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官服的等級
由於在統治國家人民的最高制度—禮制的制約下,人的著裝行為自然受到嚴格規范,且在當時由於生產力的限制,國家對服飾生產的壟斷,對官服有嚴格的規范,從製作、生產、樣式、佩物都有明確的規定,使服裝的功能上升到突出地位,最後形成完善的禮服制度,成為統治階級整個系統劃分等級貴賤的法則。
在階級社會中所存在的等級制度,使社會分割成為不同等級,其中從位於統治階級金字塔頂端的君主到公卿大臣,直至九品小吏,每個階層之間都有不可跨越的鴻溝。這些階級等級以衣服的穿著形式表現出來,就是國家的官服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洗禮中,中國的官服在每個朝代都留下深刻的印記。根據皇帝的喜好憎惡和穿著時尚的不同,形式各異,然而皇帝的冕服歷代沿襲,大體形制並未更易。
商代和西周時,皇帝的冕服開始形成。按照禮儀規定,凡戴冕冠者,必須身著冕服。按冕服的質地、顏色和圖案的不同,有等級區別。帝王在最隆重的場合穿繪有十二章紋的冕服,其他場合按重要程度而遞減章紋,冕旒的數目也一樣相應遞減。諸侯、卿大夫隨同帝王參加祭祀大典,冕服所用章紋要隨帝王所用多少章紋而遞減。
如帝王用十二章紋,公卿只能用九章,以此類推。皇帝冕冠上是12旒,公爵則9旒,侯7旒,伯5旒,子3旒。如果皇帝用金的發笄,大公則用銀,下面官員一次用銀、玉、銅、鐵等材質。除此以外還有佩劍,不僅劍柄上的材料和圖形按等級區別,而且劍的長短也有講究。這樣,從服裝中就可以判斷出一個官員的大小。
由於中國的政權,主要是由文人掌管國家和地方的管理,所以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官,上朝時,文武百官分列兩廂,文左武右。官職上,左丞相比右丞相高,而且文武官員的服飾也不相同。
從隋唐開始,官服的色彩被定型下來,以直影響到清代。唐代的官服比以前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漂亮,且自成體系,頭上戴的是冕、冠、笄、幘。官袍服,用綾做成,以不同顏色花紋做等級區分。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青,婦人從夫色。腰間束帶,腳登烏皮六合靴,把帛布結成魚形,魚即被作為皇室的標志和官員的標志。
這些綉紋圖案,相傳是由武則天創立,她賞賜綉上鳥紋的袍服給文官,綉上獸紋的給武將。使官服從此變得絢麗多彩,並且影響到明代和清代補子和補服的出現,使中國的官服融入了秀美與高雅。
明代的官服,除了面料本身的紋樣外,還分別用方或圓補子,在胸背各一塊。尺寸比清朝的大衣。一般是直接織在料上的,而清朝則是先織好補片,再縫到衣服上,所以叫「補子」。明代的文武百官的服裝,在唐、宋、元的基礎上,更加細致:穿盤領右衽袍,用沙羅絹製成,袖寬三尺。一品到四品緋袍,五到七著青袍,八品九品著綠袍。
按文鳥武獸分,文官補子的花樣,為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雀,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鴻雁,八品黃鸝,九品鵪鶉、練鵲;武將則是一品二品獅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七品彪,八九品犀牛海馬。
蟒服是皇帝賜的,王爺大公才有穿蟒服的權利。皇帝的龍是五爪,因為通人性,所以同人手,而蟒服的龍是四爪,還是獸類未進化。皇帝的龍袍是九條龍,蟒服上不能有九條。
清朝的官服,將數千年的官服制度濃縮到一個朝代中體現出來,又加上滿族的特色,做工精緻,裝飾繁復,禮節眾多。除了滿族特有的箭袖、蟒服、披肩、翎領事王公大臣朝服必備,而且四季各不相同,外套所用的皮毛不同,頂子材料不同,翎子眼數不同,當胸補子、朝珠數量不同,區別分明,明眼人一望便知官員級別。中等官員大宴會的過程中都要換衣一兩次,然後還要佩戴掛件,最初兩三種,後來越來越多,包括香荷包、扇套、煙袋等等。
另外一個重要的服裝是「黃馬褂」,是皇帝封賞給下屬的,穿上它,擁有特殊權利,即使犯了罪也不用杖刑,因為打黃馬褂等於打皇帝。
在當下,人們享受著明主與自由的新鮮空氣,遠離了專政獨裁的皇權,但是回溯服裝史,無論中外,一切服裝流行和規則,都是從宮廷分流出來的。惟有皇家服飾、官員服飾最精彩,它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服飾精華,從染紗織紗,到縫衣刺綉,耗費了大量金銀珠寶和名貴材料,每道工序都可以說是最一流的。
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漫長的服裝發展史中,惟有這些封建社會的皇家等級服裝,才能最充分地反映傳統服飾的精華,最具有研究價值。
文武官冠服
1.文武官朝服
洪武二十六年定製,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頒詔、開讀、進表、傳制都用梁冠、赤羅衣,青領緣白紗中單,青緣赤羅裳,赤羅蔽膝,赤白二色絹大帶,革帶,佩綬,白襪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數區別品位高低。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籠巾貂蟬(貂原來掛貂尾,後以雉尾代替,蟬是金飾)。駙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玉帶玉佩具。黃、綠、赤、紫織成雲鳳四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玉綬環2。二品六梁,革帶,綬環犀,余同一品。三品五梁,金帶,佩玉,黃、綠、赤、紫織成雲鶴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金綬環2。四品四梁,金帶,佩葯玉(即玻璃),余同三品。五品三梁,銀帶鈒(音sà颯)花(即銀質飾有凸紋金花),佩葯玉,黃、綠、赤、紫織成盤雕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鍍金綬環2。一至五品都用象牙笏。六、七品二梁,銀帶,佩葯玉,黃、綠、赤織成練雀三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銀綬環2。御史服獬豸(神羊)。八、九品一梁,烏角(牛角)帶,佩葯玉,黃、綠織成鸂鶒二色花錦綬,下結青絲網,銅綬環2。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將朝服上衣改成赤羅青緣,長過腰止七寸,不掩沒下裳。中單改成白紗青緣,下裳赤羅青緣,前三幅後四幅,每幅三襞積(褶襇),革帶前綴蔽膝,後佩綬,系而掩之。大帶表裡用素色。萬曆五年令百官正旦朝賀,不準穿朱履。冬十一月百官可戴暖耳。
2.文武官祭服
凡皇帝親祀郊廟、社稷,文武官分獻陪祭穿祭服。洪武二十六年定,一至九品,皂領緣青羅衣,皂領緣白紗中單,皂緣赤羅裳,赤羅蔽膝,三品以上方心曲領。冠帶佩綬同朝服,四品以下去佩綬。嘉靖八年定錦衣衛堂上官在視牲、朝日夕月,耕耤、祭歷代帝王時可穿大紅蟒四爪龍衣,飛魚(龍頭魚尾有翼)服,戴烏紗帽。祭太廟社稷時,他們穿大紅便服。
3.文武官公服
洪武三年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其帶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銀花,四品素金,五品銀鈒花,六、七品素銀,八、九品烏角。洪武二十六年定,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謝恩、見辭及在外武官每日公座服公服。其制為盤領右衽袍,衣料用紵絲(緞織物)或紗、羅、絹。袖寬三尺。一至四品緋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綠袍。未入流雜職官,袍、笏、帶與八品以下同。公服花樣,一品大獨科花(團花),徑5寸。二品小獨科花(小團花),徑3寸。三品散答花無枝葉(散排的寫生形摘枝花),徑2寸。四、五品小雜花紋,徑1寸5分。六、七品小雜花,徑1寸。八品以下無紋。襆頭有漆、紗兩種,展角氏1尺2寸;先規定雜職官襆頭不用展角,只垂2帶;後准用展角。腰帶;一品玉帶,二品犀角,三、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為烏角(牛角)。帶鞓青色,垂〓尾於下。黑靴。公、侯、駙馬、伯服色花樣同一品。百官入朝碰到雨雪,許服雨衣。
4.文武官常服
凡常朝視事穿常服。明初常服與公服都是烏紗帽、團領衫、束帶。洪武六年規定一、二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彩綉,帽珠用玉;三至五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金,帽珠除玉外隨所用。六至九品用雜色文綺、綾羅,帽頂用銀,帽珠瑪瑙、水晶、香木。一至六品穿四爪龍(蟒),許用金綉。洪武二十三年定製,文官衣自領至裔(yì音義),去地1寸,袖長過手,回復至肘。公、侯、駙馬,與文官同。武官去地5寸,袖長過手7寸。洪武二十四年定製,公、侯、駙馬、伯,服綉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xián音閑)、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獬〓。武官一、二品獅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以上所述的常服,就是著名的品服,也是傳統戲曲所採用的官服形式。這些不同的鳥紋獸紋,都設計成方形框架之內,布置於團領衫的前胸和後背,下圍裝金飾玉的腰帶,極其壯觀。
明《大學衍義補遺》卷九十八說:「我朝定製,品官各有花樣。公、侯、駙馬、伯,服綉麒麟白澤,不在文武之數;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應服花樣,文官用飛鳥,像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像其猛鷙也。」接著講明朝的常服,可由各級官員按其等級根據規定款式自製,不像宋代是由政府統一製作定時分賜。常服上可兼下,下不得僭上。一般文官都能遵循制度服用,武官往往違反制度穿公侯伯及一品之服,自熊羆至海馬(即五品至九品)的服裝,不但穿的人極少,而製造的人也幾乎斷絕了。
5.文武官燕服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規定品官燕服為忠靜冠。忠靜冠是參照古時玄端服的制度而定的,鑒於當時服制出現混亂現象,故用忠靜之名,勉勵百官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通過服裝來強化意識形態的效果。忠靜冠冠框用烏紗包裱,兩山具列於後,冠頂仍方中微起,三梁各壓以金線,冠邊用金片包鑲,四品以下用淺色絲線壓邊,不用金邊。衣服款式仿古玄端服,古制玄端取端正之意,士之衣袂(衣袖)2尺2寸,衣長亦2尺2寸,正裁,色用玄,上衣與下裳分開。明代用深青色紵絲或紗、羅製作。三品以上織雲紋,四品以下素,緣以藍青,前後飾本等花樣補子。深衣用玉色,素帶,素履,白靴。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及八品以上翰林院、國子監、行人司,在外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縣正堂、儒學教官及都督以上武官許穿之。
6.蟒服、飛魚服、鬥牛服
這三種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元典章》卷五十八記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不花帖木耳奏:'街市賣的緞子似皇上御穿的一般,用大龍,只少一個爪子。四個爪子的賣著(者)有奏(著)呵'。」說明四爪大龍緞袍(即蟒袍)在元初就已經在街市出賣。《明史·輿服志》記內使官服,說永樂以後(公元1403年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綉蟒於左右,系以鸞帶。……次則飛魚……。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正向,尤貴。又有膝襕者,亦如曳撒(據《碎金》稱作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或召對燕見,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但)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襕有紅、黃之別耳。」這段記載可知,蟒衣有單蟒,即綉兩條行蟒紋於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兩條行蟒外,在前胸後背加正面坐蟒紋,這是尊貴的式樣。至於曳撒是一種袍裙式服裝,於前胸後背飾蟒紋外,另在袍裙當膝處飾橫條式雲蟒紋裝飾,稱為膝襕。
飛魚,據《山海經》載:「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話色彩。《林邑國記》說:「飛魚身圓,長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蟬。」是一種龍頭、有翼、魚尾形的神話動物。
鬥牛原是天上星宿,《晉書·張華傳》說,晉惠帝時,廣武侯張華見鬥牛之間常有紫氣,請通曉天文的雷煥去詢問,雷煥說是豐城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就讓雷煥為豐城令。煥到任,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華,一以自佩。後張華被殺,劍忽不見。雷煥死後,其子持劍過延平津,船至江中,劍忽躍出,墮水。但見二龍蟠縈有文章,水泯警沸,於是失劍。明代鬥牛服為牛角龍形。
明朝只有皇帝和其親屬可穿五爪龍紋衣服,明後期有的重臣權貴也穿五爪龍衣,則稱為「蟒龍」。嘉靖權相嚴嵩被參劾倒台後,在江西分宜縣嚴嵩的老家抄沒成千上萬件絲綢衣料和各種華貴服裝。《天水冰山錄》記載著從嚴嵩家抄沒的財產名錄,其中有五爪雲龍過肩妝花段(緞),各種顏色質料的蟒龍紋衣料。如蟒龍補、過肩蟒龍。蟒、蟒補、過肩蟒、過肩雲蟒、百花蟒;鬥牛、鬥牛補、鬥牛過肩、鬥牛過肩補;飛魚、飛魚補、飛魚過肩、飛魚通袖等各式衣、圓領、袍、襖、女衣、女袍、女襖、女披風等成衣和織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結構裁片排料而織制的服裝匹料。明代蟒服、鬥牛服在北京南苑葦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門外板倉村明墓、廣州郊區明墓均有實物發現。
② 唐代官員的品級和衣服
品級:唐代把官員分為九品,每品內又分為正、從,共為十八個等級。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還分為上下階,文官的散官實際上有三十個等級,武官散官等級是三十二等級。
服飾:唐太宗貞觀年間定令:百官之服三品服紫色,四品緋色,五品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流外官及庶民服黃。
高宗上元元年(674)又進一步重申官服色:文武三品以上服紫色,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庶人服黃。
章服制度化之後,百官請緋、紫之服,必須經過朝廷嚴格考核,且依據官員的具體狀況區別對待,夠資格者方才授予。此外,晚唐針對頒受章服混亂之況,進一步從體制上加以規整。
(2)古代的服裝等級怎麼劃分擴展閱讀:
官員袍服的質地、花紋、圖案也有區別。七品以上官可以服花紋綾,五品以上官袍服的紋飾圖案製作鮮麗華美,有雕、鶻、魚、雁、花、草等動植物形狀。
據《唐會要·輿服》下記載,官員的袍服紋飾是:諸王飾盤龍及鹿,宰相飾鳳池,尚書飾雁,左右衛將軍飾麒麟,左右武衛飾虎,左右鷹揚衛飾鷹,左右豹韜衛飾豹等。
唐代官員還有賜紫、賜緋,即唐以散官敘職位,職事官的品階還不及三品、五品,為酬勞其勛勞,賜以三品、五品的官服以示殊榮。
賜緋、紫之後,通常即可長期服用,直至告老退休。此外,又有借緋、借紫,即官員的職位低於三品、五品,可特予假借使用三品、五品官服。
比如中央官出使外邦等,但職任滿期後,必須繳還,仍恢復舊的官服。這種情況在唐前期施行較為正常,但是到了中唐以後,戰爭頻繁,政府為酬賞軍功,借緋、借紫的人很多。
③ 中國古代服飾的顏色等級劃分
中國古代把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兩種,正色和間色成為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絲毫不得混用。
正色是指青、赤、黃、白、黑5種純正的顏色,間色是指紺(紅青色)、紅(淺紅色)、縹(淡青色)、紫、流黃(褐黃色)5種正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孔子曾說「紅紫不以為褻服」,不能用紅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時的便服。
(3)古代的服裝等級怎麼劃分擴展閱讀:
據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於當時5匹生絹也買不到一匹紫色布。
齊桓公看到這種現象十分擔心,於是管仲勸他不要再穿紫衣,「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然而,齊桓公始創的這個傳統卻流傳了下來,南北朝時期創立了五等官服制度:朱、紫、緋(深紅色)、綠、青。以唐代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著深緋色,五品著淺緋色,六品著深綠色,七品著淺綠色,八品著深青色,九品著淺青色。
④ 關於中國古代服飾分類
還有冕服,弁服,玄端,深衣,褕翟,禕衣,闕翟,純衣等。
冕服:禮服中最專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衣、衣裳上面繪綉有章紋,而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九章紋冕服。
衣裳之下,襯以白紗中單,即白色的襯衣,古代襯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硃色,諸侯為黃硃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
玄端:為天子的常服,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禮都是上衣下裳不相連,惟此種衣裳是上下相連,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禕衣:為王後從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為王後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
闕翟:為王後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
鞠衣:為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侯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後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祿衣:為王後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
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4)古代的服裝等級怎麼劃分擴展閱讀:
夏商與西周時的漢服衣著無實物存世,據安陽侯家莊墓及婦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貴族上身穿交領衣,腰束紳帶,下身著裳,腹前系市(蔽膝)。
西周時遺留下來的人像材料更少。從洛陽出土的玉人及銅制人形車轄來看,衣、裳、帶、市仍是貴族男裝的基本組成部分。其衣用正色,裳用間色,並特別重視裳前之市。
商代服飾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著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為「衣裳」,便是源自於此。其服飾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設計為緊窄的樣式,長度齊膝,便於活動。古代華夏族漢服上衣下裳,束發右衽的裝束特點,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西周的建立,使社會生產力大大發展和提高了,物質明顯豐富起來,社會秩序也走向條理化,並有了規章制度。漢服服飾形制也由於尊卑等級的存在、禮儀的需要而進一步規范化,被納入"禮治"范圍,尊卑貴賤,各有分別。
上衣下裳:那時的常服還是上衣下裳為主流,款式不變。只不過袖日趨發展變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衣裳也逐漸變寬。
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
時至今日,它對現代服裝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體態優美的旗袍,挽回了滿服缺少美感的一面。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
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族婦女不纏足、不穿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族婦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
⑤ 怎樣看待中國古代服飾的等級制
服飾因人類的需要而產生,不同時代的人們由於觀念的不同,形成多種多樣的服飾種類,它們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遷。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服飾自然也有著悠久歷史底蘊。由於中國在過去的幾千年中長期處於奴隸和封建制度的統治之下,服飾自然被賦予了濃厚的階級色彩。
1、 冠巾
冠,帽子的總稱。像冕、弁等等都屬於冠。巾,扎在頭上的織物。像幘、襆都是巾。
冠制的確立是在漢代實現的。上古時,華夏族①之冠主要從屬於禮制,男子成年時皆行冠禮。漢代的冠則主要屬於服制②,是身份、官職的表現。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冠本為加於發髻上的一個發罩,並不覆蓋整個頭頂。幘則更像一頂便帽。冠和幘原本並無關聯,但據說到了王莽時,因為他頭禿,所以現戴幘,再加冠。後來這種戴法便普遍開來。冠和幘不能隨便配合,文官戴的進賢冠要配屋頂狀的介幘③,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則要配平頂的平上幘。此外,武士和執法人員也戴冠。
在區別尊卑方面,進賢冠上的梁雖然起一定作用,但梁數多不過三,等級的劃分較粗略。
冕是古代帝王及臣僚所戴的禮冠。據《世本》中所說它始創於黃帝。《漢禮器制度》:「周之冕以木為體,廣八寸(約19厘米),長一尺六寸(約39厘米),上以玄,下以熏,前後有旒。」歷代一直沿用,只是略有改變。南北朝將冕板置於通天冠上。明代廢除了冕服制,只有皇帝獨保留袞冕,於是冕就成為皇帝的專稱。冕,外黑內朱,由延、旒、笄、纓、充耳等組成。延,是覆蓋與冠頂的長方形木板,前圓後方,前俯後仰,象徵君主關懷百姓;笄是橫貫冕與發的簪子;纓,是系冕的絲絛;充耳,串於纓上懸垂耳旁的珠子,表示君主不能輕信讒言。冕有大裘服之冕(祭天,天子戴)、袞服之冕(天子、高官戴)、氅④服之冕(侯伯戴)、毳⑤服之冕(子男戴)、玄服之冕(卿大夫戴)六種。前兩種為十二旒,後四種分別為九旒、七旒、五旒、三旒。
冠的裝飾中比較有特色要數清代頂上的花翎。不同的花翎代表不同的官職,如皇帝夏朝冠,背面。頂三層,前飾金佛,後飾舍林,此為舍林中飾東珠七顆;鎮國公吉服冠。頂用紅寶石,戴雙眼孔雀翎。
幘流行於漢代,其原形始於戰國時期的秦國,當時秦國武士的頭上飾以絳色帕,以表示等級的尊貴,以後有在額前部分稍加增飾,稱顏題。到了漢代又將顏題加以改進,是頭上覆的巾子和顏題相連,於是便成了幘。《後漢書•與服志》稱:「至孝文(公元前179-157年)乃高顏題,續之為耳,崇其巾為屋,合後施收,上下群臣貴賤皆服之。」 除了上文所說的,庶民只能戴幘而不能戴冠外,貴賤等級的區別還在於幘的顏色不同。武吏則常戴赤幘,以示勇猛威位武。
在巾的方面,除了幘之外,唐時還由鮮卑帽演變出了襆頭。襆頭在宋代得到了發展,至明完善。宋時,皇帝和高官戴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出,可達數尺。身份低的公差、僕役等,則多戴無腳襆頭。明時的襆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名烏紗帽,無官職的平民是不可以戴的。
2、服
古代服裝主要分為常服和法服兩種。階級性在法服上體現最為突出。
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周代的冕服制。《虞書•益稷》篇中記有:"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這里所說的用五彩色施於衣裳上,即十二章花紋用畫與綉的方法施於冕服上。據《虞書•益稷》中記載所說的十二章花紋,紋飾的次序為日、月、星⑥、龍⑦、山⑧、華蟲⑨、火⑩、宗彝、藻、粉米11、黼12、黻13。十二章的每一個紋樣都有它的含義和象徵意義。 十二章花紋是寓意紋,是仰視俯察天地間萬物之象擇而用之於服飾上的圖案的源泉,體現了早期人們對大自然的崇敬與喜愛。統治階級將這些圖案視為階級的劃分:天子服飾可盡享十二章花紋;諸侯自龍袞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
明代的公服開創了在公服胸、背綴補子的先例。文官補子中飾鳥,武官飾獸。為褒獎官員的功勛,另特賜蟒、飛魚、鬥牛等服。蟒是四爪之龍,飛魚為魚尾有鰭之蟒,鬥牛則在蟒頭上加彎曲的牛角。官至極品則用玉帶。所以「蟒袍玉帶」就成為這時大官僚之最顯赫的裝束。
2、 小結
中國古代的服裝制度有著一定的社會局限性,主要表現為奴隸主於奴隸之間,以及封建統治階級與平民之間的等級差別上,使本來美好的事物蒙上了濃厚的階級色彩。但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服裝在圖案紋理、面料質地等方面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
註:
①漢族的前身。
②中國封建社會以喪服規定親屬范圍指示親等即親屬關系親疏遠近的制度。
③古代的一種長耳裹發巾。
④鳥類羽毛。
⑤獸毛。
⑥日、月、星:取其照臨光明,如三光之耀。
⑦龍: 能變化,象徵人君應善於變化。
⑧山:取其鎮重的性格,象徵王者鎮重安靜四方。
⑨華蟲:取其有文章(文采),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⑩火:取其明,有士卒百姓向歸上命之意。
11粉米:取其潔白且能養人之意,象徵有濟養之德。
12黼:即畫金斧形,取其能斷割之意。
13黻:作畫兩已相背形,其意謂君臣可相齊,同時有取臣民背惡向善的含意.
⑥ 中國古代的妃嬪的衣服和頭飾怎樣區分等級
清朝後宮妃子的頭飾和衣服是有等級區別。
1、衣服顏色的區別:
清代服飾中等級最高的顏色是明黃色,它只有皇帝、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才可享用,明黃色是凌駕於一切服色之上的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顏色。
在後妃服裝中,用顏色來區分等級也十分嚴格。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的朝袍用明黃色,皇太子妃用杏黃色,貴妃、妃用金黃色。等級再低的妃嬪用上述顏色則是僭越。
各式顏色大多出現在妃嬪們的便服中。艷而不俗的紅色,嬌俏可人的粉色,清新素雅的綠色,深邃端莊的藍色……不似明黃色那般高不可攀,不似石青色那般莊重森嚴,是妃子們的一個個「本我」。
2、飾物區別:
皇太後和皇後的金約(用金做成的飾物),上綴青金石、綠松石、珍珠、珊珊等為垂褂物。
皇太後和皇後的耳飾左右各三,由金龍銜一等珠:皇貴妃和貴妃的耳飾,宮中貴人耳朵扎有三個孔,配戴三副耳墜。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緣,以立龍、正龍和萬福萬壽為綉衣圖案。領後垂明黃絛,飾以珠寶;也有以正龍、行龍或立龍和八寶平水為圖案綉文。
3、服飾掛件的區別:
皇太後和皇後、皇貴妃的冬朝袍用明黃色、披領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緣,並有金龍、行龍、正龍以及八寶平水等圖案綉文。皇太後和皇後的領約,以縷金鑄之,以珍珠、綠松石、珊珊為飾。
皇太後和皇後著朝服時胸前掛有三盤朝珠。著吉服掛一盤朝珠,均為珍珠和珊珊等高檔飾物;皇貴妃、貴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為飾。這種朝珠共計一百零八顆,分四部分,以三顆大珠間隔,每個部分二十七顆。
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配有綠色采,絛用明黃色,綉文為五穀豐登。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夏朝裙用緞紗,圖案與冬裙相同。
(6)古代的服裝等級怎麼劃分擴展閱讀:
清王朝時段推行剃發易服,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明朝的冠冕、禮服以及漢族的一切服飾,但滿族服飾同時吸收了明朝服飾的紋理圖案。
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一律涇渭分明。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八旗服飾隨朝代的變更沖進關內。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廣大的中原地區。從公服開始逐漸推向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