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的關稅怎麼收取
常見的美國關稅,最低30USD,最高不限,美國空運,美國海運都會有美國關稅的產生,美國快遞以及我們的美國小包是200USD以下是免除關稅的。常見產品關稅為幾類:
(1)服裝類關稅(棉製類:16%)
服裝的關稅分類很多。美國服裝關稅根據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材質,它的關稅都不一樣,男裝女裝以及童裝的關稅之前也有差,正裝和休閑裝也有差,以及服裝面料的不同關稅之前也有差距,所以服裝出口美國的供應商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美國的進口關稅。
(2)LED產品類關稅(LED燈:3.9%)
LED相較於服裝類產品的分類關稅較簡單,LED燈產品的關稅一般都是3.9%,但是LED的關稅就跟LED燈的關稅有不同了哦,有需求可直接點擊在線客服詢問 。
(3)傢具類產品關稅(傢具:1%)
傢具出口美國也是中國出口美國產品中佔比較大的比例,傢具類產品的關稅比較好,一般都是在1%左右,但是傢具裡面有時也會有涉及到反傾銷的產品,反傾銷關稅會高達227%左右,例如卧室的床。
(4)太陽能產品關稅(反傾銷)
太陽能產品現階段在美國是處於反傾銷階段,所以很多出口這類產品的客戶看到這個高的反傾銷關稅都望而卻步。
B. 中國對美國進口的衣服收稅嗎多少
新聞聯播》播發國際銳評《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的准備》刷屏!隨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的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
對2493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5%的關稅;對1078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0%的關稅;對974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10%的關稅。對所列595個稅目商品,仍實施加征5%的關稅。
在加征25%的關稅的稅目商品中,共包含約562個稅目紡織服裝商品;在加征20%的關稅的稅目商品中,共包含約113個稅目紡織服裝商品;在加征10%的關稅的稅目商品中,共包含約100個稅目紡織服裝商品;在加征5%的關稅的稅目商品中,共包含約6個稅目紡織服裝商品。
海通證券分析師梁希認為,短期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速仍或有維穩支撐。來自第一紡織網的數據顯示,2019年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在預期中回落,紡織品服裝出口757.64億美元,同比下降3.69%,在經歷了搶關出口與春節效應等外部因素影響下的大起大落後,貿易數據逐漸恢復正常水平。其中,紡織品出口366.72億美元,同比增長0.81%,服裝及其附件出口390.92億美元,同比下降7.56%。繼續呈現出紡織品強而服裝弱的顯著分化態勢。
以人民幣計價,2019年1-4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5158.2億元,同比增長1.56%,這與今年前4月與去年同期相比,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密切相關。剛剛結束的第125屆廣交會成交297.3億美元,較去年春交會下降1.16%,顯示出口在在全球經濟貿易都在放緩的大背景下持續承壓。
從月度數據看,4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194.6億美元,同比下降9.43%,為自2012年以來4月單月出口額最低的一個月。其中,紡織品出口97.89億美元,同比下降6.90%,服裝出口96.71億美元,同比下降11.85%。值得注意的是,已經連續第二個月出現服裝出口額低於紡織品的「反常」現象。
據了解,自2018年3月,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正式生效時間分別為2018年7月6日、2018年8月23日、2018年9月24日,2019年5月10日,4次宣稱加征時間較正式生效時間分別相距21天、15天、6天、4天。
前述海通證券分析師梁希認為,短期紡織服裝出口增速仍有一定維穩支撐,主要依據包括幾個方面:
一是參考2018年9月關稅加征和生效時間差距(6天),以及9、10月紡織服裝出口增速(均系2015年至今同期最高值),搶出口效應起到較強推動作用,但考慮到此次加征關稅時間處於月度上旬,推動力或弱於9月;
二是下訂單,到組織生產及通關運輸的過程,中間有一定時間間隔,預計有一部分已在生產的訂單仍會按原有的節奏出口。這部分訂單可能在6月出口報關;
三是考慮到後續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征稅時間不確定,搶出口現象仍有出現的可能。
在梁希看來,2000億美元清單對紡服板塊影響有限。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清單中,紡織服裝板塊相關列入產品包括蠶絲、動物毛紗線及其織物、棉花、針織鉤織物、帽類、裝飾品和皮製品類等產品,而中國對美出口額較大的梭織服裝、針織服裝和家用紡織製成品等商品未列入清單。從行業層面來看,所涉及主要產品2018年出口美國金額合計90億美元,佔比中國所出口比重8.3%,佔比中國整體紡織服裝出口比重3.3%,由此判斷涉及比例較小,且部分出口可實現轉移。
梁希分析,越南作為低成本東南亞國家代表,具備一定替代效應。我們認為美國加征稅率增加,或加快部分訂單轉移至以越南為代表的低成本東南亞國家,因而分析了越南、孟加拉、柬埔寨貨物出口至美國,與中國貨物出口至美國單月增速的相關性。數據顯示,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三者與中國貨物出口至美國單月增速的相關性系數分別為-0.76、-0.24、0.38,越南與中國的負相關性明顯強於其他國家,我們認為主要由於越南近年承接部分國內製造業訂單,與我國的出口形成了一定替代性。
梁希進一步談到,截止目前來看,中國仍具顯著產業鏈優勢。在國際貿易環境寬松時,仍將是出口目的地國家的優選,中短期內無法完全替代,主要原因包括在於:一是2012-2017年,中國始終為世界紡織服裝出口第一大國,2017年佔比35.3%,同比增1.7pct,高於第二名歐盟27.9pct;二是越南紡織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USDA數據顯示,2011-2018越南棉花進口額均占其總供給80%以上,對產品交期或造成一定風險;三是短期生產難以快速轉移,企業與當地政府和供應商的商談,以及對交期與產品質量的協定需時間穩定。
而華泰證券研究員李超則坦言,由於產業鏈轉移在短期內具有一定的難度,出口企業可能會選擇與供應商、美方采購商就價格進行微觀層面的談判。美國加關稅對中國的出口量和GDP影響並不是短期內就能馬上體現,因此而言,這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