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蒙古族的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主要有冠帽、袍服、靴子三大類,主要有蒙古帽、蒙古袍、蒙古腰帶、蒙古坎肩、便褲套褲、蒙古靴子、女子頭飾、男子裝飾等。蒙古帽子種類很多,帽子在蒙古語中稱「瑪拉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經有過固顧冠、風雪帽、圓帽、陶爾其克帽、禮帽、頭巾、耳套及土耳其帽。蒙古民族視冠飾為極尊貴之物,用名貴的寶石、珍珠、皮毛、絲綢製做帽子,在帽子上還有講究和禮儀。日常不亂扔亂放帽子,摘帽後把帽子放在高處,忌諱踩踏和跨邁帽子,以示庄嚴尊重。蒙古袍是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裝,蒙古族稱「特日列克」。它也是蒙古民族根據自己生產生活特點總結形成的,它具有禦寒和騎乘方便的特點。蒙古袍根據其使用面料,可分皮袍和布袍兩大類。皮袍以其皮質分為綿羊皮袍、山羊皮袍、二茬皮袍、秋羔皮袍、羔皮皮袍、狼皮皮袍,還有用狐狸、水獺、貂鼠、銀鼠等各種稀有珍貴皮張縫制的蒙古袍。布料袍也有錦緞袍、絲絨袍、布袍等之分,可把布袍做成棉、單、夾袍,以供不同季節穿用。穿蒙古袍腰間系腰帶,是蒙古族服飾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主要用棉布或絲綢製作,長約20尺,用整幅絲綢或棉布製成,男女長幼的腰帶系法、顏色、長短等都有講究,一般男子腰帶寬而長,婦女則細而短,而且腰帶有三大妙用:一是保暖,二是騎馬時保護內臟不受顛簸,三是可懸掛一些實用飾物。蒙古坎肩也是蒙古族傳統服飾之一,是穿在蒙古袍外面的裝飾性無袖短衣,多為對襟式,一般用綢緞縫制,用庫錦、彩虹條、金銀曲線鑲邊,用金、銀、銅、寶石、珊瑚釘扣袢,工藝考究,華貴典雅。蒙古靴是蒙古族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服飾,它可防蟲蛇叮咬,也能在騎馬時防止腳和小腿被蟄破。因面料不同可分為皮靴、布靴、氈靴三種,不同時期,款式有所變化,有大翹尖、小翹尖、圓頭、尖頭、薄底、厚底等,靴面幫上貼綉圖案,典雅大方。
② 中國蒙古人的裝束
蒙古族服飾展示(圖片):http://www.qingis.com/cloth.htm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
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農民多穿布衣,有開衩長袍、棉衣等,冬季多氈靴烏拉,高筒靴少見,保留扎腰習俗。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綢子纏頭。
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發從前方中間分開,紮上兩個發根,發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稍下垂,並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綵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雲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布特製而成。利於散熱,避免汗濕貼於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布或絨布縫制。膝蓋處用各色布塊拼接組合縫制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蒙古顧固冠: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在《蒙古秘史》中蒙古語稱孛黑塔,漢文史籍稱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是一種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艷麗的首飾。能顯示出婦女的身份貴賤和社會地位。這種高冠,一般採用樺樹皮圍合縫制,成長筒形,冠高約1尺,頂部為四邊形,上麵包裹著五顏六色的綢緞,綴有各種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姿。元亡後,這種首飾失傳。1974年在自治區四子王旗發掘的元代蒙古貴族陵墓中,多有顧固冠出土,其形式多樣,各具特色,反映了元代蒙古民族精湛的工藝水平。
蒙古坎肩:蒙古民族服裝的配套服飾之一。蒙古長袍的一種外套。蒙古婦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帶。坎肩無領無袖,前面無衽,後身較長,正胸橫列兩排鈕扣或綴以帶子,四周鑲邊,對襟上綉著鮮艷花朵,並綴有五顏六色的電光片兒,光澤閃閃。蒙古坎肩始於元代。這種坎肩,初為世祖皇帝所服,後流行於民間。到明、清兩代,逐漸成為普通蒙古婦女的一種服飾。
蒙古禮帽:蒙古族男子首服之一。一種橢圓形的、四周有一圈寬邊檐的帽子。一般用精緻呢料製作,多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後低,帽頂中央稍凹陷,帽簡與帽檐相接處,綴以花紋鑲邊。穿蒙古袍或西服,佩戴禮帽,顯得文雅美觀。
蒙古袍:蒙古族人民為適應牧業生產和自然環境而創制的一種古老傳統服裝。衣領、衣襟、袖口,皆有艷色的鑲邊。衣扣多用黑絛子綉制,或綴以特製的黃銅扣子。從右方開襟,左方多不開衩。男式長袍一般用深藍色、海藍色或天藍色的衣料製作;女式長袍多用紅色、綠色或黃色的綢緞類製成。蒙古袍按季節還分為單袍、夾袍、棉袍和皮袍。年輕的牧人穿上長袍和馬靴,緊扎腰帶,顯得魁梧、彪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間系紅綠綢帶,能襯托出苗條身軀和青春之美。
蒙古靴子:蒙古民族服裝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皮靴和氈靴3種。布靴用高級布料或大絨製作,靴頭和靴筒上往往以金絲線綉花。圖案新穎艷麗,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皮靴通常用牛皮製作,有舊式和新式兩種,舊式皮靴用澀面香牛皮製作,其樣式古老,靴頭粗笨,靴尖上翹,靴筒約1尺多高,筒口寬大,呈馬蹄形,靴底較厚,為多層底,狀如船形;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製作,俗稱馬靴。氈靴用羊毛模壓而成,俗稱「氈圪達」。牧民在冰天雪地里勞動、行走或騎馬,只有穿上「氈圪達垯」,方可度過嚴寒。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出來的,非常適應牧區的自然環境。騎馬時能護踝壯膽,勾踏馬蹬;行路時能防沙,減小阻力,又能防寒防蛇。
總的來說蒙古族服飾特點 :
四季都穿長袍
內蒙古、新疆牧區,蒙古族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
不同顏色各有象徵
袍子的顏色,男子多喜歡穿藍色、棕色、女子則喜歡穿紅、粉、綠、天藍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淺藍、乳白、粉紅、淡綠色等。蒙古人認為,像乳汁一樣潔白的顏色,是最為聖潔的,多在盛典、年節吉日時穿用;藍色象徵著永恆、堅貞和忠誠,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紅色是像火和太陽一樣能給人溫暖、光明和愉快,所以平時多穿這樣顏色的衣服;黃色被看作是至高無尚的皇權的象徵,所以過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過皇帝恩賜的王公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
腰帶防風抗寒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素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僵時又能保持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束。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
③ 蒙古族服飾特和蒙古族的生活特點
蒙古族服飾特點如下: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
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蒙古民族服飾,是蒙古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上古到蒙古汗國,從元、明、清至今,隨著歷史的發展,歷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
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制工藝等方面,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為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
蒙古族的生活特點如下:
蒙古人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志。
蒙古人最大的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為「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游藝,起源於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白節(也稱白月)。
(3)蒙古族的服裝照片有哪些擴展閱讀:
蒙古族宗教與信仰:
蒙古人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便成為敖包祭祀活動中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法事活動還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鐵騎文化:
12世紀末13世紀初,成吉思汗在中國北方建立了蒙古帝國,並由他的後繼者作為一支獨特的騎兵部隊加以維護。蒙古騎兵擺脫了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這支軍隊的建立也是拜叔蓋·巴特爾之子鐵木真所賜。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擅長狩獵,一生都生活在草原上。從童年起,他們就學會了騎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弓。每一個身體健全的人,到六十歲時,都必須參加狩獵和戰爭。而蒙古人則完全由成年男子組成。
蒙古人在極其嚴厲的軍法約束之下作戰並共享戰利品。在戰爭中遺棄戰友會被判處死刑。這種嚴格的紀律,加上英明的領導和有效組織,讓蒙古人的武力,從騎兵群提升為一支真正的軍隊。
蒙古軍隊是按照十、一百、一千、一萬的十進制編制的。部隊的人數非常接近,可能是為了容納傷亡和磨損。萬兵是最大的作戰單位,就像現代的「師」一樣,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斷戰斗。個體士兵大多是一支千餘人的軍隊的一部分,
是現代「團」的一部分。蒙古部落首先以一千蒙古人為單位組織軍隊。被征服的人民,包括韃靼人和漠河人,將被分離,分配給其他部隊,這樣他就不能組織和動員他們,也不會威脅統治家族。
④ 充滿草原風情的蒙古族服飾圖片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衣服是展現一個人氣質修養的關鍵所在。中國民族文化源遠流長,蒙古族服飾可以追溯到遙遠的石器時代。這種充滿草原風情的蒙古族服飾是怎樣的呢?一起來中國傳統服飾里看看吧。
蒙古族服飾名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
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漢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
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據季節的變化有皮靴、布靴、氈靴幾種。皮靴多用牛皮、馬皮、羊皮製作,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有靴尖上卷、半卷、平底不卷、尖頭、圓頭幾種。布靴多以布帛、平絨布面料製作,中靿和矮靿居多,靴幫綉以圖案,輕便柔軟,舒適美觀。
氈靴多以羊毛、駝毛擀制而成,保暖耐磨損,一般多在隆冬時節穿用。蒙古靴類型又根據靴靿的高矮,分高靿、中靿、矮靿幾種。皮靴一般採用特殊工藝把所需圖案,如二龍戲珠、珠寶連城、蝙蝠、雲紋、回紋、草紋、萬字、蝴蝶、花卉等圖案軋、貼在靴靿或靴幫上。
布靴的靴幫、靴靿大多刺綉或貼綉精美的花紋圖案。目前流行在民間的蒙古靴式樣有七、八種,主要有軍樣靴(大板尖)、抓地虎、皂樣靴(雞蛋頭)、武步員(朝靴)、大仙靴、三抱靴(小板尖)、八寶靴(童靴)、皮馬靴(高靿、半靿)、布綉花靴(半靿)。
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則戴翻檐尖頂帽。用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
⑤ 蒙古族的人通常穿什麼衣服
蒙古族的人通常穿蒙古族的傳統服飾——蒙古袍。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歡穿長袍,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袍身寬大,束有腰帶,因性別不同,樣式和顏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紅、粉、綠、天藍等為主色,逢節慶之時,還要配戴用瑪瑙、珍珠、珊瑚、寶石、金銀玉器等編織的頭飾;男子則多喜歡穿棕色和藍色的蒙古袍。
蒙古袍圖片:
⑥ 蒙古族服飾特點是什麼
蒙古族有自己的傳統服飾,即右開斜襟、高領、長袖、肥大、鑲邊,下擺不開叉的長袍。平時多常穿布料衣服,年節或喜慶日,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他們喜歡用對比度強烈的、鮮艷奪目的紅、綠、藍等顏色。
無論男女,均喜歡扎鮮艷的腰帶,也是上身重要的裝飾物。男子通常在腰帶兩邊佩掛蒙古刀,掛火鐮和鼻煙壺搭鏈。不分男女都愛穿高筒皮靴,牧區喜歡穿香牛皮靴和高腰馬靴。農業區平時雖已不穿靴子,但在年節穿靴幫和靴腰上綉有各種花紋圖案的、布面大絨靴的習慣保留下來。
(6)蒙古族的服裝照片有哪些擴展閱讀:
服飾文化
蒙古袍的穿著是一件正經、嚴肅的事情,整潔端正的穿戴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一種尊重。穿袍子時,一定要穿靴子,戴帽子。尤其到祭祀的時候,必須是袍子、靴子、帽子配套,這樣才顯得整體協調,嚴肅莊重。
在端茶敬酒的時候,不能捋袖,不能袒胸露頸,袍子的下擺不能從鍋碗瓢盆上掃過。收拾存放袍子時,前襟要朝上,死人的衣服才朝下。領子沖西北放置,不能沖門。在縫制袍子時,忌諱留下線頭。
⑦ 中國56個民族服飾圖片及介紹有哪些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較寬大,盡顯奔放豪邁。女袍則比較緊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條和健美。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則喜用紅、粉、綠、天藍色。
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語言、歷史與其他人群在客觀上有所區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來通過研究人類進化史及種族所形成的概念。由於歷史的原因,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個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裡。
現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國度為區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單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沒有共同的語言、歷史來源的人群。現代同一個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個民族也可有不同的歷史淵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語言。
國族:國族是以政治目的結成的新族群,在文化習俗的融合的情況下,國族不可以直接轉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國族概念有中華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堅民族等。
從2016年1月1日起,中國公民在年滿18周歲的兩年內,可以依據其父或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請變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