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裝類別 » 涼山普格縣服裝是什麼樣
擴展閱讀
如何畫服裝扣子 2023-08-31 21:59:56
學生毛呢大衣怎麼搭配 2023-08-31 21:54:11

涼山普格縣服裝是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5-30 00:16:38

『壹』 彝族白色披風斗篷代表什麼

察爾瓦」和「披氈」──涼山彝族的代表性符號
服飾是民族識別的重要依據之一,各具特色的傳統服飾早已同各自的民族形象融為一體,成為該民族重要的形象特徵。在有關涼山彝族的攝影和繪畫作品或是影像、文字資料中,「天菩薩」、「英雄結」、「百褶裙」、「察爾瓦」、「披氈」等以高頻的出現率向受眾傳達出這個族群的信息,觀眾會迅速地把握這幾個形象特徵,從而將其辨識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說,服飾好比是涼山彝族的一個VI(Visual Identity,視覺識別)系統,「天菩薩」、「英雄結」和「百褶裙」分別是涼山彝族男子和女子的符號,而涼山彝族男女老幼四季皆披的「察爾渣野瓦」和「披氈」則是更具有概括性的標識,起著「族徽」作用。
服飾能成為族群的標識,在於它的符號性功能。正如法國美學家羅蘭·巴特所述:「衣著是規則和符號的系統化狀態,它是處於純粹狀態中的語言。」(1987:21-22)在涼山彝族服飾系統中,披氈和察爾瓦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服飾,既是一個區別其他民族的獨立符號,成為一個群體標識,又是彝族符號系統的一部分,成為內部支系、地域、次方言區之間文化認同的信號。而這個圖像語言的潛台詞則有著豐富的指向,涉及涼山彝族的歷史文化、民俗信仰、地域特徵、民族與審美心理結構等各方面的內蘊。
二、涼山彝族的披衣服飾的物態形式
民族學家告訴我們,人類最早的上衣便是「披肩」,比如一塊獸皮。從發生學的角度來闡釋,在寒冷季節,人們面對篝火圍成一圈,為了遮蓋背火一邊的肩和背就需要使用披肩或斗篷。形似披風的上衣直到現在還為世界很多民族所沿用,只是形式各有不同。(林耀華,1997:巧閉422-423)在我國西南民族地區廣泛流行的披衣服飾,因民族和支系差別而形態各異,也被賦予了各自的文化內含。涼山彝族的披衣服飾以獨特的「能指」表現形式和豐富的「所指」寓意起著民族標識的功能。
服飾符號的「能指」即服飾的物態形式,包括服飾的形制、質地、色彩、圖案等。涼山彝族披衣服飾裝飾有圖案的並不多,也不普遍,其獨特性更多是通過款式造型、質料和色彩來傳達。主要樣式便是羊毛製成的披氈、察爾瓦,也有其他一些特殊材料製成的蓑衣等。羊毛選料以柔軟的小羔羊絨毛為上品,猶以甘洛一帶所產為佳,色彩有染為藍色的,也有依黑白羊毛原色不染的,以黑為上。披氈彝族稱「傑史」,一般以3斤或5斤羊毛擀制而成。傳統披氈有雙層與單層之分,單層披氈用於日常勞動所穿,而雙層披氈是節日盛裝(見圖1),用於隆重的正式場合。單層披氈是將羊毛剪下後經洗、曬、彈毛、濕水卷簾、竹棍搓揉擀氈等幾道工序後,上方提褶,用一毛制繩嵌線收為領製成。披氈質量要求厚薄均勻、扎實,能如篾席般立於平地不倒。雙層披氈則是在擀製成單層披氈後,再加水打濕疊成2寸寬的皺褶(一般為30-90褶),用夾板夾起曬一日方成①。察爾瓦,彝語稱「瓦拉」,是先將洗凈彈松軟的綿羊毛捻成單股細線,又將單股細線擰成雙股粗毛線,再將粗毛線以「人」字斜紋織成幅寬7寸左右的條幅毛布,然後將11-13幅毛布拼接編制而成整幅的察爾瓦,上端也用羊毛編成的粗繩收口,下端流30厘米左右的流蘇。單層披氈常穿在察爾瓦內,成為兩件一套,以御嚴寒,也可獨自分開穿(見圖2)。如寬喊
涼山地區披衣服飾形制大體相似,但各次方言區在造型、用色、裝飾等方面風格各異,其中不乏富有特色的形態。依諾(美姑為代表)地區男子瓦拉無穗(如圖3),縫制所用的毛料粗布是以平紋織成,彝稱「帕波息勒」,意為無須瓦拉,以灰白色(羊毛原色)為主,下擺用兩條青布條和一條約10厘米寬的青布滾貼做飾,形成橫向飾帶,為此地區所特有。依諾地區女子披氈也極富特色,當地彝稱「史吉」(如圖4),意為用針縫納過的披氈,多為深藍色或黑色。一般以3層泡氈重疊後,用線密絎而成,腰以下收束,等距鑲嵌4至5條寬約1寸的同質毛料,再往下水平鑲以3層荷葉邊毛氈。從服裝美學來講,用於腰部的水平線具有收攏的效果,很能體現女性苗條的身段,而以荷葉邊裝飾構成的曲線,也有溫柔優美流暢之感,適合表現女性溫和、圓潤的陰柔之美,給人以優美輕盈的韻律美感。相較之下,聖乍(喜德、越西為代表)地區的察爾瓦(如圖5)則最為華麗,多染成青、藍色,項背、下擺周邊鑲有紅、黃牙邊和青色襯布,或用綵線盤成連續花邊圖案,飾以方格紋、斜紋、水波紋及南瓜籽紋等紋樣,下端垂飾一尺盈的繩穗。所地(布拖、普格為代表)地區察爾瓦多為藍、黑色,在項背和下擺嵌一塊青布條,嵌紅、黃細牙布,樸素大方(如圖6)。此地區男子的一種特色披衣彝稱為「約那阿莫支」(見圖7),意為羊皮大衣,由5張以上的整綿羊皮縫制而成,顏色有白、灰、黑、雜色四種,其中以全黑最貴重。布拖地區女子披衣的獨特形制是一種線納的厚實毛氈坎肩披掛,毛氈坎肩袖籠短而窄小,領口小,雙手不穿袖孔,挺括厚實。整個外輪廓為單純的方形的塊面,顯得朴實莊重,簡潔大方。
三、涼山彝族披衣服飾的符號所指
服飾的符號所指,即服飾符號的意義要素,指被符號的能指層面加以指述、表現和傳達的內涵,包括服飾所指述的歷史、神話、傳說,摹狀的天象、人事、圖騰,紀念的祖靈、神物以及祈求的願望、宣洩的感情和傳達的其他種種信息。(鄧啟耀,2002:274)
身著披氈、察爾瓦,佩掛英雄帶(彝稱「都塔」)的彝人,風神豪爽,儼然一派古代騎士的打扮。涼山彝族披衣服飾所展示的古韻遺風,首先印證的是它古老悠久的歷史。披裹式服飾是一種較原始的衣式,最初直接用草、樹葉、樹皮或獸皮披裹在身上,起遮暑禦寒的作用。古方誌中多有對彝族先民披獸皮作衣的記載:尋傳蠻「俗無絲棉布帛,披波羅(虎)皮」;東烏蠻「土多牛馬,無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唐《雲南志》)披氈則是對獸毛的進一步加工,察爾瓦是羊毛捻線織成布後編織而成,在工藝上又進一步發展到紡織階段。在今天的涼山地區,除保存完好的傳統擀氈、織布工藝外,仍然可看到保存完好的由松草、樹皮、氂牛毛(皮)、羊皮、馬尾毛、棕毛、雞毛等各種植物和動物毛皮材料製成的披衣(如圖8),被稱為是人類服飾的活化石,也是一部活的服飾史。而在彝族古籍中,氈子的來歷自有其說法。《物始紀略·氈子》篇中說:「到洪吉時代,羊毛彈紛紛,線拉砰砰響,擀出青銀氈,擀出紅金氈。天上凡間人,用它擋霜雪,用它遮風雨。阿武那時代,製作彈毛弓,製作擀氈簾,九百斤羊毛,擀一領披氈。」氈子的產生,是有由來的。1963年雲南昭通後海子中寨發現的東晉霍承嗣墓,西壁繪有人物四列,有兩列頭頂梳尖髻、身著披氈的人物,與今天涼山彝族著裝幾乎相同,這幅壁畫已被作為彝族服飾古老形制的有力物證而被廣泛引用(見圖9)。
這幅有披氈人物的壁畫,也透露出一些有關彝族族源的信息。據涼山彝族民間現存的古籍《招魂經》、《指路經》記載,今天涼山彝族的祖先古候、曲涅兩大氏族是在70多代以前(約西漢時期)從雲南昭通一帶遷徙過來的,這與壁畫的出土地點相吻合。至於彝族更早的族源,學界一直存有多種說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北來氐羌說。林耀華先生在《涼山彝家的巨變》中也曾指出,由黑彝對牧畜的重視,猜測彝人原來為牧畜的民族。(1995:61)擀氈被視為是游牧民族的傳統手工技藝,現在涼山彝族服飾中仍普遍保留了採用羊毛和羊皮的傳統,並以此為貴。聯系其崇羊、尚黑、貴左、父子連名、送靈歸祖等習俗,以此推測出彝族先民與古羌部族存有很大關聯。
同許多古老的民族一樣,彝族信仰萬物有靈,有多種動物和植物圖騰。服飾中體現的圖騰信仰除隱寓於各種獨特的紋飾外,往往表現為形體和色彩的異質重構。人類容易對宇宙間超自然的力量產生信仰,並慣常以類比的方式加以解釋,依照現實物質的特徵,如顏色、形狀、質地等將其視為是有靈魂物質加以崇拜。戴平在《中國民族服飾文化研究》中說,彝族人身披瓦拉,頭結英雄結(茲體),留天菩薩(俄體),蹲時的整體造型正好似葫蘆的形狀,認為這是彝族葫蘆崇拜的折射。(1994:89)葫蘆崇拜多是與生殖繁衍相聯的,中國許多民族都有葫蘆生人的傳說,如彝、苗、布依、佤等民族都將葫蘆視為祖先。(劉堯漢,2002:10)而據劉小幸女士在越西縣申果庄村的田野調查,在涼山彝族「尼木出畢」(送祖靈)的儀式中,就有一個步驟是畢摩向後拋灑蕎麥粉,身後的家族男丁就爭相用披氈接住,接得越多則表示越興旺。①蕎麥粉象徵祖靈的生殖能力,而用披氈作盛器,是否與披氈似葫蘆象徵母體有關,還是只是一個便捷的工具,其蘊義還有待進一步考證。這些都是學者的推測,但也不失為一種見解。也有人認為,彝族披衣展開的形狀如展翅的雄鷹,在彝族舞蹈動作中,亦常有展開披氈或瓦拉模擬雄鷹的造型(如圖10),這也與彝族崇拜鷹有關。彝人將鷹當成自己的圖騰始祖,涼山彝族對鷹的崇拜存在於各種民間傳說和宗教、民俗事象中,如彝族古代英雄支格阿爾傳說就是鷹的兒子。此外,彝族披衣服飾外輪廓三角形的造型,也有大山的氣魄,隱含了彝人對山的崇拜,崇尚博大與豪邁。涼山彝族的披衣服飾,同樣反映出彝人尚黑、以黑為貴的傳統習俗。如披氈和察爾瓦是以純黑羊毛原色製成的為貴。再如所地方言區特別是布拖一帶最為流行的羊皮大衣,最貴重的要全以純黑色羊皮縫成,需主人選擇5-7隻純黑良種羊定養、定期修剪,三年後方得皮製成,彌足珍貴。
一方面,這種披衣至今仍是涼山彝族男女老幼常用的服飾,顯示了它自身很強的實用性。厚實寬大的披氈和察爾瓦,可裹全身,也可做墊、蓋,晴可遮日,雨可避水,日可作衣,夜可作被,就如同一間流動的氈屋,抗拒著高寒山區的雨雪風霜。但另一方面,這種披衣著裝後包裹著的嚴實狀態和同一地區一種服飾呈現出的多種款式,也折射出自給自足的農、林、牧自然經濟和地理環境導致的山地文化特徵和封閉性,形成整體認同前提下的若干群落式斷裂,反映出涼山彝族社會重家支血親的習俗。相互間服飾上的差異和本家支內部對傳統的堅守,以及心理上的自我封閉,皆可視為對山地文化這種自然景觀的無意識認同產物。
從整體來看,民族服飾是作為一類人的裝束而存在,有別於掛起來的衣服,因而帶上了人的屬性,烙上了群體的印記。在穿著者、衣服飾物和著裝方式這三個服飾的基本因素中,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形成不同的著裝態。因而同樣是披衣,彝族的察爾瓦和納西人的「披星戴月」、藏族人的披背風格迥異,這是裝束的不同產生的差異。單獨而言,涼山彝族每種款式的服飾都是一個謹嚴而精細的集合體,也遵循了服飾美學的法則,不同的披衣樣式又與各地不同款式的彝族服飾呼應,構成協調的整體風貌。以女性服飾為例,依諾地區的鑲有三層荷葉邊的披氈與荷葉帽(彝稱「俄爾」)(如圖4)、聖乍地區飾花的察爾瓦與綉有精美挑花的頭帕(彝稱「俄發」)(如圖5)、所地地區挺括厚實的坎肩與高頂圓盤帽(如圖11)之間在形式上都是互相照應、相映成趣的。
從日常勞動穿的簡潔單層披氈到各地區各種特色形制的披衣,從簡單的防護用具演變到節日盛裝,都反映出這個愛美的民族於服飾的實用性之外對服飾審美性的追求:粗獷博大的同時也不乏陰柔秀美。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收藏有一件由不同形狀並刻有不同圖案的金片和銀片製作而成的金銀披衣(如圖12),可謂是彝族服飾奢華的極至,這件金銀披衣並無太多實用性,只是用於主人節日盛裝出行,顯示其富有和地位。常裝披衣的簡潔大方與盛裝披衣的豪奢華美,形成極端鮮明的對比,也是彝人獨特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的折射。
四、彝族披衣服飾的超越性——恆久的標識
綜觀中國民族服飾,特別是藏彝走廓諸民族,披衣服飾在其中佔有重要位置,有著跨文化的屬性。披氈和察爾瓦因其簡潔的形制和實用便捷,超越了時間、地理、支系,至今仍是涼山彝族的基本服飾,也因其凝聚了民族的歷史文化內含,具有了符號的屬性,有著多重的意義所指,並且延伸向未來。
今天的紡織和服裝業幾乎都已被現代的機器生產取代,涼山彝族用的察爾瓦和披氈因為加工工序復雜和需求量有限,主要還是靠傳統工藝製造。同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一樣,涼山地區同樣經歷著「現代化」的變遷,在很多漢化程度較深的地區,很多年輕人平時已不穿傳統彝族裝而改穿漢裝,只是多在外出時仍披上一件披氈或察爾瓦,一是出於實用的考慮,另外也是成為區別當地漢人的外在形象標識,這是經濟發展、旅遊開發、周邊漢文化浸入等影響對彝族傳統服飾的沖擊。但是,我們也沒有理由將民間傳統鎖定在某個靜止的時間盒子中,族群間的交流與融合,使得區域文化必然經歷各種各樣的變遷,這是符合歷史演變的。在受全球化影響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當代中國,這種轉變尤為明顯。而此時,民族民間文化是任其消失還是自覺承傳、更新,便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是被動的改變,還是主動的求變,從當下的情況來看,涼山彝人選擇了後者。以服飾為例,昭覺縣從2004年起開始舉辦一年一度彝族服飾文化節,積極從理論研究和服飾設計實踐探索彝族傳統和現代服飾,2005年昭覺彝族服飾文化節中,一款榮獲大獎的現代冬裝便是以彝族披氈為設計創作原型(如圖13)。在這里,披衣服飾也作為彝族服飾文化的傳統基因被利用到了現代服飾的設計中,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嬗變。一種最為普通的服裝樣式將被繼續演繹得多姿多彩,成為彝人恆久的標識。

『貳』 四川涼山普格縣窮嗎

四川涼山普格縣有點窮。

普格縣,是涼山州下轄縣。人口者罩20萬,其中彝族就有16.7萬。普格縣2017年GDP總量只有25億元昌嫌前,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4元,是國家扶貧重點縣。

地形地貌

普格縣地處雲貴高原之橫斷耐清山脈。螺髻山與烏科梁子東西對峙,中梁山縱亘其中。中梁子、波尾梁子和烏科梁子均屬大涼山向南的分支。

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地面積較少,以中山(含亞高山)為主,占總面積的67.4%。丘陵平壩僅分布在河谷地帶,呈高山、中山深切割地貌。縱觀普格地貌,山脈河流南北走向,枕山帶河,平行交錯,東西群峰並列,中為凹凸,三山二水形成狹長的北高南低的河谷地貌。

縣境內最高峰為螺髻山主峰――也俄額哈峰,海拔標高為4359米,最低處為白水河,海拔標高為1040米,河谷與山地高差達3319米,其地形地貌可概括為「三山夾谷」從而構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徵。

『叄』 彝族人民喜歡哪三種顏色

黑、紅、黃

婦女著百褶裙、戴頭帕,生育後,可戴帽或纏帕,喜佩耳飾、手飾,戴銀領牌。傳統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毛麻織品為主,傳統色彩為黑、紅、黃三色。圖案紋飾多為雞冠、羊角、火鐮、蕨草、窗格等動植物和生活物品。

男子頭纏中髻,不同次方言區的樣式不同,左耳戴蜜臘珠、銀耳環等飾物。男褲在北部方言區根據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褲腳」、「中褲腳」、「小褲腳」之別。

(3)涼山普格縣服裝是什麼樣擴展閱讀

服飾文化

1、依若式

流行於四川美姑、雷波、甘洛、馬邊、峨邊等縣和昭覺以及雲南巧家、永美等縣的部分地區,即操「依諾」土語,俗稱大褲腳的彝族地區。

2、所底式

主要流行於四川布拖、普格縣及金陽、寧南、會理、會東、德昌、西昌、昭覺、鹽源、米易等縣和雲南元謀、華坪等縣的部分地區,即操「所底」土語,俗稱小褲腳彝族地區。

3、烏蒙山型服飾

烏蒙山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彝族文化的發祥地,過去山地彝族服飾與涼山服飾大同小異,明、清以來,服裝款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烏蒙型服飾過去多以毛、麻織品為主,現多用布料,色尚黑,多為青、藍色。其基本款式為大襟右衽長衫、長褲。女服盤肩,領口、襟邊、裙沿有花飾。烏蒙型服飾分威寧式和盤龍式。

4、紅河型服飾

主要流行於沿哀牢山流徑滇南的紅河水系區域。本型男裝各地基本上致,多為立領對襟短衣、寬襠褲;女裝則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長衫,也有長衣和短裝,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著長褲,系圍裙。頭飾琳琅滿目,尤喜以銀泡或絨線作裝飾。紅河型服飾為元陽式、建水式及石屏式。元陽式主要流行於雲南元陽、新平、紅河、金平、綠春,江城、黑江等縣山區。

『肆』 普格縣的介紹

普格縣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涼山彝族源衡自治州東部,地域在北緯27°13'—27°30'、東經102°26'—102°46'之間,東、南、西、西北和北面分別與布拖縣、寧南縣、德昌縣、西昌市、昭覺縣接壤。縣城普基鎮北距州府西昌74公里。幅員面積1918平方公里。2008年底普格縣轄3個燃老鎮、31個鄉,151個行政村,722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14.8萬人,有漢、彝、回、布依等16種民族雹段做,少數民族人口103079人,占總人口的75.4%;彝族人口102270人,占總人口的74.8%。2013年普格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6億元較2012年增長12.5%。公共財政總收入2.0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7%。普格縣是彝族火把節的發祥地,是一個以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

『伍』 普格縣的歷史沿革

普格,彝語意為山埡口下的草甸子,彝族群眾稱普基,普格即由普基轉音旅高鉛而得名。
戰國末至西漢屬邛都(今西昌縣)。據《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錐結、耕田、有邑聚」。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置越西郡,普格為越西郡轄地。唐末入南詔,為阿都訓,隸建昌府。
元世祖中統三年(1262年)自立,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千戶,後升軍民總管府,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府罷為里州,屬建昌衛。明初襲元制,為里州,屬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
清雍正六年念純(1728年),改建昌衛為寧遠府,拆好普格阿都正副長官司均屬寧遠府。光緒二十年(1897年)在普格設警佐一員,宣統元年(1909年)寧遠府把府移駐普格。
宣統二年(1911年),組建普格鄉,屬西昌縣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普格設縣佐一員。民國三年(1914年),把普格阿都土司轄區劃為西昌縣的分縣。
1950年3月25日,普格解放,設治局屬西昌署轄,1952年普格由西昌專區劃歸涼山彝族自治區,同年正式成立普格縣人民政府。
2003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23號)批復同意普格縣雨水鄉人民政府駐地由大坪村地俄各遷至西普中隊。
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6號)同意:采乃鄉更名為劉家坪鄉。

『陸』 普格縣的民族風情

涼山州普格縣是彝族聚居縣,民族風情以彝族風情為主。彝族火把節、彝族年、彝家婚俗、葬禮和安魂儀式等民風民俗與眾不同。
火把節
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相傳普格是彝族火把節的發祥地,涼山第一個火把節場地在普格縣西洛耶底的日都迪散。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普格各地彝族群眾都要舉行賽馬、斗蠢段燃牛、斗羊、斗雞、摔跤、爬竿、選美、對歌、火把游山等極富民族特色的活動。屆時是歌的海洋,花的世界,青年男女在舉火把遊玩之後,還要舉行篝火晚會,彈月琴,撥口弦,跳達體舞,盡情歡歌,通宵達旦。
彝族年
是彝族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普格彝族年一般在每年公歷的十月至十一燃叢月擇吉日舉行,過年要過三天,第一天「點煙火」,第二天玩各種古老游戲,第三天「送祖」。過年後就開始拜年,禮物一般為酒、肉、禽、蛋類。
普格彝族婚俗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神秘的色彩。包括訂婚和結婚兩大程序。整個婚禮過程中,以潑水、抹黑臉、背新娘等方式使婚禮充滿歡樂、風趣和幽默,「搶、背、瞧」被譽為彝族婚禮中的「三絕」。
普格彝族葬禮完整地保持了彝人祖先的原始習俗,方式為火葬,主要包括備喪、祭奠、指路、招魂、出葬、火化、聚食等儀帶虛式,長者去世後,還要舉行安靈儀式和超度送靈儀式。

『柒』 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導語: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普格是涼山州東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縣,這里有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是火把節的故鄉。

火把節是祈禱幸福、祝福吉祥的節日。火把節原旨是驅蟲滅害、保佑莊稼獲得豐收。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普格彝族人民過火把節的日子。

火把節的第一天,各家各戶清洗炊具,殺雞宰羊,籌辦豐盛的節日晚餐。吃晚飯前,大人們把飯盛進簸箕里,把菜放進盤子里,筷子與勺子放在菜上,然後一起擺放在門前。希望已過世的老人們回來吃頓飯,來看看兒孫,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長壽,並把家中的不吉利帶走。祭完過世的老人,全家才開始吃飯。晚飯後,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門,不約而同地來到寨口,用火把燒幾堆熊熊的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們手牽著手圍繞火堆念起火把祝詞。人們迎著金燦燦的火光,跳啊,笑啊!祝詞一聲高過一聲,歡樂一浪壓倒一浪,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盪。

火把節的第二天,是節日的高潮。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個固定的場地。火把節的場地是一塊圓而平坦的草坪,外圍是濃濃密密的樹林,過節的人們坐滿了草坪四周。這天要進行鬥牛、斗雞、賽馬、摔跤等活動。普格彝民的摔跤與人們在電視里看到的日本相撲運動有些相似。摔在上面的不一定贏,摔在下面的不一定輸,而要看誰的雙腳先離地,誰的雙肩先觸地。能參加火把節摔跤比賽的小夥子都是各村各寨的佼佼者。他們時而被這個抱起,時而被那個摔倒。戰敗者不氣餒,戰勝者也不驕傲。他們都冷靜地迎接新的挑戰,直至無敵手才算勝利。

火把節的第三天,是選美活動。姑娘們穿著節日的盛裝,佩戴著金銀首飾,每人撐一把黃油布傘,相互牽著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圍成一個又一個的圓圈,跳起了優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轉的彝族歌。五彩艷麗的裙子擺動著,旋轉著,如彩蝶展翅,似孔雀開屏,煞是迷人。姑娘們努力展示出自己的美。記者們可忙壞了,又是拍照,又是錄像。評委們也在精心挑選著百花叢中的「牡丹花」。瞧,他們滿頭大汗,看來還真難選出來呢!傍晚,各家各戶點燃火把,在家長的帶領下,在屋內、院坎中轉繞,口中念道:「燒死瘟疫,牛羊發展。」祈求六畜興旺,莊稼獲得豐收。接著,全寨各家各戶把剩下的火把集中堆放於村頭牛羊出入的路口,燃起熊熊的篝火,在篝火的上面放一塊石板,每家朝石板上投小石9粒、草9根,象徵著數不清的牛羊來吃草,收不完的莊稼堆成山。

家鄉的火把節隨著歷史的演進、社會的進步,逐步發展成為集民間體育、文化活動和民風民俗展示為一體的盛大節日。近年來,每逢火把節都有大批的外國朋友和港台同胞來普格和彝族人民共度佳節。

朋友,請來普格參加彝族的火把節,你將會看到驚心動魄的一幕又一幕……

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篇2

這是一個風俗眾多的民族,那風光秀麗、山清水秀。

彝族,源於漢史記載的「西南夷」,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主要聚集在雲、旦森貴、川三省,總人口約900多萬,中國登記了800多萬人,越、老、緬等國還有近百萬人口清遲祥。

那兒服飾多彩繽紛。有細膩的梁山服飾,古樸的折疊涼山服飾,粗糙的折疊烏蒙山服飾,多彩的折疊紅河服飾。

那兒食品多彩多樣,素有玉米,蕎麥,大米、土豆,葷有牛、羊、豬、雞肉,答搏好喝酒,有甜、辣兩種。

那兒節兒日盛大,火把節在農歷6月24日,家家殺雞宰羊,煮蕎麥飯。晚上點燃火把,唱歌慶祝。

那兒建築富有特色,先用泥土為料,修建時用夾板固定,填土夯實成土牆,多為三間或五間。

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去玩呢?希望你提供更多的旅遊寶典哦!

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我盼了好久的,終於盼來了火把節。今年的火把節是怎樣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在彝海公園里,天剛黑就已經准備要開始祭祀活動了,人們用最古老的鑽木取火方式來點燃今年的聖火,太陽女舉著火把圍成了一個三角形,她們舉高火把點燃了七星燈同時也點燃了火堆。七星燈被點燃後禮花也綻放了。漸漸的禮花形成了一個火堆的形狀,彷彿在為彝族火把節的一切歡呼。在夜晚,人們圍著大大小小的火堆,跳起了左腳舞。大大小小的炎堆挨在一起,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火龍在左右移動著跳舞,它好像在呼喚著人們,讓人們一起來跳舞。聽,音樂響起了,三弦彈起了,人們唱起來了,大夥歡快極了,小朋友們跳起來了。在這里人們圍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這里管你認識不認識都拉著手並著肩,在一起舞蹈。這么隆重的場面當然也少下了我了,我左邊拉著大姐姐右邊拉著小弟弟,雖然下怎麼會跳,但還是跟著節奏跳著、唱著。

在桃源湖,音樂噴泉開始了。在噴泉里露虹燈亮著,把水花照得五彩繽紛。水花時快時慢、時粗時細。有時像小松鼠左蹦右跳,有時像小鹿在跑步,有時像兔子在和烏龜賽跑,還有時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火把節很快就結束了。我還沒有玩夠呢!我真希望一年有很多個火把節,這樣我就看更多的精彩節目表演 。

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是一個彝族女孩。我給大家介紹彝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

中國有大約有776萬彝族,有4500年的歷史,主要生活在我國的西南地區。

彝族的風俗習慣——食俗,彝族在過年過節時都要宰羊,宰豬宰雞,而平時一般很少殺生,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殺豬過年的食俗,大部分給自己吃,少部分請客人來家中吃。年豬多用來腌制,掛起來,曬干後成為臘肉或火腿,成為一年的主要肉食來源。過年過節時還要吃糍粑、餌塊、喝壇子酒。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時,家家戶戶宰羊殺雞。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潑撒,表示祭祀,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無災無病,平安大吉。晚上,點燃火把,載歌載舞以驅散毒蛇和害蟲。彝族喜歡喝酒,而且用大碗喝酒,喝酒時必須一飲而盡,把彝族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表現得淋一漓盡致。酒分甜、辣兩種,過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釀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釀制。有「客人到家無酒不成席」的傳統。

在我的家鄉,男一女老少喜歡跳左腳舞,每當夕陽西下,男一女老少聚在一起,唱起左腳調,手牽手、肩並肩,圍成一個個幾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圓圈,跳著左腳舞。伴著錚錚作響的弦音,和著高一亢清脆的歌調,他們時而折步跌腳,時而甩腿對腳,時而擺手轉身,舞步整齊統一,舞姿輕一盈健美。特別在過年時和立秋時節,大家都穿著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盡情歌唱。

彝族盛大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屆時要殺牛、殺羊,祭獻祖先,共祝五穀豐登。火把節一般歡度3天,頭一天全家歡聚,後2天舉辦摔跤、鬥牛、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一團一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願: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一女互撒,然後對歌。

彝族的風俗習慣、文化藝術各地不同,這只是我家鄉的一小部分,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做客!

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篇5

大家好,我最近收集了一些關於彝族有趣的風俗和生活特點,所以我把這些有趣的特點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彝族的服裝都是一樣的,男人通常會穿黑色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腳長褲。女人多數會保留自己民族服裝特點,一般頭上會圍上包頭,還會繫上腰帶和圍裙,有些婦女會穿長裙,確實非常有特點。

有衣服穿了,還要有東西吃,彝族的主要食物是玉米,而不是米飯和麵食,這是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除了玉米,彝族有時還吃蕎麥、大米、土豆、小麥和燕麥等,彝族人雖然也吃面和大米,但不像我們吃的次數多,他們只是偶爾吃一次而已。彝族人吃肉的方式也很獨特,他們把肉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去燉,漢族人稱這種肉叫「坨坨肉」,光聽這名字就能想像這肉好大。彝族吃飯時還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那就是酒,酒對於彝族人是一個重要的物品,酒可以解除糾紛,而且還是交結朋友等各種場所不可缺少的東西,一般有了酒,不管什麼事都很容易解決。

吃的穿的都有了,還差一個住的地方,彝族的房屋和漢族很相似,他們夯起幾面牆,再用長長的「板頂」蓋上去,加固一下就可以了。

那彝族有沒有一些有趣的節日呢?當然有,比如火把節就是一個,節日歷時三天,第一天叫迎火,村子裡的人宰豬打牛,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在外的人都趕回來吃團圓飯,還會有人在村子裡建造祭壇,接著點燃聖火,再由全村人手持火把,照亮全村,希望火光可以驅趕病魔和災難。第二天叫贊火,也是火把節的高潮,人們會舉行賽馬、唱歌等熱鬧的活動,我也非常想參加,這些表演一定非常精彩,第三天叫送火,是彝族火把節的尾聲,夜幕降臨時,全村人手持火把,競相奔走,山上山下的`村子裡的人會聚集在一起那場面一定非常壯觀,一條條火把組成的火龍向著一個地方前進,等人差不多到了,點起一個大篝火,人們揮舞著火把,載歌載舞,迎風引吭,希望日後可以團結有愛,為期三天的火把節就結束了。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覺得彝族的風俗特別有趣呢!

彝族的民風民俗作文 篇6

作為彝家孩子的我,從小在山裡長大,山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在家鄉的眾多山中,我最愛的是紫溪山。如果我是畫家,我要把紫溪山的美景描繪出來!可惜我不是。但我不氣餒,因為作為學生的我一樣可以用手中的筆,描繪出紫溪山的美。

紫溪山風景優美。走進紫溪山,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邀我做朋友;茶花兒與我交換眼神,向我展現它的婀娜姿態;老樹搖擺著身軀,為我的到來翩翩起舞……讓我感受著大自然的熱情、和諧與美麗。

紫溪摩崖多麼神奇呀!岩石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有的像「仙人指路」,有的像「駱駝運貨」,有的像「猴子觀海」……這樣的奇峰,再加上雲霧的襯托,簡直就是《西遊記》里的仙境。微風拂過,帶走了雲霧,又一個奇景展現在我的眼前:八仙在雲海里若隱若現,好像是要去參加王母的蟠桃盛會。

紫溪的山多險呀!紫溪摩崖的路直上直下,遊人連走帶爬,在經歷磨難的洗禮後,才能站在勝利的舞台上。遊人都喜歡欣賞山崖上的文字,因為那是彝族文化歷史的見證。站在山頂,微風吹來,帶走了爬山的倦意,讓人神清氣爽!往下看,只看見層層雲霧;側耳傾聽,「神仙」們參加蟠桃盛會的歡聲笑語在耳際飄盪……

紫溪山,你為楚雄彝族自治州增光添彩,成千上萬的遊客在你的懷抱中放鬆心情,消除煩惱。我愛你,紫溪山!

『捌』 涼山彝族火把節的各地特色

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春鉛皮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或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鬥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現在扒差,人們還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激或開展商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