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藏戲的三個特點
藏戲的演出分為三個部分:開場儀式戲「阿若娃」、正戲「雄」和吉祥收尾儀式「扎西」。開場儀式又稱「溫巴頓」或「甲魯溫巴」,其內容主要是凈場祭祀,祈神驅邪,祈求祝福,並介紹劇情。出場人物一般有:甲魯二人,溫巴七人、拉姆七人。傳說這三種人物是根據《曲結洛桑》劇中人物演變而來。甲魯是王子,溫巴是漁夫或獵人,拉姆是仙女。表演時先是溫巴戴著面具又唱又跳,然後甲魯領著一群仙女出場歌舞,藉以介紹演員,講解正戲的劇情,招攬觀眾。「雄」是正戲,先由「溫巴格更」(即戲師)用快板韻白介紹故事情節、地點、環境、人物造型、唱詞等,然後人物上場。演出時間長則三天三夜,甚至六七天;短則二三小時,皆由戲師控制決定。其表演形式為:全體演員,不論是否扮演劇中角色,全部出場,圍成半圈,輪到自己表演時,即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參加伴唱和伴舞。其基本演出格式是:先由戲師介紹一段劇情,然後由一個角色出來演唱一段,然後所有演員共同起舞或表演技巧,依此循環。其演出不分幕和場次,劇情講解者和伴唱伴舞實際上起著分幕的作用。由於傳統劇目一般都是流傳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經典之作,所以大多數觀眾都熟悉戲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他們觀看演出主要是欣賞劇中唱腔、舞蹈和特技等。因情節發展由戲師介紹,劇中人物可專心演唱或表演絕技。通過戲師巧妙安排,一台故事動人、唱腔優美、特技表演扣人心弦,並有同台演員幫腔伴舞的精美藝術形式就展現在觀眾面前。「扎西」是藏劇演出結尾時的集體歌舞,意為祝福吉祥。
西藏戲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古往今來的各種表演藝術,加以誇張、提煉,並逐步類型化、戲劇化,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西藏地方民族戲曲表演風格的藝術形式。藏劇的表演有「唱、舞、韻、白、表、技、諧」等幾種功夫。
唱(朗達):
西藏地方民族戲曲劇種都以演唱各種人物傳記為主要內容。人們為了區分歌曲和戲曲,習慣地將戲曲唱腔稱為「朗達」(意為傳記)。藏劇唱腔高亢、嘹亮,均為自由節奏的散板。唱腔的運用主要是按照劇中人物的身份來確定,且專曲專用,不得隨便借用。藏劇唱腔主要有:長調[達仁]、中調[達珍]、短調[達通]、悲調[覺魯]、歌戲混合腔[諧瑪]、說唱混合腔[諧瑪當木]等。每個唱腔一般只能唱七字至九字句兩句,個別唱詞最多字數不得超過十三個。數板的詞句和字數可不受限制。
舞(曉卓):
藏戲基本上還是廣場戲,載歌載舞是藏戲的突出特點。舞蹈與劇情常常無直接關系,主要是為了烘托場上演出氣氛。舞蹈中只有少數動作帶有某種象徵意義,且多模仿勞動、生活和動物的動作。
韻(雄謝巴):
是一種類似快板和數板的韻白,主要是在劇情講解者念講劇情,介紹演員出來演出等場合中使用。
白(給卡):
藏戲中過去一般很少使用口語道白,即使使用也主要是喜劇人物用來打諢插科,但在以後的表演中為豐富表演手段,便於觀眾了解劇情,已適當增加了這種道白。
表(朗菊):
指表演。藏戲中的表演藝術比較簡單、純朴。許多角色因戴面具表演,故演員不太注意麵部表情的表演,角色之間也較少交流。
技(呂則):
指藏劇中的舞蹈技巧、武功特技等。這部分表演成分多從民間藝術形式中吸收而來。
諧:
指穿插表演的民族歌舞。它是民間歌舞與藏戲舞、唱和鼓鈸節奏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別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但其與劇情並無直接關系。
藏劇的演出服裝十分簡單,表演從頭到尾僅為一套,中間不再更換。演員一般也不用化裝,主要靠面具。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劇表演在表現底層勞動人民的角色時常在臉上抹糌粑面或鍋煙黑。西藏和平解放後,尤其是自治區藏劇團成立後,在人物造型方面曾作過多方面嘗試,如將面具上的圖案直接搬到臉上,成為一種臉譜;或比照壁畫上的人物形象來化裝;有時也使用話劇的化裝方法。但藏劇自身具有的傳統特色人物面具仍保留了下來
㈡ 藏戲面具具有什麼特點
跳神面具、懸掛面具和藏戲面具是藏面具的3種主要形式
跳神面具是伴隨著跳神儀式發展而來的,每逢宗教節日都要舉行這種儀式,以降服鬼怪,驅邪鎮魔。它注重虛幻的宗教精神,表現一種庄嚴的氣氛。憑借面具的形象及人的表演而加深其宗教影響,從而作用於人們的思想觀念、作用於社會。跳神者所戴面具有鬼怪、仙人、法王、各種保護神、動物圖騰等。跳神面具為立體雕塑面具,也有少量平面布面具,品種有皮、木、銅、泥、布等各類。皮面具多為早期面具,如《藏漢史集》中提到的「犀牛面具」;金屬面具多用薄銅皮製成。
藏戲面具分為立體和平面兩種形式。它在藏面具中最富有藝術情趣。公元14世紀,唐東波倡導藏戲,他根據自己的臉譜塑造了「溫巴(獵人)面具」。藏戲面具早期為藍、白兩種,用山羊皮製成。後期有些改用紙或布板等製成。面具根據藏戲情節,要求有國王、仙人、妖女和王妃等。
懸掛面具多用泥、皮革、紙漿等,置於寺廟殿牆、樑上讓人們供奉膜拜。面具面譜有護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等;另外還有「贊」(男鬼)、「帕姆」(女鬼)等不同等級的「坷兒」屬「隨奴」范疇。最接近現實又表現現實的宗教面具是一批被稱作介波(鬼王)、贊(山妖)、巴姆(魔女)的鬼卒面具,這類面具充分顯示了藏族宗教極為特殊而又神秘的文化現象。
藏面具藝術的審美特徵,是通過面具的象徵符號來體現的:比如說明跳神者身份的面具「法王」,是一個頂骷髏、三眼的「牛頭」;地方神「錯勒」的特徵是眉間有蠍子等圖騰,「怒神」的特徵是三目圓睜,眉似火焰,巨齒獠牙……懸掛面具的符號象徵,仍然多具鬼神冤魂的特點,尤其是「帕姆」面具,多是雙目圓瞪,眼下吊,獠牙外露,披頭散發,表情猙獰而醜陋,色粉晦者。而藏戲面具中部分羅剎女的面具也具有上述特點,由於她心靈丑惡,其面具也是「巨齒獠牙、雙眼滴血、猙獰恐怖」。
㈢ 藏戲有什麼特點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為「仙女」。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藏戲一般一演就是三五天,隨心所欲,沒有舞台。與群中圍在一起,優哉游哉。 【藏戲的演出部分】 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敬巴欽保》《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每年的「雪頓節」是藏戲班子紛紛演出的日子,故雪頓節有「藏戲節」之cen
㈣ 藏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演出形式
其表演形式為:全體演員,不論是否扮演劇中角色,全部出場,圍成半圈,輪到自己表演時,即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參加伴唱和伴舞。
其基本演出格式是:先由戲師介紹一段劇情,然後由一個角色出來演唱一段,然後所有演員共同起舞或表演技巧,依此循環。其演出不分幕和場次,劇情講解者和伴唱伴舞實際上起著分幕的作用。
2、唱腔角色
1959年西藏實行民主改革前,藏劇中的朗達(戲曲唱腔)基本上是無伴奏的清唱,即便是在載歌載舞的表演中,也只是用鼓鈸這兩種打擊樂器伴奏。鼓鈸點子是西藏各地方劇種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各種舞蹈、表演的伴奏。
同時也起著描寫環境、銜接唱念和統一節奏等作用。鼓鈸點子多是從藏族最古老的民間「野牛舞」、「獅子舞」、「鼓舞」和大型民間傳統歌舞「甲諧」,以及藏族的原始抗災歌舞「吉達吉嫫」等歌舞藝術的鼓鈸點子中吸收並加以發展而成的。
3、面具
主要用於各種民間表演活動。藏戲面具與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帶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表現的題材主要包括歷史故事和神話中的人物、神靈和動物。
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徵不同的角色特徵,如深紅色象徵國王,淺紅色代表大臣,黃色象徵活佛,藍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徵兩面派等。
4、表演功夫
唱(朗達):
西藏地方民族戲曲劇種都以演唱各種人物傳記為主要內容。人們為了區分歌曲和戲曲,習慣地將戲曲唱腔稱為「朗達」(意為傳記)。藏劇唱腔高亢、嘹亮,均為自由節奏的散板。
舞(曉卓):
藏戲基本上還是廣場戲,載歌載舞是藏戲的突出特點。舞蹈與劇情常常無直接關系,主要是為了烘托場上演出氣氛。舞蹈中只有少數動作帶有某種象徵意義,且多模仿勞動、生活和動物的動作。
韻(雄協):
是一種類似快板和數板的韻白,主要是在劇情講解者念講劇情,介紹演員出來演出等場合中使用。
白(給卡):
藏戲中過去一般很少使用口語道白,即使使用也主要是喜劇人物用來打諢插科,但在以後的表演中為豐富表演手段,便於觀眾了解劇情,已適當增加了這種道白。
表(朗菊):
指表演。藏戲中的表演藝術比較簡單、純朴。許多角色因戴面具表演,故演員不太注意麵部表情的表演,角色之間也較少交流。
技(呂則):
指藏劇中的舞蹈技巧、武功特技等。這部分表演成分多從民間藝術形式中吸收而來。
諧:
指穿插表演的民族歌舞。它是民間歌舞與藏戲舞、唱和鼓鈸節奏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別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但其與劇情並無直接關系。
(4)藏戲的服裝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種類繁多,但主流的是藍面具藏戲。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
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
㈤ 藏戲的特色有哪些 藏戲的特點有哪些
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因此,藏戲一直受大家的喜愛。
㈥ 藏戲的主要特點有什麼
一.寫作順序:
課文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較強的民俗散文。它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構文章。
二.表達方法:
1、從寫作內容上看,本文側重介紹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
2.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本文主要採用比喻、反問、象徵、誇張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課文開篇的表達方法新穎獨特,用反問句的形式先聲奪人,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
作者用精練准確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寫,再現了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間接歌頌了唐東傑布的高尚品質,說明他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的思想根源,也說明民間藝術源於生活,根據時代的需要而產生。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什麼橋梁,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3、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
課文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傑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組成了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介紹了藏戲的重要特徵──「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後簡略地說明其他特色:舞台簡朴;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
㈦ 藏戲的特點是什麼
有各式各樣的種類,沒有舞台,有面具,能演三五天。
藏族的戲曲劇種,流行於西藏地區。是現存中國戲曲劇種中最為古老的劇種之一。據傳,廣場演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其他一些大劇種,如京劇、崑曲、川劇等,歷史都比藏戲短。
藏戲源於西藏各地,流傳在雪域高原的各個角落,基本沒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藝術的影響,因此,它不僅在國內戲曲藝術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國的戲曲藝術中也十分罕見。
藏戲作為藏民族在雪域高原這一人類生存極限之地創造的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結晶,是中華民族也是全人類的極為寶貴的財富。
(7)藏戲的服裝有什麼特點擴展閱讀:
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2006年5月20日,藏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㈧ 藏戲的三大特色是什麼
藏戲的演出分為三個部分:開場儀式戲「阿若娃」、正戲「雄」和吉祥收尾儀式「扎西」。開場儀式又稱「溫巴頓」或「甲魯溫巴」,其內容主要是凈場祭祀,祈神驅邪,祈求祝福,並介紹劇情。出場人物一般有:甲魯二人,溫巴七人、拉姆七人。傳說這三種人物是根據《曲結洛桑》劇中人物演變而來。甲魯是王子,溫巴是漁夫或獵人,拉姆是仙女。表演時先是溫巴戴著面具又唱又跳,然後甲魯領著一群仙女出場歌舞,藉以介紹演員,講解正戲的劇情,招攬觀眾。「雄」是正戲,先由「溫巴格更」(即戲師)用快板韻白介紹故事情節、地點、環境、人物造型、唱詞等,然後人物上場。演出時間長則三天三夜,甚至六七天;短則二三小時,皆由戲師控制決定。
其表演形式為:全體演員,不論是否扮演劇中角色,全部出場,圍成半圈,輪到自己表演時,即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參加伴唱和伴舞。其基本演出格式是:先由戲師介紹一段劇情,然後由一個角色出來演唱一段,然後所有演員共同起舞或表演技巧,依此循環。其演出不分幕和場次,劇情講解者和伴唱伴舞實際上起著分幕的作用。由於傳統劇目一般都是流傳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經典之作,所以大多數觀眾都熟悉戲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他們觀看演出主要是欣賞劇中唱腔、舞蹈和特技等。因情節發展由戲師介紹,劇中人物可專心演唱或表演絕技。通過戲師巧妙安排,一台故事動人、唱腔優美、特技表演扣人心弦,並有同台演員幫腔伴舞的精美藝術形式就展現在觀眾面前。「扎西」是藏劇演出結尾時的集體歌舞,意為祝福吉祥.
唱(朗達):
西藏地方民族戲曲劇種都以演唱各種人物傳記為主要內容。人們為了區分歌曲和戲曲,習慣地將戲曲唱腔稱為「朗達」(意為傳記)。藏劇唱腔高亢、嘹亮,均為自由節奏的散板。唱腔的運用主要是按照劇中人物的身份來確定,且專曲專用,不得隨便借用。藏劇唱腔主要有:長調[達仁]、中調[達珍]、短調[達通]、悲調[覺魯]、歌戲混合腔[諧瑪]、說唱混合腔[諧瑪當木]等。每個唱腔一般只能唱七字至九字句兩句,個別唱詞最多字數不得超過十三個。數板的詞句和字數可不受限制。
舞(曉卓):
藏戲基本上還是廣場戲,載歌載舞是藏戲的突出特點。舞蹈與劇情常常無直接關系,主要是為了烘托場上演出氣氛。舞蹈中只有少數動作帶有某種象徵意義,且多模仿勞動、生活和動物的動作。
韻(雄謝巴):
是一種類似快板和數板的韻白,主要是在劇情講解者念講劇情,介紹演員出來演出等場合中使用。
白(給卡):
藏戲中過去一般很少使用口語道白,即使使用也主要是喜劇人物用來打諢插科,但在以後的表演中為豐富表演手段,便於觀眾了解劇情,已適當增加了這種道白。
表(朗菊):
指表演。藏戲中的表演藝術比較簡單、純朴。許多角色因戴面具表演,故演員不太注意麵部表情的表演,角色之間也較少交流。
技(呂則):
指藏劇中的舞蹈技巧、武功特技等。這部分表演成分多從民間藝術形式中吸收而來。
諧:
指穿插表演的民族歌舞。它是民間歌舞與藏戲舞、唱和鼓鈸節奏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別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但其與劇情並無直接關系。
藏劇的演出服裝十分簡單,表演從頭到尾僅為一套,中間不再更換。演員一般也不用化裝,主要靠面具。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劇表演在表現底層勞動人民的角色時常在臉上抹糌粑面或鍋煙黑。西藏和平解放後,尤其是自治區藏劇團成立後,在人物造型方面曾作過多方面嘗試,如將面具上的圖案直接搬到臉上,成為一種臉譜;或比照壁畫上的人物形象來化裝;有時也使用話劇的化裝方法。但藏劇自身具有的傳統特色人物面具仍保留了下來。
藏戲在幾百年的表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
藏戲的演出,一般是廣場戲,少數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時,化妝比較簡單,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與紅脂,沒有復雜的臉譜。
樂器也較簡單。打擊樂只有一鼓一鈸,演出時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觀眾介紹劇情發展情況。劇中人道白很少,演員專心致志地吟唱,由於廣場演出,演員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顯示出粗獷有力的性格。後台一般有幫腔,形式與川劇差不多。
藏戲唱腔很多,大致分為表現歡樂的長調,藏語叫「覺仁」; 表現痛苦憂愁的悲調,藏語稱「覺魯」; 表現敘述的短調,藏語稱「黨統」等等。
㈨ 藏戲的主要特色是什麼
藏戲的主要特色是什麼就是比較融合,天地融合高原沒勁,而且他們的服裝也很有特色服裝的色彩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