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唱京劇所穿的服飾有什麼講究嗎
京劇服飾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大衣、二大衣、三大衣和雲肩。京劇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所以它的服飾也有很強的中國特色。京劇服飾也被稱為「行頭」,刺綉精美,圖案誇張,色彩鮮艷,因此往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京劇服飾是以明朝服飾為整體,同時吸收了宋、元、清時期的一些服飾特點,最終形成固定的風格。
三衣又稱「靴箱」,主要包括人物的靴、鞋、內衣裝飾,又細分為軟裝和硬裝兩大類。軟裝指的是水衣、肥大衣、七彩褲、護領、大襪子等。水上服是工作服的一種,主要是保護外套和二次服在表演時不受損壞;硬底鞋主要指厚底、韓鞋、付梓鞋、鄧雲鞋、皂鞋、薄底和彩色底等。厚底是男性角色經常穿的高腰厚底,厚底的厚度通常根據演員的身高或表演水平而有所不同。雲肩,又稱「披肩」,是一種獨特的京劇服飾風格,常由五彩斑斕、富麗堂皇的四向雲紋裝飾而成。
❷ 花旦的戲服怎麼穿啊一共有多少配飾
人物服飾
京劇的服裝製作極為講究,採用上等綢緞,用金、銀及各色絲線手工綉制。大致可以分成六大類:
長袍類:也可叫袍服類,包括蟒,帔,褶子,開氅,箭衣,以至斗篷,長背心,旗袍等。
短衣類:包括短衣裳,短褂子,褲子,裙子等。
鎧甲類:古代作戰時,戰士穿的鎧甲,在京劇舞台上叫做靠,可分為硬靠、軟靠和改良靠。
盔帽類:盔帽就是戴的帽子,可分為盔、冠、帽、巾,總稱為盔頭。
靴鞋類:只有靴鞋兩種。
輔助服裝類:包括水袖、翎子、靠旗以及穿在裡面的胖襖和系在身上的腰帶等。
蟒袍:在戲中是帝王將相的官服。樣子是圓領,大襟帶水袖,質料用緞子,手工綉花,圖案是團龍或虎,下擺綉海水、江涯。皇帝穿正黃色,王爵、太子穿杏黃色,元老穿香色或白色,侯爵穿紅色,此外還有藍色、紫色、綠色、黑色的。服裝的基色,除身份、地位,和人物的性格,臉色也有關系:如正直的人常穿紅色或綠色。粗魯的人或姦猾的人,則穿黑色:像《霸王別姬》的項羽,《宇宙峰》中的趙高都穿黑蟒。前者表現他的性情粗豪,後者表現他的陰險姦猾。女子穿蟒的,有皇後、公主、將相的夫人等。樣式與男蟒相同,圖案用飛鳳、團鳳。但尺寸稍短,只過膝蓋,上身加「雲肩」,下面系裙。梅蘭芳在《醉酒》中扮楊貴妃第一場里就穿紅蟒,第二場改穿宮衣。宮衣一般也用緞地綉飛鳳,色彩都較復雜,周身綴有五色綉花飄帶,用金銀線及五色絲線綉成。這種服裝特別容易發揮舞蹈的性能。
鎧靠:軍中最庄嚴的戰斗服裝,作戰時用,惟當朝賀、及閱兵、凱旋等典禮時,外邊須穿蟒,即成為武將的大禮服。有功老將穿黃鎧,青年將官穿白鎧或粉紅鎧,粗魯人穿黑鎧。鎧靠的樣式是仿照中國古代鎧甲製成,緞地綉圖案,腹部和兩肩多綉虎頭。女鎧式樣與男鎧相同,惟下身全綴飄帶,圖案花樣亦較為絢麗。
靠旗:將官身背之令旗。古代軍事長官在陣上傳令,即用一面令旗,作為憑證,因此在作戰時都腰插幾面令旗,以備應用。現在劇中將官背上所扎之靠旗,亦有此意,惟每背四面,即已誇張加大成為裝飾品了。靠旗系三尖式,緞地綉花,顏色與鎧靠相同。《挑滑車》的高寵,《雁盪山》的孟海公均扎男靠。《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抗金兵》中的梁紅玉均扎女靠。
官衣:中級官員的禮服,式樣與蟒相同,但用素色緞製成,胸前綴方形補子,從顏色上區別官級的高低,紅最高,藍次之,黑最低。
玉帶:穿蟒或官衣時,腰間圍玉帶,男女都一樣,這是明代以前就流行的服制。製作方法用硬帶鑲玉若干塊,與真的玉帶差不多。
帔:常禮服性質的服裝,男女都用,式樣是大領、對襟帶水袖,緞地綉各種圖案,如團龍、團鶴、團鳳、花鳥等等,也有素帔,老年人穿香色,或藍色,中年人穿紅色、藍色,少年人穿紅色、粉色。女子的帔,大致相同,惟尺寸稍短小,只過膝而已,《奇雙會》的趙寵、桂枝均穿帔。
開氅:武官的常禮服,有時大臣也穿,其顏色的區別與鎧靠大致相同。式樣是大領、大襟帶水袖,緞地綉圖案,《將相和》廉頗,《宇宙峰》趙高均穿開氅。
箭衣:輕便的戰斗服裝,有時皇帝或武將在行軍中也穿。樣式是小領、大襟、紐絆、窄袖帶馬蹄袖,有緞地綉花,也有素色。常外加馬褂,這和古代所謂"胡服騎射"的服裝有淵源關系。
褶子:一般男女的便服,有綉花或素色的區別,大領、大襟帶水袖。《秦香蓮》中的秦香蓮穿素褶,《游園驚夢》的杜麗娘穿花褶,《拾玉鐲》的傅朋穿花褶,《金山寺》的許仙則穿素褶子。
斗篷:在軍中或行路時禦寒用的服裝,小領,繞身一圍,無袖,男子多用大紅素緞,女子則可用各種顏色,上綉圖案,如《別姬》中虞姬,《游園驚夢》的杜麗娘所穿。
八卦衣:是道教中的服裝,和古代文人所穿的鶴氅也相近。黑緞底上面綉太極圖、八卦,周圍鑲寬邊,腰間圍有綉帶,且有兩根綉帶下垂。這種衣服是象徵著穿的人具有法術,又為諸葛亮專用的服裝。諸葛亮是三國時代輔佐蜀主劉備的丞相,他是有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分析事理,有遠見,又懂得天文,地理和各種學問,在作戰時善於用心理戰術,因此小說中把他描寫成為有道術的人,戲里也把他打扮成為有道術的人,他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穿八卦衣。以後凡戲里屬軍師(即高級參謀人物)出場,都穿八卦衣。
茶衣和老斗衣:古代勞動人民所穿的衣服,前者是短衣,後者是長衣。樣子是大領、大襟帶水袖。質料用布質或綢質,不綉花,茶衣一般顏色是藍色、褐色、米色,腰裡系腰包。老斗衣是米黃色,別有一種淳樸、簡潔之美。
襖褲:原是清代中葉流行的服裝,這種服裝很適合花旦這門角色的表演,就被採用做戲裝。立領、大襟、紐絆、禿袖(無水袖露手),顏色圖案各種都有區別也不甚嚴格。式樣常常因時代變化,吸收當時社會婦女服裝,予以加工,《拾玉鐲》中孫玉姣穿襖褲。
古裝:是梅蘭芳編演《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別姬》、《太真外傳》等新戲時,參考古代繪畫、雕塑中適合上述各劇中人的身份和特點來創制的,當時稱它做古裝,以別於一般通用的戲裝。這種古裝與其他戲裝的區別是,頭上的發髻在頭頂,不在腦後。上衣較短,略如褶子,有時亦加雲肩,有有水袖及無水袖兩種,水袖也比普通戲衣較長。裙子系在上衣的外面,有時加飄帶。這種古裝是為了在舞台上發揮古代歌舞特點設計的。
京劇旦角臉部化妝
京劇的旦角,包括青衣、花旦、馬刀旦、武旦,在演出前都要根據劇中所扮演的人物特點進行面部和頭部的化妝與裝飾。旦角的化妝分為拍底色、拍腮紅、定妝、塗胭脂、畫眼圈、畫眉毛、畫嘴唇、勒頭、貼片子、梳扎、插戴頭面等程序。
1、拍底色:底色由紅、白色的化妝油彩調配成嫩肉色。底色的深淺要根據舞台燈光的強弱、人物的年齡、身份而加以區別。拍底色的順序是先腦門、鼻子、下巴後拍兩頰、兩腮和脖子。要注意是拍底色,不是抹,而且一定要拍均勻。還要注意眉眼、鼻窩、嘴角、眼角等細小部位要面面俱到,既不要色彩太薄,露出皮膚本色,也不要太厚,如戴面具。
2、塗腮紅:以大紅色化妝油彩為主,略加玫瑰紅色。方法是從眼窩、鼻樑兩側開始,壓住眉毛,再由上而下、由中間向兩側,由深漸淺地均勻地拍打,直到與底色融為一色。以上眼皮部位為最紅,要注意鼻樑、嘴角與底色銜接的部位要自然過渡,不要有明顯的紅白界線。塗腮紅時在技巧上要注意根據臉型的特點加以變化,起到彌補缺陷、美化臉型的作用。如圓型臉可把腮紅上下拉長;長型臉可把腮紅向橫向拉寬,再通過貼片子的技巧來幫助演員改變臉型的長短胖瘦。
3、定妝:即敷粉,在拍打的油彩上敷上一層薄薄的脂粉,可使油彩的造型固定在臉上。敷粉應先從腦門、鼻樑和底色部分開始,然後敷腮紅部分,敷好後再用刷子輕輕撣去浮粉。
4、塗胭脂:用大紅、荷花、赫紅等顏色的胭脂塗在腮紅的部位。方法是從眼窩和鼻樑兩側,眉毛以下開始,自上而下、由淺至深。重點要突出的是上眼皮,下眼皮和兩頰要逐漸過渡到與底色一樣的深淺。胭脂的作用是使面部色彩更加鮮艷。
5、畫眼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更是演員揭示人物心情的關鍵部位。所以畫眼圈要畫出生動的神韻來,才能起到烘托演員的表演的作用。同時,畫眼圈也要根據演員的眼睛大小、臉型胖瘦,進行比例的誇張。畫眼圈用的是眉筆或鍋煙,從下眼皮畫起,加寬上下眼圈的輪廓線。旦角演員基本是以風眼的形式,外眼角略往上挑,給人嫵媚之感。眼小者,眼圈線可畫得大一些;眼大者,眼圈線可畫得小一些;眼圓者,眼圈可畫得長一些;眼長者,眼圈可畫得圓一些;兩眼近的可以拉開距離;兩眼距離遠的可以畫得近一些。
6、畫眉毛:即用鍋煙和眉黑筆在原有的眉毛的基礎上加以誇張,如青衣、花旦要畫柳葉眉;武旦、刀馬旦要畫劍眉;彩旦要畫八字眉。畫眉毛的長短粗細曲直也要結合演員的臉型、五官的特點,從整體上進行協調和彌補,用鍋煙打好的眉毛要有毛茸茸的立體感。
7、畫嘴唇:即用大紅油彩勾畫上下嘴唇的輪廓。其畫法即採取以演員的嘴唇進行相反相成的原理進行勾畫:如嘴大的,可畫小畫薄;嘴小的可畫大畫厚;嘴鼓的,可畫癟;嘴癟的,可畫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畫嘴唇的美化作用.
在化妝時還要注意人物與行當的差別,如:青衣要顯得莊重、典雅,因此底色要淺一些,腮紅的部位要小一些,顏色也要淺一些,柳葉眉、丹風眼,眼圈不要太重、太寬;花旦大多年輕、活潑、天真,因此底色略深,腮紅部位略大一些,要顯示出青春的活力,眉毛要兩頭尖細,中間略、粗而彎,呈弦月型;口型要小,呈圓型,嘴角略往上挑。有的花旦的印堂還要畫一紅點,顯得天真,可愛;武旦和刀馬旦的底色要深一些,腮紅的部位也要大一些,以表示人物妁健壯和勇敢。
京劇旦角頭部化妝
《木蘭辭》中雲:「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早已經吟出了中國古代婦女的審美理想。京劇旦角化妝的粉面、紅唇、娥眉、鳳眼、雲鬢也把這種傳統梳妝方法發展到極點。旦角俗稱貼片子的技巧完善了京劇化妝的第二個步驟。
京劇旦角貼片子可分為三個類型:
1、二柳:是過去貼片子的重要方法。再加上齊眉穗把二柳貼成月亮門型,一般使用范圍是古代仙女一類。兩個大柳貼的前後位置,決定於演員的胖瘦,大柳的長短要根據臉型把不需要的部分蓋住,齊眉穗留得不能太短,選中兩眉的中間部位,腦門狹窄的要往上貼,露出腦門;腦門大的要往下貼,以便遮蓋,主要幫演員彌補缺陷。
2、小彎、大柳:是一般青衣、花旦角色最常用的貼法。舊時用紙胎塗生漆製成,十分粗糙,後改為人發。用刨花水梳理後貼在演員臉上,青衣要貼水折,擋住耳朵,左右手各刮一個比較吃功夫。小彎又分七個、五個兩種,現多為七個小彎的一種,它的貼法是中間一個,其它六個分別以拱型貼在兩邊。這七個小彎的作用特別大,它排列的高低、疏密甚至可以決定演員的美醜,雖然有臉長可貼短,臉短可貼長的一般規律,更有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特殊效果。它應該是經驗和規律,程式與感覺的天成。一般傳統戲旦角的小彎和大柳的貼法以鴨蛋形為標准,這里更需要結合演員、人物、行當的標准,綜合把握。
3、歪桃:所謂歪桃片子是由人物的內心情感通過技術手段外化出來。而戲曲化妝的貼片子也服務於人物的性格特徵。一般歪桃片子適用於潑辣旦角,如《巴落河》的九奶奶就是貼歪桃,以表示人物的豪爽、放浪的性格。歪桃片子由三個小彎和兩個大柳組成,在腦門左邊貼三個,右邊用一個小片子彎成歪桃型,然後播花或戴齊眉穗。還有一種是禁婆,也大都貼歪桃片子,梳搭拉蘇頭。
總之,戲曲的片子是和粉面構成強烈反差,而產生的一種藝術效果,加上它流雲一樣彎彎的形式,構成了與臉部工整對比美的效果,產生了中國的、民族的、戲曲的內在韻律。
❸ 戲曲舞台塑造人物在服裝上有什麼講究文戲和武戲的服裝有什麼基本的區別
1、內衣內衣是角色穿戲服的襯衣,包括水衣、竹衫、胖襖、護領、彩褲、小袖、小帶等。
2、鞋靴男靴鞋是生、凈、醜行扮演的角色所穿,包括履、靴、鞋等。女靴鞋是旦行(丑扮彩旦)扮演的角色所穿,包括彩鞋、彩旦鞋、女薄底靴、旗鞋、船底鞋等。
3、文戲就穿花花綠綠的綾羅綢緞,武戲就穿鏗鏘作響的各式軟甲。
❹ 戲曲中的水袖技法與表演技巧
戲曲中的水袖技法與表演技巧
戲曲服裝來源於生活,但不是對生活的簡單模仿和照搬,而是經過了藝術加工和處理,它比生活更誇張,更鮮明,更能表現出劇中人物的社會地位。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戲曲中的水袖技法與表演技巧,歡迎閱讀。
一、借水袖動作表現人物情
水袖,是傳統服裝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起源於古代真實的生活。演員為了藉助水袖來表演,先在袖口上加塊白布作為水袖,後來發展成為白綢子更增添了美感,在演出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其特點,以虛擬的動作傳神,以誇張方法取勝,以節奏鮮明見長。從角色、行當的劃分到身段的表演,歷代戲曲演員設計了許多優美的水袖動作與技巧,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水袖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繁復的身段都要水袖配合來表演。但真實生活中,人絕沒有隨時舞動袖子的道理。舞冊大水袖是一種藝術手段。藝術又是生活的'加工、誇張與美化。在戲曲舞台上,當表現人物情感的時候,有重點地舞動水袖,往往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加強了表現力,使人印象深刻。由於表演者明確了此劇,此時此地用此水袖動作的目地性,絕不是為炫耀自己的水袖功,而是服從於劇中人物的需要,用來表達思想感情而打動觀眾的。一些藝術家州空豎們藉助水袖動作來表現人物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為我們今後的人物刻畫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京劇大師梅蘭芳在《貴妃醉酒》中,就運用了投袖、拂袖、抖袖等多種水袖動作表現楊玉環的幽怨、凄婉之情。
穿帶水袖的服裝,一舉一動都與全身動作,舞台部位以及音樂節奏等有著密切關系。用得好,有助於人物刻畫,為表演生色,否則,成為累贅,起不到好的作用。程硯秋的水袖表演功夫精深,曾經總結出一套水袖表演動作要領,被後輩演員奉為圭梟。他在電影《荒山淚》中飾演張慧珠,就有近百種水袖動作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尚小雲演《乾坤福壽鏡》在「失子驚瘋」一折里,胡氏尋子不著,精神失常,他就使用了轉袖、抓袖、拋袖等多種水袖技巧,精妙絕倫,美不勝收,把人物的規定情感表達得入木三分。
二、活用水袖技巧於表演之中
關於水袖的具體技法有多種多樣,程硯秋先生曾總結十個字,為「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後人又發展了十個字為「翻、搭、繞、雲、旋、抓、擺、拉、垂、刀」。這里我就不一一細說,只把我個人的體會簡述如下。翻袖用法,中指,食指用勁,用「揚」虧塵、「抖」,往往先翻袖,有單、雙、上、下、左、右的不同,這一動作用得較多;繞袖用法,中指捏住水袖中縫,轉腕子,水袖繞手上,如《三擊掌》中唱「不能不能萬不能」時,雙手繞袖,舉至右肩甩下去。
繞袖可正,可反,此袖如擰麻花;雲袖用法,雲手袖,連續雲手,圓而不亂,可正可反,尚派多用此袖法;旋袖用法,手掌平伸,以肘帶動腕子旋轉水袖,兩掌中如同各托一圓盤轉動非常絕妙;刀袖用法,兩袖掄動如大刀花,有正,有反。再如秦腔《打神告廟》就是水袖運用較多的一折戲,當敫桂英懷著一腔悲憤跌跌撞撞地跑到海神廟,大喊「海神爺」,這時演員運用了「雙直拋袖」快速「雙抓袖」的技巧,表示見到海神爺時壓抑不住悲憤的情感,沖到海神爺面前時借鑒了基本功中的「雙後拋袖」隨著刺滑動作上身平躺於地面,水袖在滑動中隨身落下,此時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水袖的表演技巧結合在一起,表現得淋漓盡致,非常符合人物此時此地的心境,這一技巧的運用正好與觀眾的審美情感趨於一致,達到主客體的統一,增強了人物的感染力,把人物的一腔憤怒乃至神魂顛倒,使水袖技巧與舞蹈身段相糅合,創造出一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當希望徹底破滅,她決定以死了結時,走上神案的敫桂英撕下水袖向空中拋去,一條白綾緩緩而下。她手撫白綾,然後轉身,表現了人物敫桂英的復仇意志,又一次展現了柔弱女子的剛烈性格。 一個好的演員能夠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對人物的理解、感受,借用戲曲程式舞蹈的表現手段塑造人物,不只局限於外部形態,而且要深入到對人物精神,靈魂的刻畫之中。所以,《打神告廟》這折戲,演員的水袖功不管是收是放,是動是靜,也不管動作幅度是大是小,都會給人們留下一種情之所至的感覺。一雙水袖化入了人物情感之中,又與身段、表演、音樂融為一體,達到了形與神相結合,動與靜相結合,只有這樣才正是水袖藝術魅力的所在。
❺ 唱京劇時,所穿的服飾有什麼講究嗎
一、京劇服飾色彩與圖案的運用具有象徵意味。
京劇服飾的色彩十分鮮明,主要有十種顏色,分為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是紅、綠、黃、白、黑,一般用於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物服飾;下五色是粉、藍、紫、香、湖,一般用於社會地位較低的人物服飾。京劇服飾的圖案也十分有意義,不同的圖案表示的意味不同。使用最多的圖案是龍和鳳,龍一般用於男性服飾、鳳一般用於女性服飾,表示尊貴、華麗;「壽」字圖案象徵長壽;蝙蝠圖案的「蝠」與「福」同音,所以象徵幸福、福氣;梅花象徵品性高潔;女帔領口下端的如意圖案象徵吉祥如意等。
❻ 京劇的服裝和臉譜的知識,你們都知道哪些呢
一、京劇的服裝
京劇的服裝稱大體可以分為莽、帔、褶、靠和衣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