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雲社大褂等級大有名堂,不同大褂地位不同,具體是怎麼區分的
德雲社的大褂沒有明文規定,表面上是沒有規矩的,但卻是約定俗成的。每個演員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有自知之明,選擇合適的大褂才可以。
總得來說,目前德雲社的大褂穿著沒有任何的規矩,只是會在潛意識中避開撞衫,但是一定會選擇合適的大褂顏色!
❷ 德雲社大褂等級
德雲社的大褂表面上沒分等級,但實際上是有等級的,只不過這種等級約定俗成,徒弟們會自覺選擇適合自己的大褂,不敢亂穿。
張雲雷是喜歡時尚的人,特別喜歡大褂,總要根據自己的意願來設計。他通過自身的優勢,將傳統大褂穿出了時尚的風格,終究有一天,他也會設計出非常漂亮的刺綉大褂,粉絲們是很期待的。
張雲雷當初以驚人的速度爆紅,人氣居高不下,連帶著德雲社都風光無限,風頭足以蓋過當年的岳雲鵬,按說直接穿綉花大褂也不為過,之所以穿上和別人都不樣的雙排扣,應該說老郭肯定是經過一番考量的。
既要突出張雲雷如經在德雲社的與眾不同,又不能太過招搖,蓋過所有人的風頭,畢竟小辮兒是剛剛紅起來的新人,而且紅的方式也是標新立異,而且他本人也是特別喜歡雙排扣的式樣,所以這雙排扣大褂應該就成了他的專屬標志了。其他人未必有機會穿了。
❸ 《德雲社》的相聲大褂有等級之分嗎
眾所周知,德雲社演員表演相聲都是穿大褂,早期沒什麼等級之說,主要以顏色加以區別。走紅之後,特別是近幾年,從大型演出場合看確實有區分「三六九等」——雖然並未見過德雲社明文規定。郭德綱和於謙現在經常以綉有龍紋或祥雲的深色調大褂現身,岳雲鵬和孫越倆人的大褂也是如此。
但細心看卻還是有區別,郭德綱於謙的刺綉大褂從肩部到胸前整片都有綉有圖案,以龍紋為主,色調方面多是深、暗。而岳雲鵬孫越的大褂,在肩部兩邊綉有小片祥雲,胸口中間也綉有圓狀的祥雲圖,但沒有連在一起,色澤深但不暗——畢竟比較年輕。除了圖案樣式和面積的不同,料質肯定也有區分,肉眼無法識別。
就目前而言,德雲社也就這四人有資格穿刺綉的大褂,其他人尚未看到,哪怕郭德綱親兒子郭麒麟也不能穿,說明等級很嚴格。也就是說,只有票房號召力的、已經是「腕兒」的演員才有資格穿,德雲社內部肯定有這方面規定——畢竟郭德綱是個很傳統的人。按照張雲雷目前的人氣,估計也快「刺綉」上身了。
別看這些大褂的刺綉,可不是機器加工出來的,都是由相聲界赫赫有名的「常記」常書嶺老先生親手綉制,屬於一針一線的精良作品。常書嶺是天津人,14歲開始做中式大褂裁剪,他做的大褂是相聲界的「馳名商標」,德雲社應該是他的「大客戶」了。
除此之外,其他相聲演員都只能穿純色大褂。即便如此,也是有細微區分的,像高峰、張雲雷、郭麒麟、張鶴倫、孟鶴堂等已經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及其搭檔,大褂色調比較深,材質以綢緞為主。其他人則是顏色鮮艷,五顏六色什麼都有。
藝人演出或出席活動的著裝是很講究的, 娛樂 圈如此,相聲界亦然。有名氣的相聲演員大褂色調深,顯得穩重,又不會因為鮮亮色調分散觀眾注意力。年輕的新演員則無所謂,個性化的鮮艷色彩可以彰顯與眾不同,也能烘托氣氛,還可以在表演中拿來「開掛」。
如今的相聲界,從演員上台的著裝,就能大概區分出主流和非主流,德雲社及其它民間相聲劇社等基本都是穿大褂,而體制內演員多數情況下則是清一色的西裝(或中山裝)。苗阜沒進入主流前都是大褂上身,自從成了曲協相聲藝委文員,立馬更換成西裝,旗幟鮮明。
早期老一輩相聲藝術家(如侯寶林、馬三立等)也是穿大褂上台表演的,直到馬季這一代開始,經歷文革「破四舊」之後,慢慢改成了西裝,姜昆這一代延續了下來。當然,現在體制內相聲藝人也有穿大敏清褂演出的,較少就是了。
網路上有段「調侃」味道的話來形容早年間民間相聲藝人穿大褂的區別:「 一等大褂帶尿鹼兒,二等大褂閃緞面兒,三等大褂卷著袖兒,四等大褂腿兒不夠 。」兒化音比較多,北方人比較能懂,大概意思就是布料及價格區別。
一等大褂帶尿鹼兒,
二等大褂閃緞面兒,
三等大褂卷著袖兒,
四等大褂腿兒不夠。
分別是郭德綱於謙的大褂都是綉著花紋的,閃緞面就是岳雲鵬孫悅穿的那種,看著很厚實面料很高級,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第三種,有白色的里子,挽起袖子來是白色的,最後那種可能是學員穿的吧
橋枯前比較火的演員,每人都有幾套,而且固定的搭檔也有同色的,如果演專場, 每次出場還要換一套,為的是使觀眾亮一亮眼,一般老演員穿素雅一點的,如 灰的,豆沙色的,青年穿亮麗些的,如大紅的,檸檬黃的,小孩穿鮮艷點的,如粉紅的,月白的等等,顯得活潑,大致是這樣,但也有穿自己喜歡的顏色,張鶴倫就經常穿藕荷色的,配合他比較誇張的表演,風格也很協調。近來小岳大褂開始往深色靠,如棕色,深灰,同時風格也越來越大器了。
張雲雷親口在哈爾濱說的
目前在德雲社只有郭德綱於謙,岳雲鵬孫越能穿戴刺綉的大褂
張雲雷可以穿雙排扣的大褂。
情景還原:
張:姐夫你這個大褂(雙排扣)我真喜歡,太好看了。
郭:那你去做吧
張:我能做?
郭:以前不行,現在可以了。
證明雙排扣也不是誰都可以穿的,也證明了大褂確實是分等級的。
當然,也證明張雲雷確實紅了,敗李成角兒了。
肯定是有等級的。什麼地位的人穿什麼等級的大掛,這是德雲社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雖然此前郭德綱在節目中說過:德雲社不講究這些,你想穿什麼大褂就穿什麼大褂。 但實際上德雲社在這一塊兒講究的比誰都嚴。 只不過是因為現在思想觀念都在摒棄這些看起來有些迂腐的傳統的關系,這些東西都不能放到明面上說,只能私底下暗自意會。
事實上在德雲社大掛的等級被分為5種。
也就是整件衣服刺綉包肩,穿起來那可是相當的霸氣。 不過在德雲社目前有資格穿這類大掛的,只有郭德綱和於謙兩個人 。相當於只有班主和副班主兩個人有資格穿滿刺綉大褂。
這類大掛主要是給在德雲社地位非常高,為德雲社做出過傑出貢獻的相聲演員穿的 。 目前穿半刺綉大褂的有岳雲鵬和孫悅 。德雲社雖然是由郭德綱一手建起來的, 但是真正開始崛起卻是因為岳雲鵬和孫悅。 因為兩個人在春晚上的相聲。讓德雲社正式被大家所接受。如果說是 郭德綱和於謙創造了德雲社,那麼岳雲鵬和孫悅則是發展了德雲社 。兩個人居功甚偉,自然是擁有資格穿半袖大掛的。所以說真 正的德雲一哥是誰已經很明顯了。
這類大掛只有真正的核心弟子才能穿,而且這些弟子必須要有著相當大的貢獻。比如說張雲雷 。如果說岳雲鵬帶領著德雲社走向了輝煌,那麼張雲雷則是讓這份輝煌更進一步。近幾年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張雲雷將大家從迪廳帶到了德雲社(秦霄賢又將大家從德雲社帶回了迪廳) 。將 社會 女青年全部變成了德雲女孩 。他的貢獻也就比岳雲鵬低了一絲。所以雖然他無人刺綉大褂,但至少他可以穿上這件雙排扣大褂。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郭德綱開創了德雲社岳雲鵬和張雲雷發展了德雲社,而剩下的。後學末進雖然也是名聲四起,但這也是借了前三者的光。 即便人氣再高,對於德雲社來說,他們的貢獻度也遠不如前者。 因此他們目前只能穿著最基礎的單排扣大褂。比如說張鶴倫、郎鶴焱、孟鶴堂、周九良、燒餅等人。因為已經具備了能夠單獨帶隊參與商演的能力。所以 在德雲社,單排扣大掛又相當於是小隊隊長的標志。
「雲鶴九霄,龍騰四海」,這是郭德綱為自己的徒弟准備的字 。而獲得這些字兒的弟子也是相當的多,這些人其實都是郭德綱的徒弟。不過這些人之中, 除了雲字輩兒是以兒徒弟的身份從小由郭德綱培養出來的之外,剩下的弟子基本上都屬於半道出家,業務能力都有待提高。 而這些人就只能穿最普通的大褂。不過好的一點則是,穿著這類大掛可以隨心所欲,想換就換,沒有明確規定必須選什麼顏色,這可能是唯一的優點。
但是不得不說,雖然這些穿普通大褂的相聲演員業務不精,但是在網上也是路人緣最好的。 比如說傻子秦霄賢、偷奶片兒的孫九香、瘋狗孫九南,高九成,張九齡,王九龍,孫九芳,郭霄漢,尚九熙,何九華等等,在網上一個比一個人起火。相信在以後這些人都能成長為德雲社的大良,遲早有一天都能穿上象徵最高榮譽的半刺綉大褂。
德雲社的大褂基本是這樣的。
大褂上有圖案刺綉的是最厲害的,也得等級最高的。目前只有 郭德綱、於謙、岳雲鵬、孫越四位可以穿。
剩下的除了面料不一樣,主要區別在顏色。活好的,業務水平高的,都穿深色系的大褂比較多,如黑、藍、醬色。因為他們更多的是靠自己的作品吸引觀眾。
普通一點的,說的一般的。穿的大褂顏色會鮮亮一些,更多的是為了聚攏觀眾的眼神。
當然了也有個別的時候。
據郭德綱說沒有,徒弟們愛做什麼樣的大褂就做啥樣的,徒弟們之所以不做刺綉的大褂,是因為刺綉的大褂貴。
真的是這樣嗎?
秦霄賢那種卡里長期有十六萬不知道怎麼花的主兒,也沒見做個刺綉大褂,嘚瑟一下。
楊九郎過生日張雲雷都給他發五位數紅包,也沒見這倆做件刺綉大褂去商演。
德雲社長期以來除了郭德綱和於謙,沒人穿刺綉大褂。
後來岳雲鵬孫越紅透半邊天時,開始穿刺綉大褂了。
岳雲鵬和孫越是郭於之後,靠商演能給德雲社掙錢的唯一一對演員,火爆程度不次於師父,所以某次封箱,他倆穿上了刺綉大褂。
除了這兩對,德雲社沒人穿過刺綉大褂。
看《相聲有新人》,好像金菲陳曦就穿過刺綉大褂。
也側面證明了這東西,不貴。
所以一個猜測是,德雲社穿刺綉大褂是一件默認的等級制度。
這事兒可能沒人明說誰能穿誰不能穿,但是大家都默默遵守,算是一種潛規則。
哈,德雲社也有潛規則了。
另外一個德雲社潛規則郭老師好像也澄清過,那就是流傳甚廣的燒餅拿水杯。
傳說郭德綱每次出門,不管是商演還是做通告,身邊總有個徒弟替他拿著水杯,這水杯不許別人碰。
這個徒弟就是郭德綱的兒徒,燒餅。
郭老師說這個沒有。
其實燒餅不拿水杯,不代表別人不會,只要是郭德綱可以信任的徒弟親人都可以拿著郭老師的水杯。
水杯這事兒事關重大,據說某歌星就是因為有人在水杯中動了手腳,導致嗓子失聲,正當紅的時候,從高處跌落谷底。
有個這些年不常見的電影電視劇橋段,一個姑娘在酒吧喝酒,起身去洗手間時,一個不認識的男人往她酒杯里放了一點粉末。
姑娘回來,啥也不知道,端起酒杯來喝光了杯中酒。
第二天,姑娘發現自己不著寸縷的躺在酒店的大床房裡。
相聲圈裡本就很亂,德雲社本就是焦點,有多少人用放大鏡等著尋找德雲社的錯誤。
如果有人有機會往郭德綱水杯里放一粒伸腿瞪眼丸,我想,他們會樂於冒險一試的。
郭德綱如果不能說話了,德雲社就塌了一半。
所以拿水杯這事兒我覺得可以有,未必只是燒餅而已。
文:薛白袍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德雲社的大褂是有講究、有等級之分的。在德雲社等級最高的是,帶有刺綉的大褂,目前能穿帶刺綉大褂的只有四位:郭德綱、於謙、岳雲鵬、孫越。他們也是德雲社如今的台柱子。而現在火爆異常的張雲雷、郭麒麟、孟鶴堂等人都是穿比較亮色的大褂。
另外大褂的穿著也是有講究的,扣子必須是中式紐襻,一般情況來說,需要先穿一件白色的小褂在裡面,然後外面在再穿上大褂,白袖口和白領口可以漏出來,也可以不漏,內穿小褂的口子是5個,外穿大褂的口子是7個,後來慢慢的都統一變成了6個口子,分布的位置在領口和側身,系扣子的時候,按照老年間的規矩,學徒需要先系側身的位置,師傅才能先系領口的位置,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都已經慢慢在改變。
在德雲社,能穿上帶刺綉大褂的,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是對相聲實力的肯定、是在德雲社地位的體現。目前德雲社能穿帶刺綉大褂的藝人只有兩對搭檔,他們是郭德綱於謙、岳雲鵬孫越。能穿上這種刺綉大褂上台演出。就代表你是真正紅了,是名角兒了,觀眾也認可你了。根據這個原則,估計張雲雷楊九郎也很快會穿上帶有刺綉的大褂。
您可別小瞧這德雲社的大褂刺綉,它可不是機器加工出來的,那都是由相聲界赫赫有名的「常記」常書嶺老先生親手綉制的,屬於一針一線的精良作品。常書嶺先生是天津人,從少年開始就做中式大褂裁剪,他做的大褂在相聲界那時赫赫有名、絕對的屬於「馳名商標」。
德雲社他們有自己的服裝公司,專門製造長袍馬褂,也可以私人訂制,量身定做。可以作為演出服裝,還可以在傳統節假日,身著一身個性化的長袍馬褂,也是別有一番喜慶歡樂滋味在心頭。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郭老師於大爺一般是有暗紋的活著直接圖案,岳雲鵬孫越火起來之後也會穿帶圖或暗紋的,高峰欒雲平都是基本沒什麼暗紋深色淺色大褂都有,其他人基本什麼顏色都是個人喜好的,跟人感覺有暗紋比較高級,但是高老師比較低調吧,,,
❹ 為什麼郭德綱和於謙大褂上有龍,而其他人的沒有,是不是有什麼規矩
如今,德雲社在郭德綱的帶領下成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演出團體,關注德雲社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關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從相聲本身、演員的表演與名氣一直到他們演出時穿的衣服。
有人發現德雲社演出服裝是有等級層次的,比如他們穿的大褂,郭德綱於謙穿的是深色大褂,大褂是還有龍的刺綉,而岳雲鵬、孫越的穿的大褂也有刺綉,但不是龍的形狀,其他的年輕演員,哪怕是郭麒麟,穿的都是比較鮮艷的素色服裝,大褂上並沒有刺綉。
魯豫到周鴻禕的公司采訪時突然發現,在他公司那麼多員工中,穿紅色衣服的只有周鴻禕一個人。
周鴻禕站起來環顧四周之後發現果然像魯豫說的那樣。也許,周鴻禕並沒有規定他的公司其他人不能穿紅衣,但在有」紅衣主教「之稱的他面前,誰又敢不知好歹穿紅衣做出」僭越「之事呢?
外人眼裡的德雲社演員大褂之所以不同,可能也是這個道理吧。
❺ 為什麼九辮兒的大褂都是雙排扣,而德雲社其他人都只有一個扣呢
九辮兒是張雲雷和楊九郎的相聲組合稱號。張雲雷師承郭德綱,是最早一批被郭德綱收入的弟子之一,「德雲社」弟子中排行第二,是郭德綱的得意弟子。張雲雷從小在德雲社認真刻苦學習憑借自身實力打出了不少成績,辮兒哥哥、九辮兒等都是他的稱號,與楊九郎配合組成的九辮兒成為繼岳雲鵬和孫越之後最火爆的相聲組合。
九辮兒開始穿雙排扣其實是表明了郭德綱對他們實力與人氣的認同。
在德雲社出現危機的時候張雲雷挺身而出,這令郭德綱也大為感動,而且郭德綱自己也喜歡穿雙排扣大褂,當然讓九辮兒穿雙排扣也並不是郭德綱偏心,九辮兒也確實有實力,郭德綱對他們的認同也證明他們可以獨立地支撐起一台表演,可以養活一班子的人了。
❻ 郭德綱蟒袍價值六位數,鑲鑽蟒袍最吸睛,燒餅努力攢錢才夠一件,有多貴
正是因為這一個詞彙總是出現,所以很多觀眾都開始好奇,這些師兄弟口中所說的蟒袍,究竟是什麼樣的服飾?為什麼郭德綱會如此喜歡呢?
來說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風格的在舞台上調侃捧哏演員、乃至侮辱捧哏演員祖宗八代、拿自己或其他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這是被那些穿西服說相聲的相聲大師廣為詬病的事情。新中國成立後,在電視上出現相聲表演,是經過層層審核的,絕對不會允許低俗的內容出現,而且必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況,
在他這里不僅實現了國內普及,世界也熱愛上相聲,這一點前無古人,有沒有來者還不知道,就憑這些足矣說嗎問題了,現在一提相聲就想起郭德綱,沒有別人,那些強詞奪理,挑三揀四的人,只能自己有病自己醫。再用歷史的眼光來看,下去十年二十年後人們知道的也只有郭德綱,只能是郭德綱,他留下的作品以及做人風格,將永遠書寫在相聲的里程碑上,不管你願不願意,接不接受都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