬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為人物的傳神抒情」服務為最高的美學追求目標。具有程式之美、律動之美、裝飾之美和符號之美的意蘊。

(3)崑曲演員的服裝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崑曲在節奏上除通常的三眼一板、一眼一扳、疊板外,又出現了贈板,使音樂布局更多變化,纏綿宛轉、柔曼悠遠的特點也更加突出。

在表演藝術技巧上,注意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並有「豁、疊、擻、嚯」等腔的區分以及各類角色的性格唱法,把傳統的民族音樂藝術的成就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在音樂配器方面也更為齊全,管樂器有笛、簫、大小嗩吶、笙,弦樂器有琵琶、三弦、月琴,打擊樂器有鼓扳、大鑼、小鑼、湯鑼、雲鑼、小鈸、堂鼓。

由於以聲若游絲的笛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上贈板的廣泛應用,字分頭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吳中民歌影響而具有的「流麗悠遠」特色,使崑腔音樂以「婉麗嫵媚、一唱三嘆」著稱。

Ⅳ 我國戲曲舞台上的古典服裝以哪個朝代為主

戲劇服飾以明代服裝為基礎,有漢、唐、宋代服裝的痕跡,吸收清代服裝造型和圖案。戲劇服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不受時間、朝代、季節的限制,在展示中國數千年歷史故事的數以千計的劇目中游刃有餘。中國戲曲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崑曲的逐步完善,表演時穿著的服飾扮相也隨之完成,它們基本上是以明代的服飾為範本,並採取強調角色個性的美化,以符合舞台審美的需求,它能夠鮮明地塑造劇中人物的角色,強化其特徵,使之成為戲曲舞台上的焦點。

Ⅳ 劇照中人物的服飾,是哪個朝代的

帽子像是元朝的~我想應該是宋元年間的~

Ⅵ 演員的服飾是哪個朝代的

青花瓷是元朝服飾,青花瓷是元代特有的瓷器

Ⅶ 京劇戲服來源於哪個朝代

京劇服飾成型於清代,其服裝規格樣式是以明代(1368—1644)服飾為基礎,吸收了歷代服飾的典型元素,以適合表演為原則,加以綜合和美化而成,而清裝戲則專有符合清制的戲服。服裝大體上分為蟒(也稱蟒袍,帝、王、將、相或後、妃、貴婦、女將在正式場合所穿)、靠(也稱鎧甲,男女武將的戎裝)、褶(也稱褶子,戲衣中最常用,大領,大襟,大袖,衣長及足,文武貴賤男女老幼均可穿用)、帔(也稱披風,長領,對襟,大袖,左右胯下開衩,男女角色均可用)、衣(泛指其餘多種戲服)五大類。如穿黃色長袍上綉蟒蛇圖案、戴王帽的就是皇帝,穿寶藍色或青色長衣、頭戴黑方巾的就是儒生,從著裝上很易於辨認劇中人的身份。北京故宮藏有抄本《穿戴提綱》兩大冊,記錄了上千出戲,某戲某角色的詳細穿戴都有說明,是很詳盡的檔案性質的備忘錄。

按照角色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以他們所穿的服裝來劃分行當,是一種便於觀眾理解,並易於欣賞到演員的表演特點的方法。比如,頭上藏著王帽,身成了一整套清晰、嚴格的規范。盡管中國歷代服飾多有變化,但京劇的戲服樣式卻較為固定而類型化。這和京劇形成時期的演出條件、演出特點密不可分。早期的京劇藝人南下北上,不論搭什麼戲班演出,或與什麼人合演,都不必事先排練,只需按規矩演戲,民間的戲服還做不到專戲專用,但相同的行當卻可以穿戴相同或相近的服飾;而京劇並非寫實的藝術追求,使得舞台上一幕幕的前朝舊事大都模糊了故事發生的具體朝代背景,服飾自然也就不必「依制模擬」了。各行當的演員依人物所處的時代、身份地位、性格、形象,應該穿戴什麼樣式和規格的服飾都有一定之規,戲班中有「寧穿破衣,不穿錯衣」的規矩,演員學會某一出戲,當然知道應該穿戴什麼,管理戲箱的人也知道。演員穿戴出了錯,既不符合劇情,也不為觀眾所接受。

Ⅷ V家三月雨洛天依戲服版的是屬於哪個朝代的唱的是崑曲還是什麼其他類戲曲

屬於明朝的!唱的是崑曲

Ⅸ 我國戲曲的服裝基本上是以哪個朝代的服裝為基礎的

中國傳統戲劇服裝俗稱「行頭」。從屬於中國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的戲劇服裝,屬於「寫意藝術體系」,是一種由生活化服裝加工提煉而成的藝術化服裝,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歷史生活服裝又並非歷史生活服裝,而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象化服裝。傳統戲劇服裝憑借和依賴物態化了的服裝美學意蘊,與傳統戲劇表演的程式性、虛擬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為人物的傳神抒情」服務為最高的美學追求目標。具有程式之美、律動之美、裝飾之美和符號之美的意蘊。

表現形式
編輯
服裝作為戲劇中審美客體最直觀的外在形式,通過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象徵主義三種主要表現形式,強化了自身在戲劇綜合因素中的主動性,使之更好地服務於戲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個性的表達。
追溯戲劇的起源——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人在狂歡的酒神祭典上,把自己裝扮成理想中的諸神,盡情舞蹈,帶著昂然自得的歡喜欲狂,大步行走、跳躍、歌唱,以此表現一種「使動物說話,使大地流出牛乳和蜂蜜」的超自然力量。作為與人最貼身的服飾,與舞者的儀態、動作、表情一起,展示舞者縱情狂歡的喜悅靈魂。在這最原始的戲劇形態中,戲劇服裝的表現功能就有了最初的體現:再現古希臘人理想中神的形象。戲劇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因而戲劇服裝自然不同於生活服裝,它更典型地塑造、表現了人物形象。戲劇服裝還是綜合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台詞、動作、布景、燈光、音樂等因素共同構成了戲劇的整體系統。由於這種戲劇結構的綜合性,決定了戲劇服裝本身是一種多方位的投射因素,一種能激發創意、加強表現力的形式語言。
隨著戲劇的不斷發展和戲劇體系的不斷完善與規范,戲劇服裝的表現力也愈發突出。在戲劇中,服裝作為審美客體最直觀的外化形式,從序幕至終場,始終提供著劇中潛在的背景與情感信息,引導觀眾進入某種特定的情境。在此過程中,根據劇情要求及塑造角色類型的需要,可以確立戲劇服裝以下幾種主要的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