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裝的具體歷史
唐裝名稱的由來與歷史上被人交口稱贊的唐朝有一定的關系。清代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曾經在自己的筆記《淥水亭雜識》中記載:「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唐」成為海外諸國對中國的代稱,用唐裝指代「中式服裝」的習慣也與海外華人有關,「主要是指被海外認知的『中式服裝』或泛指中國人的裝束」。如果從民族構建的邊緣理論角度去看,中式服裝這種「牆里開花牆外香」的現象,應該與海外華人藉助服飾這一符號體系對外劃定族群邊界、對內強化族群認同的思想動向有關。
國內第一股強勁的「唐裝風」起自於2001年在上海召開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三個月後的春節,以大紅、寶藍為主色調的唐裝風潮席捲了華夏。服裝界曾對唐裝的款式結構有過如下歸納:「唐裝其實是由清代的馬褂演變而來的,其款式結構有四大特點:一是立領,上衣前中心開口,立式領型;二是連袖,即袖子和衣服整體沒有接縫,以平面裁剪為主;三是對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盤扣,扣子由紐結和紐袢兩部份組成。」
當我們試圖還原現代唐裝設計者的初衷,或重新審視原創者對它的定位時,應該不難發現民族服裝背後深刻的國際化形象塑造需求,大概也正因如此,脫胎於清代滿族服飾的唐裝在國內激起了另一股民族服飾的討論、爭議和構建思潮。誠如周星教授所言,「『唐裝』或『新唐裝』的討論,對於直接從清末的服裝文化遺產汲取資源持肯定的態度,有關論說對於服裝文化的滿漢融合也持寬容和欣賞的態度,而有關『漢服』的一些討論,則是將其原型追溯到
加
㈡ 唐裝的來歷和特色
唐裝原意指代唐代的漢服,一種是傳統的襦,裙裝,這種風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時期,基本上是沿襲了自東漢以來華夏婦女傳統的上衣下裳制。
衣裳二字,其實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實是指現代所說的裙子,衣與裳分開。這種婦女的服飾不是連衣,而是分兩截的穿法一直延續到明末。
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領或對襟繫上帶結,下面的裙子圍起來繫上長長的裙帶,上衣或者掖裡面或者自然的鬆散著,後來這種鬆散的上衣不斷加長,一直覆到膝蓋部,就後來發展成了明代的背子。
隨著發展,唐代的婦女上衣種類一般分為襦,襖,衫三種。
襦是一種衣身狹窄短小的夾衣或棉衣。襖長於襦而短於袍,衣身較寬松,也有夾衣或棉衣。襦、襖有窄袖與長袖兩類。
衫是無袖單衣,功用吸汗,有對襟及右衽兩種。
衫在春秋天也可穿在外面,但和穿在外面有短袖的衫不同,後者就發展成了背子或半臂。而在以前,裙子的造型向來都是一種長方形的方片直裙,有點類似的和服裙子。
方片裙的樣式顯得較呆板硬性,因此女性穿起來並不能顯出美麗來。因此到了唐代,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束胸,寬擺拖地的樣式,既能顯露人體結構的曲線美,又能表現一種富麗瀟灑的優美風度。
這種裙子的結構必須和人體的主體結構有機適應,所以是一種下擺呈圓弧形的多褶斜裙,或喇叭裙。
二就是到了中晚唐時期,服裝中加強了華夏的傳統審美觀念,從以顯出女子身材為主逐步恢復到秦漢那種寬衣大袖,飄逸如仙的風格,服式越來越肥,這種風格定了型一直影響到後期華夏女裝的基本理念,既寬松隨體肥大,這自然在後來也成了禮教所要求的對象,柔和自然,無形無欲。中晚唐女裝華麗大氣,一般類似於禮服,她們裡面直接穿抹胸——抹胸原本是內衣,在唐代和裙子結合形成了一體,它不系腰帶,寬松自然。
是中晚唐女裝向古代禮儀服飾的過渡的進一步證明,這種款式為禮服一層疊一層,層數繁多,厚重拖擺,穿起來很麻煩。首先穿上很多層廣袖上衣,層層壓疊著,然後在圍上偉大拖地的厚重裙子,即著名的「唐裙」,然後再在外面套上寬大的廣袖上衣,雖然繁瑣,卻給人穩重的感覺,賦有層次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著名古代宮廷和服「十二單」就是從此款禮服演變過來的。日本人稱之為「唐衣」即從唐朝傳來的服飾,樣式基本上沒有多大改變,只不過在風格上增添了幾許日本本民族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