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裝類別 » 秦腔服裝怎麼分類
擴展閱讀
如何畫服裝扣子 2023-08-31 21:59:56
學生毛呢大衣怎麼搭配 2023-08-31 21:54:11

秦腔服裝怎麼分類

發布時間: 2023-07-17 11:15:45

Ⅰ 秦腔趙匡胤的服裝和帽子叫什麼

帽子:展角(平角)襆頭,俗稱長翅帽(帽後配掛兩根又平又長的翅,晃動起來忽忽悠悠的樣子挺搞笑,這種怪模怪樣的帽子)
服裝:自然是龍袍了

Ⅱ 秦腔和京劇的服飾有什麼不同

看上去,秦腔與京劇是兩種迥然不同的藝術形式。但是,包括程硯秋先生在內的很多研究聲腔藝術的權威人士,卻提出了秦腔與京劇同源異流的觀點。在我看來,在現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熱的潮流中,這種對秦腔和京劇源流的追溯和對它們藝術特色的比較,是尤其有意義的。已經有了靠衣、頭戴、帽盔等的形象表現。而在清朝中期以後,隨著秦腔等一大批地方戲曲的大力發展,民間的戲衣、鞋帽、把子等作坊普遍興起戲劇服裝主要分為首服、體服、和足服三大部分,首服主要種類有冠、帽、額、巾、翎、須(髯)等;體服主要種類有蟒、靠、袍、氅、衣、帔、褶等;足服主要種類有靴、鞋、襪等。

Ⅲ 秦腔的戲服有什麼特點與豫劇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秦腔是起源於古代陝西的一種民間歌舞,因為在周代以來,關中地區就被稱為秦,所以秦腔的名字就由此而得來,是中國歷史上相當古老的一種劇種。秦腔的服裝製作其實是非常講究的,一般採用上等的綢緞,用各色的絲線手工綉制而成,像常見的有長袍類,短衣類,鎧甲類,鞋靴以及一些輔助類服飾。比如大家常見的就有蟒袍,就是帝王將相所穿的官服,看起來是非常的大氣,像皇帝一般會穿正黃色,而太子王爵等身份都會穿杏黃色,除此之外還有白色,紅色,紫色,藍色,黑色等各式樣子,而且服裝的基礎顏色除去身份地位以及人物性格之外,和人的臉色也有所差距。當然秦腔的戲服和豫劇相比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其中涉及到女性的服裝就會有所不同,當然還有一些細節的部分同時都是不一樣的。

最後我們國家的戲曲服裝其實是特別漂亮的,而且衣服上的每一個圖案和裝飾都是有處可循的,這樣的精緻和講究是我們國家特有的魅力。

Ⅳ 秦腔角色後面背著的旗 有專業名稱嗎

戲曲演員,主要是武將身後往往背有4面旗子,專業術語叫靠旗,因為武將身上穿的服裝叫「靠」,即代表古代的甲胄。
靠旗的來歷主要是令旗。戲曲中,主將傳令會發一面三角形的旗子,演員們會隨手把它插在後面的腰帶上。慢慢就演變為裝飾品,而且成為4支對稱的旗子。
這樣在表演起來,武將的動作會因靠旗的顫動飄揚而更加顯得英姿颯爽!

Ⅳ 關於秦腔老生演員穿什麼樣的袍子

除去按照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老生行當中的細目以外,還有按照角色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所應該穿的服裝來劃分的方法,其種類有:王帽老生、袍帶老生、褶子老生、靠把老生和箭氅老生。王帽老生指的是頭上戴著王帽,身上穿著龍袍,扮演、皇帝之類的角色。例如《上天台》、《打金磚》的劉秀,《金水橋》的唐太宗,《逍遙津》的漢獻帝,《取成都》的劉璋等。這些王帽老生戲基本上都以唱工為主。袍帶老生的范圍更廣一些,一般扮演各種不同品級的官員,頭上戴著烏紗帽,身上穿著蟒袍,如《二進宮》的楊波,《轅門斬子》的楊延昭,《四進士》的毛朋等。還有一種是穿「官衣」、戴紗帽的,如《群英會》的魯肅,《清官冊》的寇準,《打嚴嵩》的鄒應龍,《玉堂春》的紅袍潘必正、藍袍劉秉義等,包括穿八卦衣的諸葛亮,也劃入這一類。還有一種是褶子老生,這類角色最多,因為褶子是便服,穿用的范圍很廣,例如《擊鼓罵曹》的禰衡(文人),《捉放曹》的陳宮(卸任官員),《問樵鬧府》的范仲禹和《馬前潑水》的朱買臣(落魄文人),《春香鬧學》的陳最良(教書塾師)等。范仲禹和朱買臣一類角色生活困苦,服裝樸素,所以又名貧生或苦條子老生。還有箭氅老生,又名箭衣老生,就是身穿箭衣,有時外面罩著氅或馬褂之類的角色,戲里不一定有武打,但扮演的角色大多數是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貴,《汾河灣》的薛仁貴等,都屬於這一類等。

Ⅵ 秦腔的服裝有什麼特點

  • 01

    秦腔的古典戲曲服裝以布料、貢呢、花葛等為製作材料,這些材料的顏色多半都是艷麗,明快的,能使使戲曲里的人物在舞台上顯的闊氣華麗。

  • 02

    而對於一些大戲中表演者身穿的蟒、靠、袍、褶等多以五彩刺綉,它們的花紋古樸,色彩絢麗。

  • 03

    而秦腔特有的三塊瓦包巾是一種頭戴巾,一般都是臨時在演員頭上用黑麻布和鐵絲架扎制,呈現三層的疊瓦狀,前火焰結子,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

  • 04

    秦腔的服裝都融合了中國文化特色,古韻古香,卻又大氣磅礴,華麗但不失古樸,考究又有生活特色。

Ⅶ 秦腔的服裝有什麼特點

秦腔服裝的特點:華麗但不失古樸,考究又有生活特色。秦腔的服飾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律性的程式,尺寸的大小、質地的優劣、紋飾的選擇、色澤的濃淡以及各種顏色,都有著獨特的寓意。觀眾通過戲中角色所穿服飾的色彩,大致可以了解和判斷他們的年齡、身份、貧富、少壯及其基本性格和情感。

秦腔別稱「梆子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秦腔的舞台服裝非常講究,以下是幾個秦腔里常用和有特點的款式。

三塊瓦包巾,秦腔特有的頭戴巾,用黑麻布和鐵絲架在演員的頭上臨時扎制,呈現三層的疊瓦狀,前火焰結子。扮演荊軻、鄧恩等所用。

蟒,戲曲服裝之一,扮帝王將相的官服。一般分女蟒和男蟒,男蟒在裝扮人物時,蟒必須和玉帶組合,構成「蟒袍玉帶」的完美形式;女蟒和男蟒的形式基本相同,綉龍或彩鳳,長僅及膝,下露裙。一般皇家後妃、公主裝黃蟒,老年貴婦穿香色蟒,素服時為白蟒。

靠,又稱「扎甲」,為戎服,武職將帥通用的身份裝;帔,一般為常服,帝王將相及家眷「燕居」的通用服;褶,俗稱「道袍」,為便服,無論文武、貴賤、男女老幼都可以穿著。從這些秦腔服裝的劃分可以看出秦腔很好地傳承了我國戲曲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