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漢代女性服飾的特色是什麼
漢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名氣的朝代,在將近四百年的歷史中,經濟文化都非常的繁榮,甚至我們現在都在用漢作為我們民族的名字。
在這么一個繁榮的盛世,文化的繁榮也體現在方方面面,漢朝盛賦,大賦小賦、騷體賦等等,主要就是用來誇贊朝廷和炫耀自己的文採的。同樣的,漢朝女性的服飾也是文化的一種體現。
在漢朝,女性服飾基本都是上穿深衣,下穿襦裙,並且以老百姓經常使用的青綠色為主。由於生產力的不足,在服飾方面沒有太多的變化,服飾基本都是類似的,漢承秦、秦承春秋、上至周朝。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直裾男女都可以穿,但是因為這種衣服都沒有褲襠,只能用外衣遮掩,也就是外面穿曲裾,裡面套直裾。這一情況一直到東漢出現有襠的衣服後才得以改變。
㈡ 漢朝女子典型服飾
漢朝女裝種類及特點,主要款式
㈢ 漢代服飾延續了戰國時期的服飾風格,那漢代女性的服飾又是什麼樣的
漢代服飾延續了戰國時期的服飾風格,漢代服飾圖案和主題充滿濃厚神話色彩。漢代服飾延續了戰國時期的服飾風格,那漢代女性的服飾又是不錯的。傳統文化的復興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曾經被忽視的傳統文化迎來了復興的機遇。「我正在修復紫禁城文物」和「中國詩歌比賽」等傳統文化節目已經流行起來,年輕人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我們必須承認,這是文化復興的最佳時機。在互聯網上,漢服、漢學熱和古代音樂等傳統文化已逐漸滲透到當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中。以漢服為例。
蔡勇在他的《道教》一書中說:「天子總穿衣服,漢服受秦服的制約。」這句話的意思是漢服形成於周朝,繼承自秦朝,到了漢代,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裝體系。漢服「起源於黃帝,在堯舜准備」。它起源於黃帝製作的皇冠服。因此,傳統觀點認為,漢服最早起源於黃帝時期。服飾制度是在殷商時期才初步建立起來的,並在周朝以後逐步完善。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個名字叫「華夏」,例如,現在許多中國人都叫「華廈兒童」等等。「尚書正義」註:「冠衣華章岳華,大國岳夏。」而「左傳正義·丁公十年」說:「中國有偉大的禮儀,所以它叫夏天;有章服之美,那就是中國之美。」,「中國」和「華夏」是同一個概念。由此可見,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傳統服飾,「服飾之鄉」也成為中國的一個好名字。
㈣ 漢朝女子的衣著是什麼樣的
漢代婦
女禮服也採用深衣制,《續漢書·輿服志》:「太皇太後,皇太後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所以深衣是男女通用的服裝。《禮記》的《玉藻》、《深衣》二篇對深衣制有很多記載,內容所謂「應規、矩、繩、權、衡」之類,重點在於「明禮」,而對形制和尺度則說得不清楚,也不太符合實際。1972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對西漢楚長沙王利蒼夫人墓進行了系統的發掘整理,出土袍12件(綿袍11件,夾袍1件)均為交領右衽,外襟形式有曲裾、直裙兩種,除上衣下裳相連,袪廣(大袖口)袂胡下(袖寬大下垂至袖口呈弓弧線)等項與《禮記》所記相符外,其餘如裳的腰圍「三袪」(三倍於袪圍)、縫齊倍要(下擺為腰圍的一倍),裳前後各六幅等,文獻與實物形制相差很遠。所以對文獻的繁瑣考證,應當與出土實物相佐證。[4]
漢代的一般服裝,婦女穿襦裙和類似半臂的綉;都穿短上衣、上身和下身分開。漢成帝時(公元前32年至前7年)規定青綠為民間常服,但藍色偏暖的青紫為貴族燕居的服色,古時用藍靛染色,經多次套染而成的深青會泛紅光,故怕深青亂紫,連縣官也不許穿。而青、綠色在視覺上有平和之感,後世一直被定作平民的服色。
㈤ 中國古代漢朝時人穿的什麼衣服
漢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別復雜,有16種之多。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歷經秦朝的嚴苟政治,劉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一般制度多無太大改變,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服飾:
禮服:漢朝的祭祀禮服,承襲了秦代的廢除「六冕」,以一種冕服為祭天地明堂之禮服的辦法。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祭祀禮服,是天子及三公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時穿著。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的冠弁服。為公卿諸侯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的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稱。漢代的朝服,服色是隨著五時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黃、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太皇太後、皇太後之入廟服,皇後之謁廟服,其服色是皂下。
蠶服:相當於周代約鞠衣。每年三月,皇後帥領公卿諸侯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款式
考古發現的服裝實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裝是很難長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款式,除出土服裝實物外,還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繪畫等間接資料作為補充。
1.湖北江陵馬山戰國楚墓出土的服裝實物:
(1)袍類裁法有正裁、斜裁兩種。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兩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寬各32厘米,雙袖各3片,寬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上8片拼合之後,再從下邊縫合。在雙袖與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塊長37厘米、寬24厘米的長方形,便於手臂上下活動。領緣用緯起花的絛帶做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兩片各寬45厘米,其他三片各寬41厘米。裾緣下擺緣直裁另拼縫。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雙袖均斜裁,共8片,寬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緣、領緣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寬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袍的款式有三種類型。
第一型後領下凹,前領為三角形交領。兩袖下斜向外收殺,袖筒最寬處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較小,比較實用。
第二型兩袖平直,寬袖口,短袖筒。後領直起,前領為交領(三角形)。衣身較寬松,為罩於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長袖,袖下部呈弧狀(袖下面的弧線稱為「胡」,據《後漢書·輿服志》說它是仿效牛的頸項下有垂胡之形而設計的)。衣身寬松,有華貴的風度。此種款式至西漢仍繼續流行。
以上三種類型,均為交領、右衽、直裾式,上衣與下裳連為一體。另外觀察長沙戰國楚墓出土帛畫人物與木俑,尚有衣襟右側向後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實物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有所發現。
(2)禪衣交領、右衽、直裾,上衣與下裳相連,雙袖呈胡狀。
(3)夾衣衣長及膝,交領、右衽、直裾,上衣與下裳相連。
(4)〓(qiū音秋)衣是一種短袖式對襟衣,〓字可與裯字相通。用整塊衣料上部左右剪開,疊成雙袖,下部左右內折成兩襟,再用綉絹鑲領,兩襟、下擺、袖口等緣而成。兩襟對中(對襟式),腰與下擺等寬,凹後領。原件尺寸很小,是為殉葬所特製,置於小竹笥中,外系竹簽自名〓衣。
(5)單裙下擺稍大於裙腰,裙面用8片縫拼,寬分別為27厘米、27厘米、27.5厘米、26厘米、27厘米、24厘米、27厘米、26厘米,下擺緣寬12.5厘米。
(6)綿袴由袴腰和袴腳兩部分組成,袴腰4片,每隻袴腳連上2片,每片寬30.5厘米,長45厘米。袴腳左右各2片,其中1片用整幅絹,寬50厘米,長61厘米。另1片用半幅絹,寬25厘米,長59厘米。袴腳上部一側拼入1塊長12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袴襠,1條寬邊與袴腰相接。1條邊縫在袴腳上,折疊成三角形,展開呈漏斗狀。袴腳下部拼有1塊長32厘米,寬9厘米的條紋袴邊,做成小袴口,袴腳的各拼縫處均鑲嵌絲絛。綉絹作面料,深黃絹里。袴腳上部與袴腰相連。但兩襠不相連。後腰敞開形成開襠。袴腰寬0.5厘米,袴長116厘米。
(7)帽展開呈不規則圓台形,折疊時呈前高後低,頂部外凸,上有圓孔。帽後里側裝有組帶兩束,應是帽系。幅高18.5厘米,前邊長25厘米,後邊長40厘米。面料紅棕色絹,里料深黃色絹;大菱形紋錦鑲邊。
(8)麻鞋前端尖頭半圓形,側視呈緩坡狀,里層用草編,表層用麻布髹黑漆;再在外包錦面。鞋底用麻線編結,從中向外逐圈編繞27圈。底下編成許多乳釘狀線結。長23厘米,高5厘米。
2.各地出土有關春秋戰國時期服飾的間接材料。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服飾的間接資料很多,現在選擇一些服裝結構比較清晰的人物雕刻、繪畫形象,供讀者參考。
湖南長沙戰國楚墓出土的漆奩裝飾人物紋,所繪人物雖極簡練,但作風非常寫實。其在中間坐者在室內,為觀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寬下擺、V字形交領長袍,腰間緊束腰帶,體態秀美。《屍子》:「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此漆奩人物畫所表現的,也正是細腰的裝束。此外,所有人物衣著領口、袖口、下擺及腰帶均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內襯穿白色襯衣。頭冠雖不清楚,但都有纓帶下垂,系於頜下。
㈥ 漢朝女子服飾種類,名稱
一、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這種衣服男女皆可穿著,是最常見和盛行的一種女裝服飾。
二、漢代直裾女服
直裾
直裾下擺部份剪裁為垂直,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沒有縫在衣上的系帶,由布質或皮革制的腰帶固定。
直裾起初是一種非正式裝扮,古代的褲子大多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然後用帶子系於腰間,若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
但是,隨著漢代服飾的日益改善,有襠褲出現,直裾逐漸普及,最終並替代了深衣。
三、襦裙
襦裙
襦裙是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上衣叫作「襦」,長度較短,一般長不過膝,;下身則叫「裙」,下裙以素絹四幅連接合並,上窄下寬,腰間施褶襇,裙腰系絹帶。
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
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襦裙在戰國時期便已出現,漢代由於深衣流行,所以穿襦裙的婦女逐漸減少
㈦ 漢朝女子服飾特點介紹
今人喜歡復古,比如穿漢服,聽古樂,諸如此類。漢服中漢朝女子服飾以襦裙為主要特徵,其實要說到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了。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漢朝女子服飾特點介紹,希望你喜歡。
漢朝女子服飾特點
到了漢代,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據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並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襦以淺藍色絹為面,中納絲棉,袖端接一段白色絲絹。裙子也納有絲棉,質料用黃絹。可惜由於年代久遠,這套服飾在出土時已經粉化。本圖展示的襦裙樣式,即根據該墓發掘時的形象記錄復原繪制而成。採用的紋樣,主要依據新疆民豐出土的“長樂明光錦”及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豹首紋錦等。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清代,前後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漢朝女子發式
在古代史上,漢朝女子對於發飾的裝扮是力求多樣的,因為漢王朝的 政治 進步、經濟繁榮,再加上與外國和少數民族政權的交流,社會風尚也發生較大的變化,宮廷貴族的發式妝飾則更是奢侈,華麗。不少熱愛漢 文化 的網友推薦一部名為《王昭君》的電視劇,因為該劇從發飾到服飾還是比較考究的,通過這部電視劇,你也能看到錯綜復雜的發飾裝扮。比如,漢朝女子大多是讓額頭前的發飾隆起,露出額頭來,然後平分成髻,梳於腦後。最為特色的是,她們的發髻都高聳於腦門之上,有的頭發不夠長,就用假發來接,所以就能做出各種各樣的造型,甚至還把頭發扭成如兩條蛇相互盤旋的樣子,甚至盤成九個連環的發髻,環環相扣,多代表富貴。或許,現代的接發技術就是從漢朝那學來的吧。對了,高髻只是少數貴族女子使用的一種發式。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漢朝女子都使用這么復雜的發式,從不少出土的木偶和人偶上看,發式就非常簡單,就是將頭發中分,把長發梳於腦後挽成髻,剩餘的長發 自然 垂落於身後,像馬尾辮一樣,畢竟這樣的發式才便於幹活么,要不然每天光梳頭就得梳上大半天,多影響正常的生活啊。
隨馬髻發式
烏蠻髻,盤桓髻,雙鬟髻,重鬟髻,雙重髻,少女雙重髻,雲髻,開掃妝髻,回屹錐髻,透額羅髻,簪花髻,寶髻,鳳帽,渾脫帽,飛天寶髻,高髻插步搖式,墮馬髻式,高髻簪花發飾,蝴蝶髻,峨髻,朝天髻,簪發簪花式。
漢的發型有兩種,一種完全和現代姑娘一樣打扮的“披肩”,或戲稱的“清湯掛面”;另一種是少婦的“馬髻”式,即把青絲攏在一起,墜於肩下大約半尺長,頭頂則插一兩只金釵。
漢朝女子發飾
步搖
步搖是在頂部掛珠玉垂飾的簪或釵,因走動時搖曳而得名。
簪
簪是笄的發展,在頭部盛加紋飾,可用金、玉、牙、玳瑁等製作,常常作成鳳凰、孔雀的形狀。其中一種將頭部做成可以搔頭的簪子稱為擿。
釵
釵形狀如叉,是有兩跟針腳的簪。
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