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族服飾的服飾介紹
白族現有130萬人口,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在貴州的畢節、安順和湖南的桑植縣。白族服飾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地理環境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有著密切聯系。大理白族是中國西南地區各民族中經濟較為發達,文化水平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製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為生產工具,生息和勞動在洱海地區。長期勞動形成的審美觀和民族風情,突出體現在白族服飾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為貴,再配以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綉精美的披掛,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裝藝術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麗風流萃於一身的白族服飾,以風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華民族的服飾百花園中獨樹一幟,並以其形色俱佳的語言,向世人訴說著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來。
白族服飾也許與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關,不論男女服飾,在壩區或山區,都盛行以白色為尊貴,並且能根據不同性別、年齡、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製作出精美、鮮艷的外裝。一眼望去便給人們美觀大方、色彩分明、線條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給人過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區的白族男子多著白色對襟上衣,外穿鑲花邊黑領褂,下穿白色或藍色肥寬褲子,頭纏白色包頭,肩挎工藝考究又實用的綉花挎包。而在山區或與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對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藍色土布腰帶。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白族婦女服飾,雖各地有所差異,但都盛行以白色為尊貴,因此白族婦女不論老少,都愛穿白襯衣,著加工製作精細、鮮美的艷紅色、藍或淺藍色領褂,下穿灰藍、綠色布料加綉花邊褲角的褲子,腳穿綉花鞋,腰系加工精緻,上面鑲邊處綉有花、鳥等圖案的綉花短圍裙。白族婦女一身的服飾,不論老少,不僅顯得十分協調,而且還給人以美觀、大方的感覺。
各地白族的服飾,既有某些相同之處,也有許多自己鮮明的特色。看過電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對白族的服飾有著深刻的印象。阿鵬的服飾,上身著白色對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藍色寬褲,頭纏白包頭,肩掛綉花掛包,這種裝飾色調明快大方,彰顯白族男性的英俊瀟灑。「大紅領褂白襯衫,艷藍圍腰花飄帶,叫人不得不喜歡」,說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飾。這一服飾的基本構件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領褂(又稱坎肩,無領)和圍腰,下穿花邊褲,式樣多為緊身和束腰,色調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對比強烈。發式為辮子盤頭頂,纏以鮮紅頭繩,然後用綉花或彩色頭巾包裹,左側垂下雪白的纓穗。戴銀質耳墜,領褂右衽佩有銀制「三須」、「五須」。手上喜戴銀質、琺琅或玉石的手鐲和戒指,腳穿綉花鞋。這一身打扮,結構映襯協調,色彩飄逸,對比明快,線條婀娜多姿,難怪有一位詩人曾吟詩感嘆: 「獨辮明滅系紅絛,滿頭雲錦分外嬌。流蘇俏向紅顏窺,鬢雲暗把劉海招。緊袖白衫洱海憐,絳紅領褂蒼山繞。」 白族服飾
白族挑花工藝品。流行於雲南大理。系圍腰頭的帶子。帶端呈扁矛形,帶面由寬而窄,與腰頭加接處最窄。中老年婦女常用黑、藍色布料,少數用綵綢,較長且寬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藍色,一般用布料較短且窄。均用挑花裝飾,以白線為主,少用紅線。年輕人的飄帶挑花圖豐富,有花卉、飛禽等上百種。圖案千變萬化,帶端部位皆挑綉蝴蝶。 白族金屬工藝品。流行於雲南大理等白族地區。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年間,僅大理就有「三寶」、「三元」、「恆豐」、「福美」等鋪號十六家,能打制周圍白、漢、彝、苗等民族婦女、兒童佩帶的金銀首飾。有扭絲鐲、扁桃鐲、剪鏈、八仙、帽花、戒指、耳環、三須、五須、針筒、耳勺、牙簽、冠針、圍腰牌、蝴蝶、龍鳳等數十種。
白族姑娘出嫁時要制一套首飾,有蛇骨鏈,三須、五須、銀質掛鏈,懸上針筒、金魚等飾物;還有金、銀,玉、藤手鐲,紐絲錫,扁桃鐲,串珠鐲,小腿鐲等。以玉器手鐲和銀質技鏈最為名貴,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婦女的象徵;還有各種戒指、耳環、管子、帽花、八仙、冠針、龍鳳、蝴蝶、頭排鎖、圍腰牌,頂圈等。現金、銀、玉器首飾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名貴手錶。 白族頭飾工藝品。方形。女用。流行於雲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雲龍、麗江、蘭坪等地白族聚居區。按工藝可分為四類:
挑花頭巾。藍布底白線挑花,用幾何針法挑制各種圖案。青年人頭巾挑花艷麗、繁多。隨年齡增長,花紋圖案不斷簡化。藍底白線挑花這一反綵線挑花的色調,是白族婦女頭巾最突出的特色。
刺綉頭巾。流行於洱源西山、喬後等山區。以天藍或淺綠色布為底,邊為鋸齒形綵線挑花,中間綉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紅大綠突出。
扎染頭巾。主要流行於大理周城地區。用白布以靛藍扎染。樸素、明快。
多層頭巾。流行於劍川三河、麗江九河等地。除有較簡單的藍底挑花外,多用頭巾包紮造型與層數區別長幼。少幼女童的頭巾為單層,用紅線紮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紅線將雙層頭巾在頭上環扎一周,翻披在後;婚後婦女則戴多層頭巾,少則八層,多則十餘層。無論層數多寡,最上邊一層定為藍色,挑制白花。老年人頭巾層數減至三五層,以黑線挑花。 白族服飾與時俱進,有了較大的改革、創新與發展。據史書畫記載,古代的白族先民身著「絳裙襦、黑頭囊、金琺苴、畫皮靴、首飾抹額、冠金寶化鬢、襦上復畫半臂」。「霓裳彩斗、雲鬢花垂、清歌互舉、玉步徐移」,現在這種裝束已不存在,就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白族服飾也與現在的白族服飾有著較大的區別。過去白族服飾崇尚簡潔明快的風格,現在為適應審美的需要,不斷向五彩繽紛、色調豐富的方面發展。最突出的是金花頭飾的創新,這一頂漂亮的頭飾囊括了大理「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的優美景緻。那發辮下盤著的綉花頭巾,猶如盛開在山頂的山茶、杜鵑,代表大理四季盛開的鮮花;頭巾一側垂下雪白的纓穗飄飄灑灑,象徵著終年吹拂的下關風;而綉花頭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絨毛,形象地表現了蒼山頂上那冰清玉潔、經夏不消的皚皚白雪;美麗的發辮似一輪彎彎的月兒掛在花海之中,象徵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輪明月。從這充滿濃郁文化內涵和美好寓意的頭飾,我們不難看出白族人民極具智慧的審美情趣和對家鄉、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男子頭飾簡單。雲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雲龍等地,都用藍、黑色頭。古時曾用八角巾作頭飾。保山阿石寨則用7米多的長白布或黑布作包頭。婦女頭飾復雜,常用的有魚尾帽、花頭巾、白纓穗、銀簪、冠針等。大理、洱源等地婦女頭飾、發型隨年齡變化而變化。幼童(含男童)以戴帽為飾,少女以花頭巾、白纓穗、獨辮發纏繞為飾,少婦以藍布挑花頭巾為飾,老年婦女則以黑布頭巾為飾。 刺綉工藝品。流行於雲南大理。主要有三類:
其一為船型綉花鞋。盛行於大理海東、下關山區、洱源等地。以鞋體象木船得名。以船形為母體,演變出雞冠鞋、魚型鞋等。共同特點是:鞋頭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幫全部刺綉。常用圖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公雞、蟹等動物。鮮艷奪目。
其二為圓口綉花鞋。即系帶圓口布鞋,各地均盛行。僅在鞋頭綉一組圖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對稱。上述兩類為婦女穿用。姑娘從小即學,一雙接一雙,日積月累,到婚嫁時已數十雙,甚至上百雙。接新娘的隊伍中有專人挑鞋,示新娘勤勞、能幹。
其三為綉花涼鞋,男女青年穿用。採用雪白布面與布殼粘合,剪成所需鞋幫形狀,滾上邊,綉以幾何圖案或二方連續圖案,以上革底,最後在鞋頭釘上綉球。通常只在節日盛會或趕集約會時穿用。
㈡ 白族的服裝有哪些。(一點字就行)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㈢ 白族服飾有哪幾個種類從身份和年齡如何區別
白族服飾總體上看,男子的穿戴簡潔樸素,中老年服飾較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綉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一色,於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絨領褂,再以鑲深色邊、綴深色帶的淺色圍腰抬色,明快之中顯素樸,秀艷之中見端莊,醒目大方,毫無細碎之感。外罩多為紅色,淺藍色為主的領褂。下穿白色或淺色長褲。腰系短圍裙,鑲有花邊,綴有綉花圖案。寬花腰帶和飄帶緊束腰身,頭梳獨辨,盤於疊成長條形的桃花或印花頭巾中間,再纏以紅頭繩,左側飄吊著一束雪白的纓穂,手腕上戴銀質或玉石的手鐲。腳穿綉花鞋。這一身打扮,濃艷而又不失莊重,線條美麗,婀娜多姿,飄然若舞,十分討人喜歡。
大理白族織綉紋樣以花卉圖案較為常見,如頭巾、圍腰、飄帶、背帶、草帽帶、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為主。
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桿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綉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為銀或,黑領褂。還有多層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長的白布腰帶,短寬褲腳普通褲。中老年腰系的裝草煙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涼草鞋,鞋尖鞋幫往往綴上纓花。老年人穿的有紅緞萬壽鞋,翅頭鞋等。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婦女頭飾中少女頭飾極為講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歡梳獨辮,用一塊挑花頭巾,把它疊成長條形加在上面。再用紅頭繩繞著長長的獨發辮,把辮子挽上,發辮成龍,擠在中間,上成龍馬角,下成龍鳳尾。頭巾上的纓穗繫到左耳下,風吹飄搖,銀珠閃閃發光。額上纓花發壘成串,既顯示了少女長發美,又突出了發辮下色彩鮮艷的頭巾,非常滿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發型和頭飾所特有的風韻。
過去海東少女結婚前要戴一頂綉花的鳳尾勒,前有兩對細彈簧支撐的綵球,兩側為綉花的翅膀,後用銀鏈連接,套在獨辮上面,遠望去似一隻鮮艷奪目的金鳳凰。婚後女子一般不再纏獨辮裹頭巾,把頭發梳成三辮盤在後腦上成為挽髻,梳成皇後頭,上罩黑絲網, 網著一橢圓型的發套,插上管子,外套鳳凰帽或繞頭巾。比起姑娘來,色彩漸趨淡雅。中老年婦女為高髻,裹以臘染,扎染黑色頭巾,給人以莊重之感。婦女的衣飾也因年齡不同而略有變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選擇和花邊的運用及圍腰的長短上的區別。少女穿白色、水紅、粉藍的無領大襟衣或襯衣,外罩紅色、淺藍色領褂;領褂有金絨的,燈芯絨、毛呢或化纖的。色 彩因年齡而定。少女、少婦喜水紅色,老年婦女喜黑、藍色。用一條寬五寸左右,長幾尺的綠色腰帶,將腰部緊緊束起,再繫上圍腰。婦女從老到少都系四方圍腰。一般少女喜短圍腰,單層,白、綠色,鑲花邊,綉福壽花、萬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圖案,連以綉花「鴨舌」和飄帶。把圍腰蓋在膝蓋以上,恰到好處地顯示青春朝氣和女性柔美的體態。中老年婦女圍 腰過膝,雙層,色彩由暖色轉向冷色,花色由繁變簡。婦女圍腰上還有一條綉花飄帶,兩端是兩片雙面綉花。白族的褲子 過去中青年婦女要穿緄邊紅、綠衣褲,緄衣、緄褲均為寬袖寬褲管。現褲子均改變,幾乎與漢族相同。過去婦女還常穿各式綉花鞋,紅纓花碎布麻草鞋,現多已廢棄。下雨時老年人穿的厚板底市制雨鞋,是一種很有民族特色的雨鞋。 白族的首飾 白族姑娘出嫁時要制一套首飾,有蛇骨鏈,三須、五須、銀質掛鏈,懸上針筒、金魚等飾物;還有金、銀,玉、藤手鐲,紐絲錫,扁桃鐲,串珠鐲,小腿鐲等。以玉器手鐲和銀質技鏈最為名貴,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婦女的象徵;還有各種戒指、耳環、管子、帽花、八仙、冠針、龍鳳、蝴蝶、頭排鎖、圍腰牌,頂圈等。現金、銀、玉器首飾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名貴手錶。 白族服飾的發展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等,人口159萬,主要聚居於雲南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地帶,少數分布在雲南保山、麗江、瀘水、姚安、昆明、元江等縣和四川、貴州、湖南等省。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少數民族之一,服飾文化表現出絢麗多姿的獨特風姿。
遠古時代,想必白族的祖先過著群居生活。以打獵、捕魚為生。以樹葉來避寒,遮羞。經考古發現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經掌握紡織技術。劍川海門口、大理挖色鹿鵝山、大理蒼山、賓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分別出土了石質紡輪,骨質或角質針具,證明紡織物開始問世。白族先民也開始有簡單的服飾,當然服飾由於受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一開始的主要功能無疑是保暖、避寒。
到了南詔時期,大理地區的絲紡織業已大量出現。「工文織」,含紋納花的絲織品大增。1974年雲省、大理州有關單位到大理州洱源縣三營火焰山塔進行調查,在塔中發現了大理國時期的絲織品,且保存情況良好,經鑒定為白絹一幅,絲綢三塊,這對於研究當時的絲織工藝確實是一份難得實物資料。
南詔時期,大凡華貴的衣服,都要用精絲織成的絲、錦、絹縫制而成。南詔王、清平宮的服飾皆用錦綉,外綴虎皮,異常燦爛。在唐代的《南詔中興二年畫卷》中,對所描繪的王族和官員的服飾,作了詳細的描述。《南詔德化碑》碑陰載用「二色綾袍」做功臣賞賜品。《釋名·采帛》:「綾,凌也,其紋望之如冰凌之,理也。」輕且薄,以精絲紡之。為了使服飾更加美麗,人們除了在衣服上製作刺綉圖案,達到美化服飾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詔向大唐朝廷獻演大型歌舞《南詔奉聖樂》,還以別的方式來表達,演員們穿南詔民族服飾,衣裙、鞋帽上彩畫鳥獸草木花紋。「八彩」藝術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演進。所以說南詔時期白族織染刺綉、工藝美術方面的造型設計水平之高,在我國南方是少見的。它將織、染、繪、綉融為一體,是唐代白族地區紡織業和服飾藝術蓬勃向前發展的顯著標志,對研究當時的白族服飾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上層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對固定下來,相應的百姓服飾質量也有所提高,出現了刺綉的服飾,絹類面料雖沒官家華貴,仍不失質粗形美之感,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服飾有一個顯著特點:注重色調與裝飾彩染和刺綉較普遍。服飾的類型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社會習俗、文化情趣及生產力發展水平。構成白族的「服裝文化」。這一文化對以後元、明、清的白族服飾的演變一直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近代,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變革,白族的服飾相應也發生了變化。但白族服飾的形成總是受到特定的習俗、風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編排。美國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杜威說過:「習俗在形成個人的行為中起的作用遠超過了個人對傳統習俗所能發生的任何影響……。」故南詔大理文化在現代白族服飾中遺制猶存,賃白族服飾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始終保持著不同於其它民族的獨特傳統。[
㈣ 中國少數民族服裝的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綉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綉花鞋)。男子為白衣褲、黑背心、白或藍布包頭,綉花掛包;高寒地區常穿羊皮披肩。
㈤ 白族的服飾
白族的服飾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白族先民以滇池為中心的滇僰人「頭飾羽翎」。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舞蹈圖像中,舞者全戴羽冠,頂插長翎,上身裸露,下著獸皮羽毛帶狀裙。洱海地區,唐初白族先民之一的西洱蠻,男女以氈皮為披,女子絁布為裙,男女赤腳。《雲南志》卷五雲:「東有白蠻,丈夫婦人以白繒為衣,下不過膝。」「婦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澤發。貴者以綾錦為裙襦」。「若子弟及四軍羅苴以下,則當額絡為髻,不得戴角;當頂撮髽髻,並披氈皮。俗皆跣足,唯頭囊特異耳。南詔以紅綾,其餘向下皆以皂綾絹。」「曹長以下得系金佉苴(即腰帶)」。「有超等殊功者,則得全披波羅皮(即虎皮)」。南詔王室及清平官、大將軍,已效漢服,上衣圓領寬袍大袖,下著寬褲緊腿,有靴。詔王頭囊為鍾鼎式,文官頭囊為黑色蓮花式,武官為虎頭式。
大理國白族服飾,王室及官員皆衣綾羅綢緞。元代,服色,「略本於漢」,「男人披氈椎髻,婦人不施粉,酥澤其發。以青紗分編繞首系,裹以攢頂黑巾。耳金環,象牙纏臂。衣綉方幅,以半細氈為上服」。
明清以來,白族服飾,一般說來,男子的服裝各地大體相同,婦女的服飾則各地有著差異。
大理等中心地區白族男子的服飾,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的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或藍色長褲,肩掛綉著美麗圖案的掛包。碧江四區一帶白族(勒墨人)男子在對襟衣外,加穿一件長可過膝的麻布坎肩,下著寬褲衩,肩掛一把護身長刀和一個花布袋,項間佩掛數串彩色珠子。大理海東的男子,頭戴瓜皮帽,足穿白布襪和「雲頭」紅鞋,身穿短大襟上衣,套以麂皮領褂,外面還加穿幾件布質或綢質領褂,腰系綠絲褲帶,掛以麂皮或綉花兜肚。
至於白族婦女的服飾,大理一帶多穿白色上衣,外套或紅或藍或黑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綉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綉花的「百節鞋」;臂環紐絲銀鐲,指戴琺琅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綉花、印花布或彩色毛巾的包頭。衣外腰帶為多層厚布縫製成硬板帶,女孩五歲起系圍,使腰身如蜂形窈窕。外系綉花飄帶的雙層短圍腰,或立或行總婀娜多姿。腳穿船形綉花鞋,表示江海無阻一生順利。鄧川一帶的未婚女子則戴小帽或滿布銀鈴的「鼓釘帽」、帽檐高翹的「魚尾帽」。居住在麗江九河的白族婦女的領褂,多為氆氌,袖、腳鑲著花邊,披著背有七星圖案的輕軟羊皮。保山阿石寨婦女所穿的對襟衣,前襟齊腰,後襟過膝,臂套彩色袖筒,前系長可及地的圍腰。碧江白族婦女的服飾,頭戴鑲有海貝和白色草子的花圈帽,頂佩十數串彩色小珠子,身穿黑色或花色短衣,腰圍前後鑲著三道海貝和珠子的綉花圍腰,赤足。大理海東新婚女子的發飾,梳「鳳點頭」(鳳頭、鳳背、鳳翅、鳳尾俱全),身著大鑲大滾的紅綠衣褲;青年婦女也戴「鼓釘帽」。
鶴慶壩區甸北白族姑娘則以頭頂外罩或藍或紫或黑的兩幅1尺2寸見方的頭巾,外沿頭纏3丈6尺紅頭繩,象徵一年360天。甸南壩沙河南婦女戴「千褶百皺荷包形黑色大圓帽」,象徵頭頂日月。松桂、北衙婦女用2丈4尺黑布包成尖尖頭,象徵一年24個節令。
20世紀80年代後,西服革履、燙發化妝也在壩區城鎮白族青年男女中流行。
㈥ 白族民族的服飾特點
風花雪月,風是指右邊長長的白須,花是指頭上的花式
㈦ 白族服裝特點
「蒼山綠,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紅,風擺楊柳枝,白雪映霞紅」,這正是婀娜多姿、飄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飾的真實寫照。白族服飾最明顯的特徵,是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綉精美,有鑲邊花飾,朴實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藝術上的高度才能。白族男子服飾差別較小,簡潔朴實;婦女服飾懸殊較大,既鮮艷,又素雅華美,往往是上身和頭飾比較花俏,而下身又較樸素;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中老年服飾比較淡雅。
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桿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綉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為銀或,黑領褂。還有多層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長的白布腰帶,短寬褲腳普通褲。中老年腰系的裝草煙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涼草鞋,鞋尖鞋幫往往綴上纓花。老年人穿的有紅緞萬壽鞋,翅頭鞋等。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少女頭飾極為講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歡梳獨辮,用一塊挑花頭巾,把它疊成長條形加在上面。再用紅頭繩繞著長長的獨發辮,把辮子挽上,發辮成龍,擠在中間,上成龍馬角,下成龍鳳尾。頭巾上的纓穗繫到左耳下,風吹飄搖,銀珠閃閃發光。額上纓花發壘成串,既顯示了少女長發美,又突出了發辮下色彩鮮艷的頭巾,非常滿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發型和頭飾所特有的風韻。
婚後女子一般不再纏獨辮裹頭巾,把頭發梳成三辮盤在後腦上成為挽髻,梳成皇後頭,上罩黑絲網,網著一橢圓型的發套,插上管子,外套鳳凰帽或繞頭巾。比起姑娘來,色彩漸趨淡雅。中老年婦女為高髻,裹以臘染,扎染黑色頭巾,給人以莊重之感。婦女的衣飾也因年齡不同而略有變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選擇和花邊的運用及圍腰的長短上的區別。少女穿白色、水紅、粉藍的無領大襟衣或襯衣,外罩紅色、淺藍色領褂;領褂有金絨的,燈芯絨、毛呢或化纖的。色彩因年齡而定。少女、少婦喜水紅色,老年婦女喜黑、藍色。用一條寬五寸左右,長幾尺的綠色腰帶,將腰部緊緊束起,再繫上圍腰。婦女從老到少都系四方圍腰。一般少女喜短圍腰,單層,白、綠色,鑲花邊,綉福壽花、萬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圖案,連以綉花「鴨舌」和飄帶。把圍腰蓋在膝蓋以上,恰到好處地顯示青春朝氣和女性柔美的體態。中老年婦女圍 腰過膝,雙層,色彩由暖色轉向冷色,花色由繁變簡。婦女圍腰上還有一條綉花飄帶,兩端是兩片雙面綉花。
常見的白族女性帽子代表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帽飾中側面垂下的穗代表下關的風、帽上綉的花代表上關的花、帽頂的白須代表蒼山的雪、帽子帶上後形成的彎月形狀代表洱海的月。
㈧ 白族有什麼節日和服飾
白族人民主要節慶活動有「大過年」、「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耍海會」、「拜日望」等。同漢族相同,也過清明、端午、中秋等。
白族崇尚白色,服飾以白色為主色。女子頭飾代表大理的「風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著扎染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眾通用。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㈨ 白族穿什麼樣的衣服 有哪些著名建築物 有哪些節日
服飾:
白族崇尚白色,服飾以白色為主色。女子頭飾代表大理的「風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著扎染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建築:
白族具有我國石窟造像的共同點又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來修建的雞足山寺院建築群,斗拱重疊,屋角飛翹,門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層層的人物花鳥,巧奪天工,經久不圮。
節日: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
火把節,農歷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9)白族民族服裝有哪些擴展閱讀:
白族注重節慶,幾乎每節都有一至數種應景食品。如春節吃叮叮糖、泡米花茶和江齋飯;三月街吃蒸糕和諒粉;清明節吃涼拌什錦和「齋筵香」(炸酥肉);端午節吃粽子和雄黃酒。
嘗新節吃新豆、嫩瓜和陳谷摻新米飯;火把節吃甜食和各種糖果;中無節吃羊肚菌和檢魚包肉;中秋節吃白餅和醉餅;重陽節吃肥羊;冬至節吃炒養粒和羊肉湯。
白族婚宴習慣用「喜州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曲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干香。
㈩ 麗江白族服裝怎樣 白族有哪些特殊禮儀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在主要分布區,他們的服飾款式基本構件一致,稍微有些差異。麗江白族服裝怎樣?
服裝
男痕跡由對襟白襯衫、黑領褂、大筒褲、剪口布鞋等件組成。女裝由藍、白、雅布(淡藍)等色布製成的右衽大襟襯衫、領褂、圍腰(圍裙)、飄帶、寬筒褲、花頭巾、白纓穗等件組成。
男女服都特別強調開朗、明快、跳躍、對比。常以白色為基調,反襯以黑、藍等深沉色塊。
青年女裝還用漂白、雅布、鴨蛋綠等淺色緊袖上衣,配以大紅、紫紅、粉紅、深綠、深藍等色圓領褂。袖口、圍腰、飄帶、領褂大襟邊、頭巾等細部則以精美的刺綉、挑花、鑲滾、扎染等工藝裝飾。
童帽
流行於雲南大南、洱源、劍川、鶴慶、雲龍等地區。是男女幼童頭飾,以魚尾帽為母體,演變出虎頭帽、貓頭帽、獅子頭帽、兔子頭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種形式。均以彩綉裝飾,常用圖案有梅花、菊花等,帽兩端綴以圓形銀飾,正前上方飾琥珀、瑪瑙製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種造型的銀飾品。有的在頭頂兩側裝彈簧綉球,在帽尾綴銀鈴。
頭飾
男子頭飾簡單,雲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雲龍等地,都用藍、黑色頭,古時曾用八角巾作頭飾,保山阿石寨則用7米多的長白布或黑布作包頭;婦女頭飾復雜,常用的有魚尾帽、花頭巾、白纓穗、銀簪、冠針等,大理、洱源等地婦女頭飾、發型隨年齡變化而變化;幼童(含男童)以戴帽為飾,少女以花頭巾、白纓穗、獨辮發纏繞為飾,少婦以藍布挑花頭巾為飾,老年婦女則以黑布頭巾為飾。
頭巾
流行於雲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雲龍、麗江、蘭坪等地白族聚居區。按工藝可分為四類:
挑花頭巾。藍布底白線挑花,用幾何針法挑制各種圖案。青年人頭巾挑花艷麗、繁多。隨年齡增長,花紋圖案不斷簡化。藍底白線挑花這一反綵線挑花的色調,是白族婦女頭巾最突出的特色。
刺綉頭巾。流行於洱源西山、喬後等山區。以天藍或淺綠色布為底,邊為鋸齒形綵線挑花,中間綉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紅大綠突出。
扎染頭巾。主要流行於大理周城地區。用白布以靛藍扎染。樸素、明快。
多層頭巾。流行於劍川三河、麗江九河等地。除有較簡單的藍底挑花外,多用頭巾包紮造型與層數區別長幼。少幼女童的頭巾為單層,用紅線紮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紅線將雙層頭巾在頭上環扎一周,翻披在後;婚後婦女則戴多層頭巾,少則八層,多則十餘層。無論層數多寡,最上邊一層定為藍色,挑制白花。老年人頭巾層數減至三五層,以黑線挑花。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