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裝類別 » 服裝美學什麼叫孔雀革命
擴展閱讀
如何畫服裝扣子 2023-08-31 21:59:56
學生毛呢大衣怎麼搭配 2023-08-31 21:54:11

服裝美學什麼叫孔雀革命

發布時間: 2023-08-14 16:07:55

⑴ 壯族的服飾特點

壯族民族服飾特點(簡伏團潔) *** 爾族的服飾
傳統服飾,男子多著長大衣(一般稱「袷袢」),襟長過膝,無扣,無領,無口袋,寬袖,穿時腰系長帶,帶中可放食物及零星物品;夏季穿長短袖襯衣較多,青年、中年人所穿的襯衣領口和胸前飾有十字花圖案花邊。婦女穿連衣裙,外罩西服背心或西服上裝。多圍頭巾,老年婦女多蒙蓋頭。 *** 爾族的帽子有3種(皮帽、草帽、花帽)。
50年代初, *** 爾族還多保持傳統服飾。80年代,除一些老年人(多在農村)保持老式衣著特色外,青年男子多穿西服早衡,青年女子多著時裝。
蒙古族的服飾
蒙古族的服飾,因性別和年齡而異。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藍為多。無布面的.一般在衣袖和衣邊用黑布或藍布加縫約三指寬的布邊,有的用羊羔皮加邊。春秋兩季穿大襟布大衣。無論是穿皮大衣或布大衣,都系一條3米長的藍黑色布腰帶。
舊時常見腰帶上掛有帶刀鞘的蒙古刀,刀鞘上插一雙筷子,還掛有火鐮,有的還掛有一條白布手巾。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頂都有用紅布條編成的一小圓疙瘩,兩邊耳扇在後部相連,前邊可以護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政朝長袍,用藍布纏頭,城鎮居民以戴禮帽為多。
婦女的服飾以長袍為主。少女夏天穿的長袍一種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種從中間系排扣(銀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鼎加寬,叫「比西米特」。長袍上綉有各種圖案花邊。腰上纏紅、綠、黃色的綢子或布帶,頭上纏綉花白布頭巾,喜帶戒指、手鐲和耳環。已婚婦女穿「鐵爾勒克」,外套「切格德克」, *** 「拉布西克」。有的穿無袖長袍「別日孜」,腰部左右系帶。不用鈕扣。帽子上縫有銀飾物,帽頇缺睜橘有一條垂到後腰的紅色長穗子。已婚婦女的長袍均不系腰帶。老年婦女的衣服不用色線綉花邊,帽子上無銀制飾物。
新中國成立後,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寧裝、中山裝、學生裝,以及西服等。中年婦女喜歡穿連衣裙,戴頭巾。傳統服裝多為中、老年婦女在節日穿戴,平日少見。
*** 的服飾
*** 人傳統的衣飾,年長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襯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圓帽。老年婦女多著青色服裝,布料多為平絨或條絨,白襪子,平絨或條絨布鞋,扎腿,蒙白色蓋頭。青年婦女喜穿大襟綉花外衣、綉胸兜、扎綉花圍裙。喜戴首飾,多戴耳環、發卡。已婚婦女要盤發(或梳兩條辮子),蒙黑色蓋頭或戴白布深沿圓帽。
新中國成立後。 *** 人的服飾有很大改變,中青年人的服飾同漢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一些農村婦女,仍然保持著 *** 服飾的某些傳統特點。

壯族有什麼風俗?壯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壯族風俗: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歷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范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干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面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裡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卜、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

壯族的民居特色,服飾,風俗習慣,節日 我就唬壯族的,不過我家還真沒什麼特別的,基本都被漢化了,風俗的話, 就是過年時差不多家家要殺豬,包粽子,比較重視的節日有 三月三,七月十四,九月九,這三個節日都跟鬼神之說有關的

壯族在飲食,服飾,習俗上各有什麼特點 要簡短點的 以前是有藍色或黑色土製服裝,現在少了 ;比如現在那坡的黑衣壯是其中代表。
大部分人習俗上跟漢族一樣,但有部分地區不過清明節,而是過「三月三」
壯族人好客 熱情 不排外

壯族的服飾有什麼特徵 民族美及古典美,還帶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

桂林壯族服飾有什麼特色? 壯族的服飾特色

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廣西、石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東連山、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及貴州從江和湖南江華等地。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服飾,因受地理氣候環境操濟文化等因素的決定性影響,造就了其特定的基木式樣,即男女服飾多為短衣、短褲、短裙、綁腿和長衫、長褲等幾種形制。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的壯族服飾,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的領襟開口方式,裙型(筒裙、褶裙),色彩,服飾品,發式等可變元素,形成了既具有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服飾共性,又有民族特性的壯族服飾。

壯族的男女服裝款式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據清代顧炎武《長下郡國利病書》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饅。」

壯族男子多穿對襟或右衽圓領上衣,著寬大褲,束腰帶,有的纏綁腿,扎青、黑、藍或白頭巾。婦女服飾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較男子的復雜、生動,更能

體現壯族服飾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壯族婦女服飾通常是一身藍黑,穿寬腳褲、筒裙或蠟

染褶裙,腰間系精緻的圍腰或短圍裙,包黑色或花頭巾,穿綉花鞋,顯得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女上衣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綉有彩色花圖1戴銀飾的廣南壯族婦女邊),有無領和有領之別。其長短也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如隆林、平果、武鳴、豈寧以及其他一些地區。而凌石、樂業、龍州等縣,女上衣為長及膝前。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等銀制飾品。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

二 壯族服飾色彩分析壯族服飾色彩以青、黑色為主基調,婦女服色在此基礎上配以少量五彩色,是壯族人民典型的服飾用色和配色方式。根據壯族服色用色的特點,將其服飾色彩分成兩個不同的色組,來闡述不同色組及其配合的語義和功能。

(一)驅邪祈佑

壯族服色尚青黑,源於壯族先民圖騰崇拜的驅邪祈佑。壯族自佔有蛇圖騰、鳥圖騰和蛙圖騰崇拜。《說文・蟲部》字條下注:「南蠻,蛇種。」壯族人民自稱蛇的後裔,奉蛇為圖騰,可見其對蛇的敬畏和崇拜。壯族先民尊鳥為祖、為神。文山地區壯族傳說烏鴉是一小姑,崇為小姑女神,其《巫經》之為「烏鴉小姑」,顯示其鳥圖騰崇拜的痕跡。在壯族史引人注目的還是蛙圖騰,廣西東蘭、鳳山壯族至今仍有「蛙婆節」的節日,在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祭蛙儀式。此外,現在石南壯族仍跳銅鼓舞,鼓上雕蛙,亦為蛙圖騰祭儀的遺存。

青蛇、烏鴉、青蛙鈴為青黑色,為壯族圖騰物的色彩。色彩木寓於圖騰實物,人們在使用圖騰物以求圖騰護佑時,同時也就使用了色彩。作為圖騰實物無法分割的無形組合部分的色彩,被賦子圖騰的馭邪祈佑功能,這也是圖騰崇拜觀念擴展、演化的必然選擇。圖騰實物的色彩如同圖騰實物木身擁有神聖功效,壯族先民對此深信不疑。因此,對他們而言,青黑色因其所承載的圖騰觀念,進而具有美的價值。

壯族先民有文身的習俗,這也與圖騰崇拜密切相關。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己載,越人(含壯、傣族先民)「路事寡水事眾」,故以青黛文身避害。高誘注曰:「文身,刻幽其體內,點其中,為蛟龍之狀,蛟龍不傷也。」「文身」是壯族先民身體裝飾的一種方式,在以漁獵為生的原始社會,具有保護人類祖先避免外界物傷害的馭邪功能,同時也是圖騰觀念

的藝術化表現。紋身是壯族先民在被動的生存環境

下,所採取的一種極端行為,以傷害自身身體為代價。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以採集漪獵為生的生產方式,逐漸被建房定居、馴養家禽的農耕文......>>

壯族的服飾是什麼樣子的? 壯族先民的服飾隨著社會的發展處於變化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代,由於經濟的發展而促使服飾增添了時代的色彩,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持色和地方色彩的服飾。
在壯族聚居的農村,婦女的服裝端莊得體,樸素大方。藍黑顏色是共同愛好。喜穿長裙短衣,頭包青色綉花帕,腰系精緻圍腰。上衣分對襟和偏襟兩種,其中又分有領和無領之別。在以藍黑為主的底色上,上衣的襟邊、下擺和袖口等部位喜歡鑲一道寬約一寸的五彩花邊,表現出各自巧奪天工的本領和審美的情趣。裙子喜用黑色,也有穿褲子的,女褲腳邊分別鑲有兩道不同花紋圖案的花帶,其中底邊一道寬5寸.另一道寬3寸,多為菱形連續紋樣。這一身在平穩中透出青春熱力的服裝,顯示出壯家姑娘的純朴美。
壯族婦女有佩金戴銀的習俗。婦女的主要飾品有銀梳、銀簪、耳環、項圈、項鏈、胸排、戒指、銀鐲等。銀鐲式樣豐富,有的打成一指多寬的薄片,上面有藤蔓或花卉作裝飾;有的打成藤條,上有小枝纏繞、新葉扶持;有的是多股藤蔓相纏,其中有的還嵌上綠色小珠。鐲子的式樣繁多,其特點是精緻小巧,其形態和花紋多取自壯鄉的自然景物,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姑娘們的手鐲不僅是裝飾品,而且還是愛情的象徵。在青黑色的鑲邊衣服上,配上各種形態的銀飾,在黑底的襯托下,銀光閃閃,格外明亮。人體的媚態與自然景物的美融為一體,俊秀中透出一種藝術的光澤。類似的裝飾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壯寨還可見,而居住在城鎮周圍或者交通沿線的壯族,無論男女,其服裝式樣完全漢化,且追求的都是現代時裝。

壯族服飾生活習慣 服飾
服飾是人類物質與精神需求的復合表徵,即外表特徵與心理審美的結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是各民族創造智慧的結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風貌。
壯族服飾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指服裝,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褲、裙、帽、圍巾、手套、腰帶、鞋、襪、綁腿等;一是指裝飾(修飾),包括發型、首飾、眼鏡、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兩大部分組合成壯族服飾,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衣是一個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屬於物質的硬體性文化,同時又屬於精神的軟體性文化。它反映了壯族經濟發展水平,形象展現壯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內涵,如民情風俗、哲學思想、審美意念、道德倫理、社交禮儀、宗教信仰等。壯族服飾文化形態,包含經濟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風格特徵。
壯族服飾,與古越人、西甌、駱越人、僚人有關。現在的民族學專家只能從一些文字的史料來回顧壯族先民服飾產生與發展、衍化的歷史。資料表明:桂林甑皮岩發掘的新石器遺物中,有若干件骨錐,專家們推斷:那是嶺南壯族先民用來縫制獸皮或牽引纖維原始蔽體物的工具,說明古壯人早就有遮體的原生態服飾。以後到漢、三國、隋唐、宋、明清至近現代,壯族服飾隨著經濟發展而進化。
據專家的專著論述: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黑地橘紅色回紋錦殘片,說明當時就有了壯錦這種飾物。還有一種「峒布」,是麻織品及蠶絲品,說明遠在漢代,古壯民就種麻養蠶,為服飾提供原材料。三國時代的竹疏布,隋唐時代的蕉葛布、細白麻布、筒中布,均作為當時的貢品。元代始種棉花,織吉貝布。明清時期,壯錦飾品制織達到高峰,五顏六色。從專家專著中的回顧論述,可看出壯族服飾製品,從蕉纖維、麻纖維到棉花纖維的進化過程。服飾印染工藝,壯族藍靛染是有名的,直至當今,一些壯族村寨的婦女,仍以藍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縫制黑色的服裝。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壯人,崇左市龍州縣金龍一帶自稱「布代」的壯人,大新縣板價布儂婦女,她們穿著黑衣服裝在舞台上展示其亮麗,成為展示壯族服飾特點的亮點。布匹染成之後,過牛角膠,折疊打平,閃閃發亮。有的則用米漿來漿過,曬干打平。
壯族1500多萬人口,集居於廣西,分布於雲南文山及廣東連山等地。這么廣大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域服飾各有特點,即不同地域,不同板塊的壯族服飾,構成多元一體的壯族服飾。
壯族學者梁庭望先生在他的專著《壯族文化概論》中,將整個廣大的壯族聚居與分布地區的文化,劃分為九個文化區:紅水河中下游文化區,柳江、龍江文化區,桂西北文化區,桂粵文化區,邕南文化區,邕江、右江文化區,左江文化區,桂邊文化區和文山文化區,來考察、分析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對壯族服飾文化的考察、發掘、收集、研究與展示,同樣可以用地理學觀念來進行。
另一種方法,以江河流域為劃分,來收集、發掘、整理、展示壯族服飾,如紅水河流域,左、右江流域,邕江、鬱江流域等等。水文化與服飾文化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紅水河流域的東蘭、巴馬、鳳山,南丹的蛙婆崇拜風俗文化節,節日展示的服飾亦充滿濃郁的民族特色。
多年的采風觀察發現,壯族服飾目前仍相對保留傳統特色的,如桂西有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縣,壯族服飾特點較濃,以藍、黑兩色為主色。桂西北的巴馬縣壯族婦女服飾,其色彩以藍、白色為主色調,與那坡黑衣壯人服飾形成鮮明對比。那坡黑衣壯男女老少身上,很難找到白色或黃色、藍色。桂西南的龍州、金龍一帶布代男女服飾,以黑色為主色調,婦女穿衣、褲、外套黑色長裙,頭戴黑巾,穿黑布鞋,從頭到腳,均為黑色,加之人的膚色潔白純凈,形成黑白對比,相輔成統一的服飾美學整體。桂西南的大新縣板價村的布儂婦女服飾,亦別具特色:短衣、......>>

少數民族的共有服裝特點是什麼? 1、傣族服飾:傣族是雲南省物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壩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區。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溫熱,山林茂密、物產豐富。傣族服飾也就充分體現了這些地理特點。傣族服飾不僅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傣族服飾中男子的服飾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傣族女子的服飾則絢麗多彩,充分展示了她們的活力與性感。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並喜歡佩帶金、銀飾品,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她們彷彿一隻只美麗的孔雀,優雅嫻靜。
2、布依族服飾:布依族服飾多用青、藍、白幾種顏色。建國前,男子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及長褲。老年人多著長衫。近來男子服飾與漢裝無異。婦女服飾多種多樣,鎮寧、關嶺、普定、六盤水一帶是目前保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飾的地區,婦女著大襟短衣,領口、盤肩、衣袖和衣腳邊沿,皆用織錦和蠟染各色幾何圖案鑲制。下穿百褶長裙,用白底藍色蠟染花布縫成。自製的織錦和蠟染是布依族服飾的主要特點。只有老年人為了莊重,才用赫紅布作裙身,上面再接一段蠟染花布。每位婦女通常有十幾套衣裙,多則幾十套。節日里都習慣於穿6件上衣,9條裙子,系1條青色或藍色綉花腰帶,顯得更加嬌姿艷態。同時非常講究頭飾,婚前頭盤發辮,戴綉花頭巾;婚後須改用竹筍殼作「骨架」的專門飾樣,名曰「更考」,意為成家人。鎮寧、關嶺地區,姑娘喜攏高髻,形如拱橋,發上插著長約尺許的銀簪,配上短衣長裙和綉花布鞋。其他地區則多著短衣長褲,或在衣襟、嘩口少褲腳鑲上蠟染或刺綉花邊。黔西南安龍、興仁一帶婦女喜用白布作頭巾,系各色綉花圍腰,朴實無華,典雅大方。同時還喜戴銀、玉手鐲、發簪和戒指、項圈,樣式別具一格,頗有特色
3、白族服飾:白族女子穿淺色大襟上衣,外罩黑色或紫色絲絨大襟坎肩,下著鑲花邊長褲,系綉花圍腰,腰帶刺綉精美,腳穿翹頭綉鞋。頭上頂一塊花帕,未婚女子梳獨辮子盤於頭頂,壓在花帕上,飾彩色絨球,耳側垂長線穗。已婚婦女將長辮藏在花帕里。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和琺琅飾品。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體現在男子的服飾上,男子的包頭帕、上衣、褲子、綁腿等都喜用白色。其身著立領對襟衣,寬大中式長褲,鹿皮對襟坎肩,綉花肚兜,包頭帕、打綁腿、穿剪口布鞋或草鞋,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綉花荷包,荷包上綉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紋樣,這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白族女子善於綉染,其服飾上多有精美的刺綉、挑花、鑲滾、扎染等手工藝。 白族服飾用色大膽,淺色為主,深色相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協調;挑綉精美,一般都有鑲邊花飾,裝飾繁而不雜。白族服裝越往南顯得越艷麗飾繁,越往北越見素雅飾簡;就山區與壩區比較,山區白族穿著較艷,壩區白族相對較素。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綉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一色,於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

⑵ 中國傳統服飾的歷代演變

1、隋唐時期服裝的轉變時期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經濟的穩定發展,這個時期的服飾變遷為歷史過渡時期。其上承歷史服飾之源頭,下啟後世服飾制度之經道。男子的常服為襆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右衽、窄袖、領袖裾無緣邊。

2、宋代的服裝趨於保守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前唐,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還略有差異。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樣有廣袖大身和窄袖緊身兩種。穿褙子和半臂的習慣極為普遍,但都不能作為禮服穿用。

3、遼金元時期服飾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既有漢人的禮服制度又有本民族特色。遼金男子的服飾多為圓領、袖的缺胯袍,著長統靴或尖頭靴,下穿褲,腰間束帶。元代男子的服飾有漢族的圓領、交領袍,也有本民族的質孫服,其形制與深衣類似,衣袖窄瘦,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間有無數褶襇,形如現今的百褶裙,在腰部還加有橫襕。

4、明清時期服飾變化

明朝的服飾在唐朝服飾的基礎上結合宋元服裝形式中的某些元素,而生成了自己朝代服飾風格。因為明朝的政治思想達到了中國歷代前所未有的保守,明朝服飾風格也變得束縛閉塞。

5、民國時期至近現代

直到鴉片戰爭後,世界強行打開中國大門,清末西洋服裝傳入後,中國人的服飾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末時期在中國境內隨處可見西洋服裝和長袍馬褂並存現象。自辛亥革命後,中山裝和旗袍的出現,是中西結合的最有力的時代產物。

(2)服裝美學什麼叫孔雀革命擴展閱讀:

漢服文化:

傳統服裝漢服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系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

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⑶ 黎族服飾特點

黎族服飾的介紹 黎族服飾,主要是利用海島棉、麻、木棉、樹皮纖維和蠶絲織制縫合而成。遠古的時候,有些地方還利用楮樹或見血封喉樹的樹皮作為服飾材料。這種服飾材料,是從山上砍下樹皮,經過拍打去掉外層皮渣,剩下纖維層,然後用石灰(螺殼燒成的灰)浸泡曬干而成。黎族男子一般穿對襟無領的上衣和長褲,纏頭巾插雉翎。婦女穿黑色圓領貫頭衣,配以諸多飾物,領口用白綠兩色珠串連成三條套邊,袖口和下擺以花紋裝飾,前後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圖案。下穿緊身超短筒裙。有些身著黑、藍色平領上衣,袖口上綉白色花紋,後背有一道橫物氏條花紋,下著色彩艷麗的花筒裙,裙子的合口褶設在前面,盛裝時頭插銀釵,頸戴銀鏈、銀項圈,胸掛珠鈴,手戴銀圈。頭系黑布頭巾。12008年6月14日海南省錦綉織貝有限公司申報的黎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111)

民族特點的服裝特點 人類「衣食住行」的四大要素中,「衣」放在首位,可其重要性。衣服又稱「服飾」,因為人們穿衣,不僅是為了遮體的保暖,而且還有很重要的美化作用。 *** 爾族的服飾當然也不例外。 *** 爾族 *** 爾族的服飾不僅花樣較多,而且非常優美,富有特色。 *** 爾族婦女喜用對比色彩,使紅的更亮,綠的更翠。 *** 爾族男性講究黑白效果,這樣粗獷奔放。 *** 爾族是個愛花的民族,人們戴的是綉花帽,著的是綉花衣,穿的是綉花鞋,扎的是綉花巾,背的是綉花袋,衣著服飾無不與鮮花息息相關。 *** 爾服飾形式清晰,紋飾多樣,色彩鮮明,圖案古樸,工藝精堪,其發展演歷並變規律清楚,有些服飾款式與新疆出土衣物頗為相似,體現了一個地區、一個文化的歷史沉澱。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審美接受範式,從中窺見民族服飾的傳承性與地域性的習俗。解放後,特別是近一、二十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爾族的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西服和新潮服裝已越來越受到 *** 爾族群眾,特別是青年男女的喜愛。 *** 爾族帽類及頭飾種類很多,在 *** 爾族服飾中最有特色 *** 爾族男女都喜歡戴帽子,因為戴帽不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為生活禮儀中的需要,社交、探親、訪友以及節日聚會等場合均需佩帶。 *** 爾族的傳統帽子主要有皮帽和花帽兩大類。皮帽主要用於禦寒,大多用羊皮製作,也有狐皮、狸皮、兔皮、旱獺皮、海獺皮、貂皮等。主要有以下幾種:1、白吐馬克(喀什白皮帽)主要由青年男子戴,形似深缽,羊皮製,絨毛在內,皮板在外,頂部有四個厚大的菱角,在下沿,有一圈白色或黑色毛邊。2、阿圖什吐馬克帽面由黑色平絨或絲絨製成,形似缽形,較喀什吐馬克淺,下沿的一圈毛邊為旱獺或貂皮製成。3、賽爾皮切吐瑪克形狀同白皮帽,但布料用平絨或絲絨製成,沿邊較細,而用貂皮或其它獸皮作成,此帽一般由中老年男性和宗教人士戴。4、歐熱吐瑪克該帽約高30公分,形狀類梯形、柱形,分里外兩層,以一般羊毛皮為里子,黑色羔皮作面,男女農民均戴,女帽主要由老年婦女戴。5、開木切特吐瑪克沿邊較寬,用海獺皮縫制,帽圈帽頂用黑色或咖啡色平絨、絲絨作面子,此帽子過去多為貴婦佩戴,隨著時間推移多為老年人佩戴。6、庫拉克恰是 *** 爾族群眾冬季常戴的皮帽,基本形狀是圓形,兩側帽瓣較長,可以上下活動。庫拉克恰的主要種類之一的羔皮庫拉克恰,是較有特色的一種,用羔皮作成,色彩部分為黑色或灰色,它的兩側瓣不能翻下,只是一種裝飾;喀力帕克(氈帽),內氈外布,等等。皮帽本來是冬天戴的,具有保暖和禦寒作用。但是 *** 爾族群眾中有夏天戴皮帽的習俗,是因為它還具有保持頭部皮膚濕潤和防暑的作用。 *** 爾花帽不僅選料精良,且工藝精堪,製作小花帽的 *** 爾工匠,都有一套「絕活」。花帽的圖案與紋樣千變萬化,各不相同花帽的樣式、花紋與圖案也與各地域環境的有關,各地的花帽,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喀什地區花帽樣式繁多,尤以男花帽顯著,那種以黑底白花紋為主,色彩對比強烈、格調典雅的「巴旦木」圖案,按肢螞跡紋飾的線構成的,凌角突起而顯出立體感,卻把黑白色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和田、庫車地區的花帽則以優質的絲絨面料,又配色彩各異的絲絨編織紋樣,疏密有致的穿插,致使紋樣透溢出獨特韻味。有的花帽鑲飾串珠、金銀飾片,珠飾圓潤光澤,巧妙地運用圖案本身結構的因素,使花帽繁花似錦。還有的花帽頂部紋飾凸起,綵線編織細膩,綵球串綴閃亮奪目,是新娘的喜愛之物。吐魯番地區的花帽則以色彩艷麗著稱,那大紅的花紋配上翠綠的花紋,宛如朵朵絢麗的奇葩。伊犁地區的花帽,不僅突出線紋的流動感,它的特色具有素雅、大方的優點,花帽造型扁淺圓巧,紋樣簡煉概括。1、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姆杏核......>>

我們要做黎族服飾, 給起個好聽的名稱 100分 華派 中國派

名族特色服裝有哪些 1、傣族服飾:傣族是雲南省物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壩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區。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那裡氣候溫熱,山林茂密、物產豐富。傣族服飾也就充分體現了這些地理特點。傣族服飾不僅給人一種強烈的美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傣族服飾中男子的服飾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傣族女子的服飾則絢麗多彩,充分展示了她們的活力與性感。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並喜歡佩帶金、銀飾品,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她們彷彿一隻只美麗的孔雀,優雅嫻靜。
2、布依族服飾:布依族服飾多用青、藍、白幾種顏色。建國前,男子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及長褲。老年人多著長衫。近來男子服飾與漢裝無異。婦女服飾多種多樣,鎮寧、關嶺、普定、六盤水一帶是目前保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飾的地區,婦女著大襟短衣,領口、盤肩、衣袖和衣腳邊沿,皆用織錦和蠟染各色幾何圖案鑲制。下穿百褶長裙,用白底藍色蠟染花布縫成。自製的織錦和蠟染是布依族服飾的主要特點。只有老年人為了莊重,才用赫紅布作裙身,上面再接一段蠟染花布。每位婦女通常有十幾套衣裙,多則幾十套。節日里都習慣於穿6件上衣,9條裙子,系1條青色或藍色綉花腰帶,顯得更加嬌姿艷態。同時非常講究頭飾,婚前頭盤發辮,戴綉花頭巾;婚後須改用竹筍殼作「骨架」的專門飾樣,名曰「更考」,意為成家人。鎮寧、關嶺地區,姑娘喜攏高髻,形如拱橋,發上插著長約尺許的銀簪,配上短衣長裙和綉花布鞋。其他地區則多著短衣長褲,或在衣襟、領口少褲腳鑲上蠟染或刺綉花邊。黔西南安龍、興仁一帶婦女喜用白布作頭巾,系各色綉花圍腰,朴實無華,典雅大方。同時還喜戴銀、玉手鐲、發簪和戒指、項圈,樣式別具一格,頗有特色
3、白族服飾:白族女子穿淺色大襟上衣,外罩黑色或紫色絲絨大襟坎肩,下著鑲花邊長褲,系綉花圍腰,腰帶刺綉精美,腳穿翹頭綉鞋。頭上頂一塊花帕,未婚女子梳獨辮子盤於頭頂,壓在花帕上,飾彩色絨球,耳側垂長線穗。已婚婦女將長辮藏在花帕里。喜歡佩戴各種銀飾和琺琅飾品。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體現在男子的服飾上,男子的包頭帕、上衣、褲子、綁腿等都喜用白色。其身著立領對襟衣,寬大中式長褲,鹿皮對襟坎肩,綉花肚兜,包頭帕、打綁腿、穿剪口布鞋或草鞋,在雲南洱源縣西山區,每個成年後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個小巧玲瓏的綉花荷包,荷包上綉著「雙雀登枝」、「鴛鴦戲水」等紋樣,這是愛情的象徵,它是白族姑娘聰明智慧的結晶。白族女子善於綉染,其服飾上多有精美的刺綉、挑花、鑲滾、扎染等手工藝。 白族服飾用色大膽,淺色為主,深色相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協調;挑綉精美,一般都有鑲邊花飾,裝飾繁而不雜。白族服裝越往南顯得越艷麗飾繁,越往北越見素雅飾簡;就山區與壩區比較,山區白族穿著較艷,壩區白族相對較素。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綉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一色,於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絨領褂,再以鑲深色邊......>>

各個民族的服裝的由來(傳說、特點)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一般特點
中華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個組成部分,除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都是少數民族。我們的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巡禮,主要是對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巡禮,所以,有必要先對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一般特點進行一些研究。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早在半個世紀以前, *** 同志在《中國革命和中國 *** 》一文中就指出:「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有縱橫全國的大小山脈,給我們生長了廣大的森林,貯藏了豐富的礦產;有很憨的江河湖畔,給我們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長的海岸線,給我們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殖在這塊廣大的土地之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
阿昌族
過認真的科學識別,我國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它們是:漢、蒙古、回、藏、 *** 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東鄉、納西、景頗、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錫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爾、獨龍、鄂倫春、赫哲、門巴、珞巴和基諾。此外,還有一些尚待進行民族識別的人們共同體。據1982年人口普查統計數,在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約1338萬人,此外有回、 *** 爾、彝、苗、滿、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鮮、侗、瑤、白、哈尼等十四個民族人口在百萬以上;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僅1476人。不到總人口7%的少數民族分布在占我國總面積約50――60%的廣大地區,尤其是遼闊的西南、西北、東北邊疆地區。他們為祖國的獨立、富強作出了項獻,同時也創造了自己的文化。
中華各民族的形成,經歷了至少兩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過程。從我國古代典籍中早已出現的「夏」、「戌」、「狄」、「荊蠻」、「夷」、「諸濮」、「百越」等族別名稱來看,我國早在秦代以前就已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秦王朝封建專制制度的建立,使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高度統一在中央政權之下。正因此,我國各民族的文化都有長期發展的歷史傳統,包括服飾文化在內。從現實的情況來考察,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具有下列五個方面的一般性特點:
第一,我國少數民族種類繁多,分布廣闊,且廣大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難,因而民族服飾多姿多彩,服飾文化內容豐富,有取之不盡的服飾資源。
我國55種少數民族,居住在全國兩千多個縣中百分之七十的縣,分布廣闊。在這些少數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眾多的支系,如苗族分為紅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類,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頭苗、獨角苗、蒙紗苗、花腳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飾劃分。這樣一來,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飾,就是同一民族內也因支系的不而具有不同的服飾,使得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顯得格外豐富。
過去,由於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漢族城鄉居民的服飾多局限於黑藍色,一部分少數民族也崇尚黑藍色,因此有人戲稱我們為「藍蟻之國」。其實,如果從相當一部人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飾情況看,「藍蟻之國」的稱呼是不符合實際的。我國少數民族服飾無論從質、色彩來看,也無論從式樣、搭配來看,都是十分豐富的。有著24個少數民族的雲南省於1988年9月舉行首屆民族藝術節,數千人的少數民族文藝隊伍也就是數千人的少數民族服飾表演隊,讓中外來賓贊嘆不已。昆明民族歌舞團以「日月風火」為題,推出了一台民族服飾抒懷晚......>>

這是哪個民族的服飾,這個服飾有哪些特點呢? 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明史的、統一的、疆域廣闊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至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發生改變,這從人類服飾觀念的變化上典型的表現出來,由最初的遮羞避體,到禦寒保暖,進而又以追求時尚美觀為主。可以說,服飾是人類五千年文明發展的產物和文化的結晶,是一段時期文明發展的良好的表現形式。 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具有下列五個方面的一般性特點: 第一,我國少數民族種類繁多,分布廣闊,且廣大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難,因而民族服飾多姿多彩,服飾文化內容豐富,有取之不盡的服飾資源。 第二、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和民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的不同,中國少數民族服飾顯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區和草原的巨大差別,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第三,由於各種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原因,中國少數民族直到本世紀中期仍處於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相應的生產力水平上,由此而帶來的差異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數民族服飾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內容具有明顯的層次性。 第四,中國少數民族服飾面臨著社會全面現代化進程的沖擊和改革的要求,一些傳統服飾已經發生變化,因此,一方面要搶救服飾資源,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服飾改革,努力做到既保持服飾的民族傳統和文化特色,又能適應現代化的生產和生活需要。 第五,中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長期以來缺乏科學而系統的研究,企盼著理論總結、理論概括、理論積累和理論突破。 我國各民族服飾豐富多彩,民族性、多樣性、實用性、區域性是我國民族服飾的典型特點。 一、民族性 民族服裝服飾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形象展示,展示了民族的鮮活個性,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在文化上和服飾上都飽含了無窮的魅力。各民族服飾以其豐富的色彩、精巧的技藝、獨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 1、體現本民族的精神風貌。。 2、暗示著本民族發展的歷史軌跡。 3、往往與該民族的信仰、崇拜有密切的聯系。 二、實用性 民族服裝有其實用性特點,方便著裝,便於勞作。就像南美洲熱帶雨林地區,人們流行穿形如喇叭的拖地長褲,是為了抵禦潮濕雨林地區蚊蟲的叮咬;現在盛行的西部牛仔服裝最初是拓荒者為適應野外流浪生活惡劣的環境而創制的、簡約厚重防曬耐磨的裝束一樣,我國的民族服裝也緣於生產生活,為生產生活服務。鄂倫春民族用狍皮製作的毛皮服裝既能禦寒又能防雨,而且耐磨,非常適合狩獵時穿用。而十分有特色的狍頭帽是用一個完整的狍子頭皮縫制的,在帽子的頂部不僅有挺立的雙角和雙耳,在狍子的眼眶處還嵌有用黑色皮革綉制的眼睛,形態非常逼真,在狩獵時可以達到迷惑獵物的目的。藏族服飾的基本結構為肥腰、長袖、大襟長袍。穿用這種結構肥大的服裝夜間和衣而眠可以當被。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於起居、旅行,白天氣溫上升更可脫出一個臂膀,方便散熱,調節體溫。久而久之,脫一袖的裝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裝特有的風格。橫斷山區京族居民的傳統服飾以衣褲型短裝為主,既簡潔、美觀,又適宜涉水、乘船的水上生活。 三、區域性 中國民族服裝有極強的區域性特點,56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呈現「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由於幅員遼闊,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差異性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分居各地的不同民族為適應所處自然環境,謀求自身發展,創造了不同民族、不同區域的民族服飾。例如,藏族服飾特點是長長的袖子和拖地的裙子,這主要是因為,藏族居住的地區較為寒冷,所以習慣較......>>

海口在哪有賣黎族服裝 樓主想要買的是黎錦嗎?
在海南省圖書館(國興大道)有一家黎錦坊,是專門的黎錦的展示、銷售。

*** 爾族、蒙古族、藏族、朝鮮族、壯族、傣族、苗族的服飾特點,最好有典型圖片。 5分 ,

黎族風情的作文路子 (一) 傳統建築藝術
黎族民居既有統一整體性的基本形制,又不拘一格靈活多樣,它們都實實在在地為現實生活而存在,沒有任何多餘的設置或矯揉造作之處,其功能的適用性,結構的合理性,材料的經濟性和對環境的諧調性,聚合成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真正表達。它們的建築充滿活力孕育情感。建築品格正是真誠、熱情、善良、質朴的黎族人民現實主義人生態度和價值觀的真實表露。黎族民居作為真實的建築,集中體現在功能性、有機性、情感性上,極富個性特質。
黎族民居從設計原則上看,是基於從本民族自身的思維特點出發,根據高山地區特定自然環境,針對民族的生活生產方式和民族心理風俗習慣,把繁雜的居住功能進行高度概括和提煉,突出主要予盾加以解決,整個建築形制簡潔明確,合理自然。這是黎族人民在嚴峻自然條件下的最佳方案選擇,也是他們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社會歷史條件下真實的必然產物。建築的有機性是建築活力的生動表現。如「船形屋」這正是基於其建築有機性對「活的建築」這一設計理念的追求的如實反映。
(二)傳統圖騰文化
黎族是個歷史獨特,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它和許許多多的兄弟民族一樣,都經歷過一個原始社會發展的階段。它同樣有著信仰體系,即對圖騰的崇拜與對美的追求。這種圖騰崇拜的遺跡,至今仍然表現在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它頑強地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性格和審美心理。從黎族圖騰崇拜的遺跡來看,黎族圖騰崇拜與圖騰在黎族生活、生產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開的。為了表現一個民族特有的風貌,表現民族本身的自信和自強,黎族對圖騰的崇拜的遺跡更多地表現在民族風情和對美的追求之中。
黎族的民俗風情是豐富多彩的。黎族的「三月三」節,十月的祭牛節,其場面氣氛不亞於雲南傣族的潑水節。黎族的服飾,各個支系均有自己的特點,服飾上的圖案新穎,色彩鮮艷,格律考究,風格別致,不論是戀愛婚姻、紋身綉臉,還是其它的生活禮節,都頑強地表現出他們對圖騰的崇拜之情。黎族對圖騰的崇拜雖然是一種歷史的遣痕,但是這種崇拜仍然是現實世間的生活意緒的流露,而不是超越現實的宗教神秘。
(三)文身的審美特性
在黎族社會里,人們普遍認為,婦女紋身是女的美容和氏族的美德。所以,婦女們的紋身不僅表示她們對祖先的忠誠,與圖騰「同體化」,而且寄託著氏族圖騰的一種神聖含義,象徵著他們的女性的美容。因此,黎族婦女總是把圖騰的美當作他們的裝飾美。在紋身綉臉的臉圖案中,既有動物圖案,也有植物圖案,其幾何線條,不論是直線,雙直線,曲線,圓線,或三角形,都是非常對稱,協調,大方和美觀的。黎族婦女的這種追求,不僅表現在紋身綉臉上,而且表現在她們的紡織印染工藝和整個民族的雕刻藝術上。
原始社會的文身人類賦予了其一定的功能,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文身的功能也發生了多種歧義。如越人斷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但當捕撈的工具變得先進起來,水下的危害大為減少之後,圖案的圖騰意味就逐漸被淡化。原始社會黎民的文身是怕死後得不到祖先的相認而變成孤魂野鬼,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及與漢民族的逐漸同化之後,思想意識得到改變,其求吉辟邪的功能也就被減淡。與此相反,文身所具有的裝飾性和藝術美化的美學意義就被強化起來並不斷增加,使其具備了很高的審美價值。文身的紋式是分析一切審美價值的依據,無論其源於什麼目的,紋式的美感作用都是無法否認的。黎族文身的紋式,從設計構思和其形式美的規律來看,那些具有象徵性的,由點和線構成的或簡潔或繁縟的抽象紋式,並不是隨隨便便文刺在身上的,而是有著一定的搭配方法和原則,是按一定的美的規律來進行的,也就是形式美的法則,形式......>>

⑷ 清朝後宮什麼規矩

一、後妃禮儀

1、自妃位以上可為一宮主位,居於東西十二宮正殿中,管束一宮嬪妃,有升降宮內嬪妃的權利

2、若一宮尚無主位時,便由宮中位分最高者暫管宮內事務

3、後宮嬪妃每日上線需至太後、太妃、皇帝、皇後與所居宮中主位娘娘處請安,其他高位處可視情況而定。

4、嬪妃若是犯了小錯,可在自己宮中禁足,不得侍寢,禁足天數由主位妃嬪決定,但不可因一己之私而將人禁足,不管是陷害還是確實犯錯,要有確實的證據。

二、後妃自稱與她稱

1、嬪以上可稱娘娘,或主子,對上自稱臣妾,對下自稱我、妃位以上居主位者可自稱本宮。

2、貴人以下稱呼職位即可,如X貴人,或X常在等,對上自稱奴婢、XX氏,對下自稱我。

(4)服裝美學什麼叫孔雀革命擴展閱讀:

清朝康熙以後,後宮典制大備。規定皇後一人,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貴人、常在、答應、學生無定數,分居東西六宮。

當時叫做名分,其實嬪以下的等級名分,並不嚴格,也有變化。清朝後妃最多的是康熙帝和乾隆帝。康熙帝有記載的41人,乾隆帝有記載的29人。

最少的是光緒帝,只有一後(葉赫那拉氏)、二妃(瑾妃和珍妃)。東西六宮中每一座宮院,有一個正位,或皇後,或皇貴妃,或貴妃等。其他妃、嬪、貴人、常在等按照等級,分住東西配殿等房間。

皇帝一般是不到六宮就寢的。被侍寢的妃嬪,要到皇帝的寢宮,如乾清宮東暖閣、養心殿後寢殿等,侍寢後回到自己原住的宮院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最全清朝後宮等級制度 宮女滿25歲可出宮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揭秘:古代皇帝如何管理後宮?

⑸ 服飾體現的社會觀念

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關系是近年來思想史、文化史和社會史研究中的新課題,認識這一問題不僅要在理論上進行新的探索,更要從實證研究上開拓新的領域,把非觀念性(即文本性)的資料,引入思想史的范疇,或從思想史的角度解釋生活方式的變遷。本文以服裝為例提出這一問題,是基於這樣的認識: 中國傳統文化模式是禮俗文化,這是以禮為中心的一系列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它以血緣為紐帶,以等級分配為核心,以倫理道德為本位,滲透中國人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權力財產的分配到日用器物的消費,幾乎無所不在,就其內容來說具有等級序列、倫理道德和生活方式三位一體的結構。精英文化的倫理價值觀以無可匹敵的強勁的勢態滲進衣食住行,肇成生活方式的意識形態化,從而使世俗生活理性化,這就是世俗理性。對此說得最坦率的是明清理學家們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命題,它要求人們以倫理之道觀照日常生活;又從日常生活體體會人倫事理,這是中華文明區別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色。中國傳統文化的近代化離不開這三位一體文化結構的解體,也離不開從生活方式上觀照,服裝是突出的一例
一、衣冠之治在清代的強化與民族意識危機
在物質生活中,衣冠服飾是衣食住行之首,它最顯著、最充分地表現人們的身份地位,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衣冠服飾上有極其強烈的反映,這在中外概不例外,在中國又與禮制相結合,並成為禮制的重要內容。歷代王朝都以「會典」、「律例」、「典章」或「車服制」、「輿服制」、「喪服制」等各種條文頒布律令,規范和管理各階層的穿衣戴帽,從服裝的質料、色彩、花紋和款式都有詳盡的規定,不遺瑣細地區分君臣士庶服裝的差別,違者要以僭禮逾制處以重罰,這是華夏族的傳統。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1) 這說明我們的祖先自古以來就以衣冠禮儀的美譽「華夏」作為族稱,這既有重視儀容的方面,也包括用服裝區分尊卑貴賤這一套規章制度,使森嚴的等級管制深入到穿衣戴帽,在華夏文明中形成衣冠之治的傳統,這是中國服飾制度的特色。
清朝是以異族入主中原,滿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與漢人的服裝大異其趣。清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意識,強制推行滿人的服飾,禁止漢人穿漢裝的法令非常嚴厲,堅持佩戴前朝方巾的儒生,往往遭到殺戮,這在各地引起軒然大波。最令漢人反感的是按滿族的習俗在前額剃發,後腦留發梳條大辮子。有的士大夫為了保持漢民族的氣節,寧可剃了光頭當和尚;有的在頭部畫上明朝的方巾,以示不忘故國衣冠;有的取名守發、首發,用隱諱的文字表達內心的憤慨。漢人的強烈抵制,迫使清王朝採取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所謂「十不從」的對策,這才使剃發易服的民怨得到緩和,清代服飾也得以充分吸收漢族服飾的成就。
以官服為例,馬蹄袖、馬褂是清代官員服制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補子」直接取之明代,文官綉禽類,武官綉獸類。分別按品級的高低,綉以各類飛禽走獸,以這標幟突出官員在職能和氣質上的要求。與明代不同的是,這補子是綉在袍衫外面的大褂子上,稱為「補褂」或「補服」,大褂的前胸是對襟的,補子也分為兩塊,禽獸的花樣與明代也略有差異,由於補子是在成衣後縫上的,對於邊角的加工更為精細,常常配以精緻的花邊,突出了裝飾效果。明代的烏紗帽到清代換成花翎,用孔雀毛上的「眼」即「目暈」花樣的多少,分出單眼、雙眼和三眼的級別。官員的朝服和常服,里三層外三層,行袍、行裳、馬褂、坎肩、補服,重重疊疊,還要佩戴各種朝珠、朝帶、玉佩、彩絛、花金圓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瑪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級限定,連絲絛都有明黃、寶藍、石青之分,用什麼款式、質料和顏色都要受到禮制的規范,違反規定的以犯罪論處,雍正皇帝賜死年羹堯,就有擅用鵝黃小刀荷包,穿四衩衣服,縱容家人穿補服的罪狀。將服飾的等級之別,縷分細析到極至。女裝雖然相對寬松,但精雕細刻無微不至,鑲邊有所謂「三鑲三滾」、「五鑲五滾」、「七鑲七滾」,多至「十八鑲」,在鑲滾之外還在下擺、大襟、裙邊和袖口上綴滿各色珠翠和綉花,折襇之間再用絲線交叉串聯,連看不到的襪底、鞋底也綉上密密的花紋。這樣重重疊疊,無所不在的裝飾效果,雖然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但如此繁瑣細密的包裝,是衣冠之治高度細密化的產物,這也使清代的服飾到了難以再發展的地步。
所以清王朝對明朝服制的變更,對華夏族的衣冠形成沖擊,卻從未動搖華夏族的衣冠之治,因為在華夏族的衣冠之治中,衣冠服飾不僅僅是生活的消費品,也是尊卑貴賤等級序列的標志,這是物質的也是身份、地位的社會待遇,所以衣冠之治實際上是衣冠之別,有關種種穿靴、戴帽、著裝、佩飾的煩瑣規定,莫不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細部,維持森嚴的階級統治。所以清王朝服飾變更的是形制,而不是它的實質性內容,而形制也是為了壓抑和淡化漢人的民族意識,加強清人的統治。正是因為如此,清王朝繼承、強化了華夏衣冠之治的傳統,並摻進民族壓迫意識,形成清代的服飾制度。這也意味著當清王朝統治走向衰微,民族矛盾上升到一定地步,必然要在服飾方面再起風波。
到清末,王朝統治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滿漢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融匯,習俗相沿,代代相承,清人的服飾已經為漢人所認同,並形成新的服飾傳統,但是潛藏在清初服飾變更中的民族意識並末消亡。當社會矛盾尖銳,階級沖突激化時期,當初強制漢人剃發易服留下的民族創傷又重新復萌,成為漢人聯合反對清王朝的契機。太平軍揭竿而起,就以「蓄發易服」號召漢人反清,這對清代的衣冠之治是一重創。
二、太平軍「蓄發易服」的旋風與不變的衣冠之治
太平軍起自貧苦農民,起義之初不論是頭領還是普通一兵,在衣襟上概用黃布條為記,穿著簡陋,自無服制之別。佔領武昌後,勢力日益壯大,輿馬服飾即有分別,進入南京,洪秀全坐上天國的統治寶座後,立即仿效帝王之制,專設「典衣衙」,從袍服、靴帽的質料、顏色、長短,一律按官職的級別定出標准,以顯示等級的差異。各級將領都穿紅袍馬褂,包頭布的色彩和用料有嚴格的等級區分,官高一級,拖長一寸。1861年頒布《欽定士階條例》限定:「民間居常所戴之帽,皆用烏布纂帽。其富厚殷實之人,則緞縐紗,任由自便,但不得用別樣顏色,致與有官爵者相混。」(2) 同時對秀士、俊士、傑士、達士、國士、武士、榜眼、探花、狀元的衣帽袍靴式樣也作了與其身份相應的規定。對士兵的服飾並無定製,一般的是裹頭、扎巾、短衣、花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蓄發系長穗,飄飄下垂。
剃頭蓄發和翎頂冠戴是滿清統治者法定的官服,太平軍首先從這里開刀,嚴厲禁穿清朝官服,要求男子蓄發留須、婦女放足。在《奉天討胡檄》的文告中宣稱: 「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令滿洲悉令削發,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人變為禽獸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令滿洲另置頂戴,胡衣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國人忘其根本也。」(3) 認為清朝官員的衣冠是「妖服」,在所到之處一概加以撕毀。每佔領一地,第一道公告往往是命令蓄發,宣布「有再剃者,殺無赦。」(4) 為了不讓帽子遮蓋已經剃了發的,裹上太平軍的紅頭巾,還下令不準戴氈帽。
清朝服飾在中國已流行二百多年,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已成為漢族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改變已經習慣的東西,尤其是不準戴氈帽,激起人們的反感,有的因為不願去掉帽子被笞打、示眾,甚至被殺。盡管蓄發易服,有種種過激的舉動,也遭遇一些人的抵制,但自願蓄發者也不在少數,據同情太平軍的呤利對蘇州地區的觀察說: 「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都樂於留發,這是太平軍和自由的標記。」這點在曾國藩的奏摺中也有反映,由此可見太平軍的服飾在南方也曾風行一時,由於這是與太平軍政權相聯系的服飾樣式,隨著太平天國的滅亡,這一服飾也隨之消亡,以長發為特徵的太平軍卻成為因此得了「長毛」的稱號。
太平軍掀起的一股「蓄發易服」的風潮,是歷代農民起義從未有的舉動,無論是漢代的黃巾起義,唐代的黃巢,明代的李自成,在起義中服飾上也有所標記,但從沒有在社會上推行服飾變革,所以這是太平軍的創舉,但它變更的僅僅是款式形制,並非是衣冠的等級之別,洪秀全登基後立即仿效封建王朝的禮制,用衣冠區分君民士庶,維護層層隸屬的統治,在實質上依然是傳統的衣冠之治,所以太平軍的服飾變革有種族色彩並無風俗改良的意義,與近代化無緣。
三、服飾近代化與衣冠之治的解體
服飾近代化的啟動,始於以服飾變革作為風俗改良的活動,並以衣冠之治的解體作為重要的標志,這在維新運動中有突出的表現。
鴉片戰爭以後西學東漸和早期資本主義的發生,推動了社會觀念的變化,人們痛感到民智不開是中國積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欲伸民權,必廣民智,欲啟民智,必先革除惡風陋習對人民的禁錮,其中尤以吸鴉片和裹足所為摧殘民體,有辱國格的兩大公害,先進的知識分子莫不對此口誅筆伐。如果說禁煙尚是對少數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對裹足卻要變更上千年的陳規陋習,波及千家萬戶,比前者對社會的震撼面更為寬泛,其意義也更為深切。
廢除摧殘婦女的纏足鞋、弓鞋,是對女性的解放,也是鞋履的改制用強體、實用的觀念看待人們的衣冠鞋履,勢必要推動服飾的變革早在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上書《請禁婦女裹足折》和《請斷發易服改元折》,認為女子裹足,不能勞動;辮發長垂,不利於機器生產;寬衣博帶,長裙雅步,不便於萬國競爭的時代,請求放足、斷發、易服以便「與歐美同俗」,又說:「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風俗,新政亦不能行。」這就把變衣冠作為學習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啟發民智的意義。
變衣冠中以放足啟動最早,裹足本不是清人的祖制,順治二年和康熙三年兩度禁止裹足,但終敵不過傳統習慣,旋禁旋弛,連清人婦女也被漢化,穿上瘦金蓮方。這種情況說明,改良習俗如果沒有新觀念的支持,最終免不了要被舊習慣勢力所吞沒。到清末維新變革成為社會思潮,反對裹足又得以避開滿漢的民族矛盾,容易受
到統治者的支持,有的官員還帶頭發獎章以表彰放足的女子,所以與剪辮子相比,
但是斷發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諱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強制漢人剃發留辮,又豈能在清廷的子孫中斷送這一祖制,然而正是斷發易服又成為點燃人民大眾反清斗爭的火種。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醞釀是以反滿的民族革命為召喚的,明亡以後剃發留辮這一辱沒漢人的亡國之痛,重又在清末民族矛盾中升級。「毀我衣冠真正恨,掃除巢穴待明朝。」(5)「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 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6) 被視為大清國民標志的發辮,更成為詛咒的對象,「欲除滿清之藩籬,必去滿州之形狀。」(7)一時「豬奴」、「半邊和尚」、「辮發左衽之丑類」幾乎成為排滿、仇滿的口頭禪。當革命的矛頭指向滿清統治的時候,斷發易服成為動員民眾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喚。直到辛亥革命後,1912年3 月5 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通令全國剪辮還強調:「滿虜竊國,易於冠裳,強行編發之制,悉以腥之俗。當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執,從容就義;或遁入流,以終余年。....今者滿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滌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以除虜俗,而壯觀瞻。」
這種種斷發易服的言論,雖然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情緒,但不是反清復明的簡單回歸。有識之士超越種族成見,從變易國民心理的角度,宣傳剪辮的利害說: 「夫辮發為物,即不必計其本非漢族制度,及被外人所誚辱,即以利用問題論,試執十人而質之曰,吾人具此辮發,於起居動作便乎? 吾可決其以當為不便者十而八九也。」(9) 雖然更改這沿襲三百年的習俗,會遇到舊習慣勢力的種種阻撓,但是這便民實用的價值,最終又導使滿漢居民不分族別地拋棄舊習,選擇了剪辮易服的行為。
以剪辮易服為契機,批判封建主義的檄文,嘻笑怒罵,令人叫絕。衣冠之治集中體現在官服上,這在清代又稱補服,即在褂子的前胸後背各綴一塊補子,綉上飛禽走獸,以示官職的差別和道德命義,有的文章反其義而用之,說清國所以不振,是由於文官不事事,武官不能御外外侮,但能殺同類,遂致國事愈壞,民心漸離。這正是官方制度所為。謂予不信,可觀各人的服飾: 文官的補服,是仙鶴、錦雞、孔雀、雲雁等等,此等鳥者,或示幽逸,或作聲而唳,或容止閑暇,或供市兒之玩弄,這明明是縱容偷閑溺職,愚弄人民;武官的補服都是獅子、豹、虎、熊、彪之類,面目猙惡,設這些官治民,實以禽獸對人民也。(10) 有的對朝服從頭到腳逐一嘲弄說,紅頂,此物人血做成,其中含有無限冤魂,若將此物置於頭上,勝於虎狼十倍;朝珠,又名奴隸圈,懸於項間,其人即永有奴隸性;馬蹄袖,表示效犬馬之勞,以向主人乞憐;馬靴專為護足之用,套之足上,可以終日跪拜奔走。(11) 這種亦庄亦諧而又富有戰斗性的檄文,在辛亥革命前夕不斷見諸報端,由於它以老百姓習見常聞的官員服裝做靶子,傳播革命思想,更易為大眾接受,使人們在斷發易服的行動中,受到一次反封建的教育。
斷發易服到20世紀初隨著清王朝的倒台,形成自發的群眾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武昌起義前一些愛國的青年就自發地割掉辮子,脫下清裝,「革命,革命,剪掉辮子反朝廷(12) 成為流行歌謠。廣東省宣布獨立之時,老老少少爭先恐後地剪辮子,一日有20餘萬人,中山縣紛紛成立剪辮會,一直深入到農村小城鎮,剪辮子成為中國人的盛大節日,許金城在《民國野史》中記述說: 「無數的漢人都興高采烈地剪去這條奴隸標志的辮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選擇吉日,拜祭祖先,然後莊重地剪除,把辮子燒了。更有聯合多人同日剪辮,並燃放爆竹,舉行公宴慶祝的。」有的報紙指出,民國建立後政體、國體、官制、禮儀、歷法、刑名、娛樂、住所的諸多變化,以服裝的變化最迅速、最廣泛。一時間「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盤雲髻興,墮馬髻滅,愛國帽興,瓜子帽滅,愛華兕興,女兕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13) 穿著打扮煥然一新。
剪辮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導下的風俗改良,不同於歷代改元易服之舉。歷史上的變衣冠所變的是形制,不變的是倫理性和等級性,即使起自下層的農民起義也不例外,太平天國的「蓄發易服」,從衣冠上維護尊卑貴賤的等級之別,與清政府並無二致。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作為封建主義規章的禮制也隨之瓦解。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確規定:「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用以維系封建等級制度的衣冠之治,由於它不平等性也遭到取締。民國初年頒布的《服制》規定官員不分級別,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為大禮服,褲為西式長褲。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喪禮在臂上圍黑紗。女子禮服,上裝是對襟衫,下穿裙子。此種服制打破等級界限,不分尊卑貴賤,所以雖是官員的制服,但對生活權利的平等卻起了表率的作用。即使宮廷的遺老遺少無一例外都要遵守服制平等的原則,有記載說: 「宮廷內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翎頂朝珠,一概束之高閣。」(14) 真正結束衣冠倫理政治化觀念的,是孫中山提出的服裝製作的四條原則,他在復中華國貨維持會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裝的圖式,指出:「此等衣式,其要點在適於衛生,便於動作? �擻誥�茫�秤詮壅啊!?15)這就使得人人須叟不可離身的服裝,擺脫等級制度和政治倫理的干預,促使在中國延續數千年的衣冠之治徹底解體,用衛生、實用、經濟、美觀的思想來製作和選擇服裝,使著裝與現代文明接軌,這是中國服裝史的重大變革。
四、展現個性自由的窗口
辛亥革命的成功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以民權、平等為核心的民主主義思想取代封建思想體系,在我國社會生活中佔有了主導的地位。這一指導思想的確立,宣告了封建文化模式的終結,等級序列、倫理道德、生活方式一體化的結構解體,服飾消費不再具有身份倫理的限制,還歸人民生活選擇的自由。雖然民眾因為擁有財富多寡的不同並不能真正做到選擇的自由,但是以金錢取代權力的支配地位,進入商品市場,進行等價交換,是人們擺脫身份地位的約束所能獲得的最廣泛的平等權利,這給個體自由在服飾領域的施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所以在西方世界通行的服裝文明,在中國能得以迅速傳播和實施,是社會變革的成效,也是打開國門後,洶涌而來的洋布、洋裝、洋貨的沖擊在中國引起回應。
在中國最早穿西服的是雍正皇帝,至今在故宮尚保留他的這一畫像,這如同玩賞鍾表一樣,是統治者滿足追奇獵艷的心理,並無社會意義。乾嘉時期洋裝開始在中國城市出現,人們對此諱莫如深,無人仿效。鴉片戰爭後洋貨傾銷中國,首先在開埠的廣州、香港出現洋式打扮,女的足蹬歐式皮鞋,頭戴曼徹斯特頭巾,買辦中也有穿洋裝的,但在士大夫中絕無僅有。在19世紀末若有人提倡「易西服」,這無異是用夷變夏,為世俗所不容。宋恕力圖從著裝方面造成向西方學習的氛圍,認為變法「改試令,必自易西服始」。他把易西服看成更官制,改試令,設議院的前堤,這在當時乃是驚世駭俗之論,他自述「與人談三始,猶有然之者;談一始(按:即易西服) 則莫不掩耳而走,怒目而罵,以為背謬已極,名教罪人。」(16) 中國最早赴美留學的幼童,因為辮子,受到美國孩子的嘲笑,紛紛剪辮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國,穿西服成為一大罪狀。駐英公使郭嵩燾為避風寒,披了一件洋外衣,竟然遭到彈劾。
然而,禁令也好,彈劾也好,都擋不住正在發生的變化。嘉慶年間的竹枝詞已有「紗袍顏色米湯嬌,褂面洋氈勝紫貂。」洋氈、洋縐等機器生產的洋衣料有的厚實細密,有的輕薄柔軟,以優良的質地比國產的土布更勝一籌,且因為不涉及服裝的形制,很早就引起國人的興趣。在19世紀中葉據英國藍皮書報道,在福州「幾乎在每3 個人當中,就有1 人穿著一些我們的紡織品。這個論斷經我國經濟學史家研究認為言過其實(17)。但是無可否認的是,西方看到中國市場的遼闊,用各種手段掀起傾銷的狂潮,並以價廉物美的優勢佔領了中國市場。洋貨傾銷最多的要數洋紗、洋布、洋火、洋油等等,都是有關衣食能源的生活必需品,僅衣著用料就有洋布、洋綢、洋緞、洋呢、洋羽毛、洋漳絨、洋羽線、洋被、洋毯、洋花邊、洋手巾等(18),琳琅滿目。以上海為例,1871年進口洋布1300萬匹,1899年增至1700萬匹。「通商大埠,及內地市鎮城鄉,衣大布者十之二三,衣洋衣者十之七八。」(19) 大量的商品導引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細致光澤的洋布成為人們時尚的用料進入千家萬戶。
衣料質地的改變也促進了衣服款式的變化,輕便合體的洋服逐步贏得中國人的歡心。19世紀末穿洋裝還是冒人言大不諱之事,到1903年初廣西梧州中學總教習胡漢民,已經容許學生在「歲時令節,學生披洋衣揖孔孟。」(20)但仍屬鳳毛麟角。真正在社會上發生重大影響的是軍隊的服裝變革,1904年歸國的留日學生從實戰出發,建議軍隊剪掉辮子,就受到一些士兵的響應,各報刊紛紛予以宣傳鼓動,1905 年端方出洋考察,隨員中有一半剪了辮子,其中有翰林、道府、教員、武員等。1906年新編陸軍為便於戴軍帽,帶頭去掉辮子,一時「軍界中紛紛落發辮者不可勝數」(21)。練兵處不敢公然變更祖制,拖著辮子練兵是一大累贅,不得已採取折衷的辦法,下令將辮子盤在軍帽內,「不準擅自裁割,」(22) 新軍中有很多是留日學生,並不把這一通令放在眼裡,剪發者仍然不斷,這對社會很有影響力,1906年天津警察受到新軍影響,剪了三分之一。(23)從軍隊到社會,相互促動,剪去辮子穿洋裝已經不可抑制。
觀念的變化,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對洋裝的普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本來,民主思想的傳播,激勵了人們對西方文明的嚮往,人們醉心於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理想,認為由這種理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會前進的方向,誰接受西方習俗,誰就是文明維新,否則就是守舊、冥頑。洋裝成為西方文明的象徵,被人們推崇備至,《湖北學生界》有一篇文章宣揚說,西裝之精神在於發奮踔勵雄武剛健,有獨立之氣象,無奴隸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藝,可善外交,可以強兵強種雲雲,這樣肆意誇大洋裝的心態,反映崇洋已經成為洶涌的社會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