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人在冬天沒有棉褲,禦寒靠的是什麼,有哪些方法
古代人的服裝大多都為裙袍,這就不僅讓人感到疑惑,也會產生一個疑問:古人究竟有沒有褲子,如果沒有,古人裙袍下面又穿著什麼呢?
其次,在古代女子的禮儀當中,跪姿是最常見的。如果穿褲子經常使用跪姿會有束縛。為了幹活以及日常行禮更便利,裙子飽受受青睞。
『貳』 古代人冬天穿哪種衣服比較保暖,古人出門靠什麼防寒呢
古代人的冬天一般都會穿戴動物的皮毛來保暖,因為古代沒有高科技,只能取材於山水自然。當然古代也分窮富,富人自然是用貂皮和動物皮毛來保暖,而窮人就只能用紙衣來保暖。紙便是用植物的纖維編造出的比較堅硬,可以抵禦寒風。百姓也可以到山上砍一些柴火,燒成木炭來取暖。
生活條件再差一點的古人就只能用植物纖維編織而成的紙衣來禦寒。紙衣是用堅韌的植物纖維緊密的編織在一起,十分的牢固,寒風無法吹進,古人還會在紙衣中包入一些羊毛,木棉花來保暖,所以古代的紙也能當布來使用。在我國古代的南方,用動物的皮毛來做保暖的衣服很少見,因為它是北方游牧民族穿戴的,若南方的百姓也想使用,便要去從北方進貢,所以進貢而來的獸皮都是價格比較高的,一般只有富商才能穿得起。
『叄』 冬天古人是怎樣過冬的,他們會穿啥衣服過冬呢
早在古代,人們就有了四季的概念,春、夏、秋、冬的命名也是來源於氣候變化而人為界定的規則,勤勞朴實的勞動人民也依據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創造了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前進的動力。那麼,每到冬天,作為現代人的我們都離不開厚厚的羽絨服和房間里的暖氣,而作為古代人,他們是怎麼過冬的呢?最令人詫異的是,還有用紙來當作填充物的,紙的造價十分便宜,又可以抵禦一定的風寒,因此也是被運用到其中。說起禦寒保暖,富人們的保暖方式可謂是奢靡又瀟灑,看古裝劇也是經常看到皇宮中妃子們都手捧著暖爐,睡覺前還有人專門暖床,相比較之下,平常百姓的冬天卻沒有那麼好過了。
『肆』 每天一個故事|沒有暖氣的古代,古人冬天穿什麼
最近換了辦公場所——沒有暖氣。每天凍得兩條腿像不是自己的,回家第一件事情是縮在被窩里暖著。
卧在被窩里想到一個問題:在沒有暖氣的古代,大家是怎麼過冬的呢?於是,連夜秉燭,查閱了大量的文史古籍,又請教了多位「鑽家」。
如今各式各樣的禦寒冬裝可謂五花八門,在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古代,人們冬天都穿什麼禦寒?從史料來看,上古三代人們已普遍開始穿棉袍;唐代開始出現比襦長比袍短的「襦襖」。古代最早的棉褲都是開襠的,叫「袴」;漢代才開始提倡穿合襠褲「褌」……
裘是皮衣,毛向外,所以《說文》在「表」字下說:「古者衣裘以毛為表。」上文說過,貴族穿裘,在行禮或待客時要罩上裼衣以增加服飾的文采。這是因為獸毛外露,通體一個顏色,不好看。例如《周禮·司裘》:「掌為大裘,以共(供)王祀天之服。」鄭眾註:「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所謂質,即朴實無華。
用以做裘的皮毛多種多樣,例如狐、虎、豹、熊、犬、羊、鹿、貂,後來還有狼裘、兔裘等。其中狐裘和豹裘最為珍貴,為達官貴人所服,鹿裘、羊裘則最一般。例如《呂氏春秋·分職》:「衛靈公天寒鑿池,宛春諫曰:『天寒起役,恐傷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zōu,鄒)隅(屋角)有灶,是以不寒。民則寒矣。』公曰:『善!』令罷役。」《左傳·襄公十四年》:「右宰谷從而逃歸,衛人將殺之。辭曰:『余不說初矣,余狐裘而羔袖。』乃赦之。」谷是衛國大夫,衛獻公逃往齊國,他先跟從逃亡,後來又回到衛國,國內反對獻公的一派要殺他,他說當初就不願意出亡,並以狐裘羔袖打比方,衛人果然饒了他。杜預解釋道:「言一身盡善,惟少有惡,喻己雖從君出,其罪不多。」狐裘是珍貴的,只有袖子是羔皮,所以用來比喻過失是局部的。
狐裘的價值也並不一,狐腋下之皮毛最為輕暖,因而是最高級的。狐腋純白,所以又稱狐白裘。古書中提到這種裘的地方很多,都反映了服之者的高貴身份。如《晏子春秋·外篇》:「[齊]景公賜晏子狐白之裘,玄豹之茈(cǐ,此。同*[衤+此]、[上「此」+下「月」],指衣邊),其資(價值)千金。」《史記·孟嘗君列傳》:「[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一裘千金並非誇張,齊景公賜給晏子的也是如此昂貴。《墨子·親士》:「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yì,益。二十四兩)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說苑》等書中也有這類的說法。)就是李白《將進酒》中說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也並不能以「吹牛」視之。
狐、貂、貉所制的裘既然名貴,所以在古代作品裡就拿來做富有的象徵。例如高適《營州歌》:「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毛亂的樣子)獵城下。」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作》:「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論語·子罕》:「子曰:『衣敝組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由:子路的名)也與?』」「衣狐貉」即穿著名貴的狐皮或貉皮的裘。
因為這些皮料又輕又暖,所以又統稱輕裘、輕暖。《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孟子·梁惠王上》:「抑輕暖不足於體與?」蔡邕《衣箴》:「今人務在奢,嚴志好美飾。帛必薄細,衣必輕暖。」
上面提到的「羔裘」是羊皮衣中的高級品,與一般的羊裘不能並論。《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魯昭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玉名)於齊侯,遂入羔裘,齊侯喜,與之陽谷。」齊侯因得一件羔裘而把陽谷邑給了公衍,雖不能說這羔裘價值連城,但其貴重也很可觀了。《論語·鄉黨》:「緇衣,羔裘。」皇侃疏:「是君臣日視朝之服也。」至於羊裘就不同了。《淮南子·齊俗訓》:「貧人則夏披葛帶索」,「冬則羊裘解札」。因此衣羊裘常常說明一個人的貧困。《史記·劉敬列傳》:「婁敬(後改姓劉)脫挽輅,衣其羊裘,見齊人虞將軍曰:『臣願見上(指劉邦)言便事。』虞將軍欲與之鮮衣,婁敬曰:『臣衣帛,衣帛見;衣褐,衣褐見,終不敢易衣。』」婁敬把羊裘跟「褐」(粗麻、毛的編織品,詳下)相提並論,而又與「鮮衣」、「帛」相對而言,可見確為貧者所服。《後漢書·馬援傳》:「[援]至有牛馬羊數千頭,谷數萬斛……乃盡散以班(頒)昆弟故舊,身衣羊裘皮絝。」這是說馬援自己生活簡朴。羊毛可以做氈,羊裘日久,毛變得板硬也像氈,所以羊裘又稱氈裘,多用以表現北方的生活。《史記·蘇秦列傳》:「君誠能聽臣,燕必致氈裘狗馬之地。」(《戰國策》略同。)蔡琰《胡笳十八拍》:「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
鹿裘也是粗劣之裘,大約是因為上古中原地區鹿較易得而皮又不如狐、羔輕暖的緣故。《列子·天瑞》:「孔子游於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用繩子系腰)。」《史記·自序》:「夏日葛衣,冬日鹿裘。」《淮南子·精神訓》:「文綉狐白,人之所好也;而堯布衣揜(掩)形,鹿裘禦寒」。《晏子春秋·外篇》:「晏子相[齊]景公,布衣鹿裘以朝。公曰:『夫子之家,若此其貧也,是奚(何)衣之惡也?』」
《禮記·玉藻》記載:
「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
棉袍,是古人過冬禦寒的主要冬裝之一,穿著時間最久。
袍原本是一種禦寒內衣,《釋名·釋衣服》稱:「袍,苞也;苞,內衣也」。袍是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有內外兩層,夾層里放入柔軟的禦寒填充物,就成了袍。
古人最早說的袍,指的就是禦寒的棉袍。但起初棉袍寫作「綿袍」或「綿」,概因所用填充物的不同,並非是現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蠶絲質地的綿絮。
中國何時開始穿棉袍的?從史料記載來看,上古三代人們已普遍開始穿袍子。在周代,袍的地位並不高,屬於一種生活便裝,而不作為禮服穿。由於禦寒性能好,當時野外作戰的士兵在冬天都「標配」有棉袍,所謂「戰袍」即因此而來。這時袍的功能類似現代士兵所穿的「軍大衣」。
然而,冬天能擁有一件棉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詩經·秦風》中有一首詩歌叫《無衣》,詩的開頭即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意思是,誰說我沒有軍服,我和你共有戰袍呢,反映了當時秦國軍隊在物資困難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兩人合披一件棉袍抵禦寒冷的情形。
當然,袍也有高檔與低檔之分。如果夾層里所填的是「纊」,即新的高級天然蠶絲絮,稱為「繭」;如填充的是「縕」,即絮頭、細碎枲麻這些粗劣、陳舊的填充物的才叫「袍」,此即《禮記·玉藻》中所說的「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這種袍是窮人的禦寒棉衣,但袍里這些低劣的填充物,並非現在所說的「黑心棉」,完全是貧窮所致。
《莊子·讓王》記載:
曾子「縕袍無表」遂有成語「捉襟見肘」
在先秦時期,人們冬天穿袍子很有講究,外面必穿一層罩衣,此即《禮記·喪大記》中說的「袍必有表」。只有處於社會底層的窮人,才將袍光著穿。
編撰《論語》的曾子,當年客居衛國時窮得10年買不起一件衣服。據《莊子·讓王》記載,曾子便曾「縕袍無表」。成語「捉襟見肘」,就因曾子而來,他沒有像樣的衣服,「捉襟而肘見」。由此可見,當年窮人過冬天有多難!
在漢代,袍已特別為女性所喜愛。在1972年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辛追身上穿裹了20層衣物,春夏秋冬衣服全了,其中便有綿袍11件、夾袍1件。
自漢代起,袍的穿法不再像先秦那麼嚴格,女性在家裡時也可以將袍子直接當外套穿。因為沒有罩衣,出於好看便有意在袍子的領、袖、襟等部位加以點綴,袍漸漸成為一種體面的冬裝。魏晉時期,袍子已取代之前同樣流行、功能差不多的襜褕,連皇帝都愛穿。
其實,在東漢後期袍已成皇帝的常服之一,唐朝開始黃顏色的袍子即「黃袍」成為皇帝專用裝。在唐代以前,朝臣貴族,甚至士子庶人都可以穿黃袍,限制並不嚴格,黃帝的袍也不限於黃色。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高祖李淵代隋建唐不久,出於禮制尊卑的需要,「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後來皇帝穿的袍子綉上「龍」的圖案,黃袍變身為「龍袍」。
需要注意的是,在袍由內衣變成外衣之後,以前單一禦寒功能的袍出現變化,不再限於冬裝。至於現代女性喜愛的旗袍,與早期女性所穿之袍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白居易詩雲:
「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
與棉袍相比,棉襖則是古今皆穿的短式棉衣。
棉襖,源於一種叫「襦」的綿衣。東漢劉熙的《釋名·釋衣服》稱:「襦,也,言溫也。」因穿起來溫暖柔軟,這種棉衣又稱「溫襦」。
質料粗劣的襦衣稱為「褐」,是下層人穿的。《詩經·豳風》中《七月》詩稱,「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意思是,連粗布衣破棉襖都沒有,怎麼挨到年底?
襦的長度一般至腰間,故有「腰襦」之稱。與袍一樣,襦也有單、復之分,復襦有里子、夾層填綿絮,也寫作「復襦」,就是溫襦。漢樂府詩《孤兒行》:「冬無復襦,夏無單衣。」
復襦已接近於如今的棉襖,單襦似現代襯衫。在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中,便曾發現一件這種漢代「棉襖」。據發掘報告,此復襦為大襟、窄袖,用淺藍色絹做成,內外兩層,層間填上絲綿。當時女屍骸上身穿復襦,下著絲綿長裙。待准備出土時,很快風化成粉末。
保暖功能更好的綿襖里子用毛皮做成,又稱為「皮襖」。皮襖是高檔棉襖,《金瓶梅》里,西門慶大老婆李大姐便有一件,讓潘金蓮羨慕得想借來穿。
明清時棉襖已成為過冬禦寒的主力服裝,從窮人到貴族都喜歡穿棉襖。如《紅樓夢》第六回中,一進榮國府的劉姥姥就看見鳳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
古人習慣穿開襠棉褲「袴」
《急就篇》記載:
「袍襦表裡曲領裙,襜褕袷復褶袴褌」
古人冬天是否都如「燕紫瓊」那般穿棉褲呢?這就涉及到國人何時開始穿褲子的問題了。有人認為,穿褲子始於戰國時北方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但這種觀點似有不妥。褲,古代寫作「袴」、「絝」,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已穿褲子。早期的褲子只有兩條褲管,稱為「脛衣」,沒有褲腰,用繩帶系縛。脛衣沒有遮羞功能,是出於禦寒保暖需要而設計的。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古人穿的褲子都是開襠的。早期的棉褲,不論老少、不分男女都是開襠,已為現代考古發現所證實。1982年發掘的湖北荊州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戰國時期的絲織品,其中就有一條棉褲。這條棉褲穿在女主人的裙子裡面:褲管以紅棕色絹為面料,上綉鳳鳥花卉圖紋;襯里是深黃色絹,層間填以絲綿,褲襠沒有縫起來,臀部也留有較大缺口。這種設計,明顯是考慮上廁所的方便。那麼,穿開襠棉褲不擔心冷風鑽進下體?不用擔心,外面還有長袍或裙裳罩著呢。
從漢代開始,提倡穿合襠褲。為了區別,古人稱開襠褲為「袴」,合襠褲為「褌」,西漢史游編撰的《急就篇》里即列出「袍襦表裡曲領裙,襜褕袷復褶袴褌」,供啟蒙孩童識辨。或因習慣使然,一直到宋元時期都是袴褌共存。如在江蘇金壇南宋周瑀墓出土的男褲、山東鄒縣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女褲,也都是開襠的。
《滇海虞衡志》記載:棉花「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過冬衣著第一強調的是保暖,用什麼保暖材料是最要緊的。利用動物皮毛、禽鳥羽毛做冬裝,是古人禦寒最早想到的辦法之一。上古堯帝便冬天穿裘皮衣,夏天穿粗布褂,此即《韓非子·五蠹》中所說的「冬日麂裘,夏日葛衣」。
在棉花沒有普及種植前,蠶絲及其絲絮是古人製作冬裝的重要材料,所以古人將棉袍寫作「綿袍」、棉襖寫作「綿襖」。絲質冬裝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穿得起的,窮人棉衣都用葛、麻這些植物粗纖維來做,一直到禦寒上品棉花的大量種植才改變。
中國人到底何時穿上真正的棉質冬裝,一直存在爭議。此因棉花的產地而起,主要有「原產說」和「引進說」兩種觀點。
持「引進說」者認為,棉花是從印度、西域引種中原的,元初《農桑輯要》即持此觀點。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引種棉花在宋元間,按此說,中國人穿棉質冬裝只有700多年時間。實際上,中國也是棉花的原產地之一,吉貝、木綿、白梧桐、白疊、草棉等都是棉花的古稱。最早的夏書《禹貢篇》中即有「島夷卉服,厥篚織貝」的記載,「卉服」、「織貝」都是棉織品,在福建崇安曾出土過距今三千多年的棉織布片。
但中國普遍種植棉花的歷史似不太早,清代學者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的觀點即是「宋元間……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可這就有疑問了,既然中國是棉花原產地,早有棉布,棉花禦寒性極佳,又價廉物美,為何宋元以前朝廷不推廣種植,而讓黎民受凍?
盡管疑問待解,但從史料看,中國人確實在宋元以後才普遍穿棉質冬裝的,並在明清得以流行。
在保暖方面,我們都知道,只是衣服穿厚是沒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頭如果沒做好保暖作用,也會冷。在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綉,或用朱綾紋羅,古樸而美貌。至於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為全部包住的樣式,刺綉的花紋讓人覺得,放到現在用,也很時尚。
至於頭部保暖,花樣更多。民間女性在明代以前多在頭上戴帕頭保暖,有學者研究,漢代時期,士庶男子在冬天用裁成長條,內絮絲綿的帛巾扎在額間,用作保暖。元代,上層婦女戴抹額,到了明清時期,這種抹額又被成為勒子,成為民間婦女最愛的禦寒物品,普通貧民和士庶階層相比,只在材質、珠寶使用上有不同。
除開抹額,貴族婦女還有「卧兔兒」或「昭君套」,「卧兔兒」是一種用動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飾品,冬天戴在頭上,在頭頂像卧著小兔子。
在《中華文化習俗辭典》中,「昭君套」是古代一種無頂的女式皮帽,後來也成為一種富家女在冬天的首飾。
至於男子,冬天也不是光著頭出門的。
五代至宋朝,騎馬出門的男子會頭戴風帽,禦寒且擋風沙。
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銀鼠暖帽。
至於明代,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沈從文在書中介紹,暖耳多用狐皮類製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
清朝,官員冬季戴暖帽,多為皮製。
『伍』 古代人冬天穿什麼衣服禦寒
動物的皮毛:由於古代沒有高科技,只能取材於山水自然,因此會用動物皮毛來保暖。絲綿:古人用麻類纖維或者是絲綿製成冬衣,但保暖的能力低於棉花。塞繅絲的邊腳料:人們會在衣服裡面塞進繅絲剩下的料子,但保暖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太過碎小,容易從衣服里漏出來。棉服:在一件絲質的衣服上面鋪滿蠶絲、禽類的絨毛等保暖材質,外面再罩上一層麻質的表層即可。
1、動物的皮毛:由於古代沒有高科技,只能取材於山水自然,因此會用動物皮毛來保暖。
2、絲綿:古人用麻類纖維或者是絲綿製成冬衣,但保暖的能力低於棉花。
3、塞繅絲的邊腳料:人們會在衣服裡面塞進繅絲剩下的料子,但保暖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太過碎小,容易從衣服里漏出來。
4、棉服:在一件絲質的衣服上面鋪滿蠶絲、禽類的絨毛等保暖的材質,外面在罩上一層麻質的表層即可。
5、以紙保暖:沒有棉花可以塞的古人,在衣服里塞什麼的都有,有芭蕉等劣質的草木纖維,以及本土的木棉等。
『陸』 人們在沒有棉花的古代,到了寒冷的冬天是用什麼禦寒的
在現代,冬天的寒冷沒什麼可擔心的,也就是穿一件棉大衣或者羽絨服的事情。可是,在相同冰冷、棉織物卻沒有遍及的古代,普通人是怎樣抵擋寒冬的呢?
在原始社會,人們首要依靠動物皮裘來製作衣服。
《禮記》記載:「無絲無麻,羽有衣」;《論語》中也寫到「狐貉之厚以居」,意思就是狐貉的皮毛很厚,可以用來做墊子。
可以看出,在絲與麻出現之前,人們多用動物皮裘來禦寒。「裘」是古代常見的冬衣,富人穿狐、貂、豹製作的裘衣,輕便保暖。窮人取暖選擇鹿、羊、狗製作的裘服。
由此可以想像,在天寒地凍的冬天,只要能禦寒,什麼方法都可以用的。
『柒』 宋朝之前沒有棉被,那麼古人在冬天是如何禦寒的
現代人的冬天的禦寒衣物和被子大部分都是棉花製成,但是在古代,棉花是到了明朝才被廣泛推廣種植和應用,在唐宋時期棉衣也只有名門望族才能享用,那麼在棉花沒有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人在冬天靠什麼禦寒呢?
晉代的陳壽在《三國志·魏書·王昶傳》中說:“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抵禦寒冷沒有比加厚的毛皮服更好的了,
古人在茹毛飲血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學會了鑽木取火,慢慢學會了用火來燒飯來保暖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從南北朝開始,一直到宋朝,平民百姓流行穿紙衣來取暖。這種紙衣不是一般的紙張,這種紙衣是用一種樹皮紙來製作而成,具有拉力強耐磨損,造價相對比較便宜,而且特別厚,是普通百姓冬天禦寒的好選擇。除了紙衣,老百姓也可以麻衣取暖。那些達官貴族就不一樣了,他們有錢,買得起各種動物皮毛製成的大衣,比如貂皮大衣、狼皮大衣這些。次一些的有狗皮大衣,無論是哪一種皮毛,保暖效果都要比麻衣、紙衣好得多。
明朝開始棉花廣泛應用
宋朝的《滇海虞衡志》記載: 棉花“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
這是說明從宋朝開始,棉花已經開始引入國內種植,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是作為觀賞而種植,並沒有廣泛推廣。到了明朝時期,棉花才慢慢廣泛推廣種植,應用到禦寒方面。加上明朝時期的生產力也比較發達了,棉衣棉被等禦寒衣物也開始得以流行。
『捌』 古代人穿什麼禦寒
那沒有棉花的年頭,中國古代人穿什麼?特別是冬天穿什麼?你是否了解?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古人是怎樣禦寒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古代人穿什麼禦寒
上古三代已有禦寒棉袍“綿袍”
《禮記·玉藻》記載:
“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
棉袍,是古人過冬禦寒的主要冬裝之一,穿著時間最久。
袍原本是一種禦寒內衣,《釋名·釋衣服》稱:“袍,苞也;苞,內衣也”。袍是上衣和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有內外兩層,夾層里放入柔軟的禦寒填充物,就成了袍。
古人最早說的袍,指的就是禦寒的棉袍。但起初棉袍寫作“綿袍”或“綿”,概因所用填充物的不同,並非是現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蠶絲質地的綿絮。
中國何時開始穿棉袍的?從史料記載來看,上古三代人們已普遍開始穿袍子。在周代,袍的地位並不高,屬於一種生活便裝,而不作為禮服穿。由於禦寒性能好,當時野外作戰的士兵在冬天都“標配”有棉袍,所謂“戰袍”即因此而來。這時袍的功能類似現代士兵所穿的“軍大衣”。
然而,冬天能擁有一件棉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詩經·秦風》中有一首詩歌叫《無衣》,詩的開頭即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意思是,誰說我沒有軍服,我和你共有戰袍呢,反映了當時秦國軍隊在物資困難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兩人合披一件棉袍抵禦寒冷的情形。
當然,袍也有高檔與低檔之分。如果夾層里所填的是“纊”,即新的高級天然蠶絲絮,稱為“繭”;如填充的是“縕”,即絮頭、細碎枲麻這些粗劣、陳舊的填充物的才叫“袍”,此即《禮記·玉藻》中所說的“纊為繭,縕為袍,禪為,帛為褶。”這種袍是窮人的禦寒棉衣,但袍里這些低劣的填充物,並非現在所說的“黑心棉”,完全是貧窮所致。
先秦時期禦寒袍外要穿“罩衣”
《莊子·讓王》記載:
曾子“縕袍無表”遂有 成語 “捉襟見肘”
在先秦時期,人們冬天穿袍子很有講究,外面必穿一層罩衣,此即《禮記·喪大記》中說的“袍必有表”。只有處於社會底層的窮人,才將袍光著穿。
編撰《論語》的曾子,當年客居衛國時窮得10年買不起一件衣服。據《莊子·讓王》記載,曾子便曾“縕袍無表”。成語“捉襟見肘”,就因曾子而來,他沒有像樣的衣服,“捉襟而肘見”。由此可見,當年窮人過冬天有多難!
在漢代,袍已特別為女性所喜愛。在1972年發掘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辛追身上穿裹了20層衣物,春夏秋冬衣服全了,其中便有綿袍11件、夾袍1件。
自漢代起,袍的穿法不再像先秦那麼嚴格,女性在家裡時也可以將袍子直接當外套穿。因為沒有罩衣,出於好看便有意在袍子的領、袖、襟等部位加以點綴,袍漸漸成為一種體面的冬裝。魏晉時期,袍子已取代之前同樣流行、功能差不多的襜褕,連皇帝都愛穿。
其實,在東漢後期袍已成皇帝的常服之一,唐朝開始黃顏色的袍子即“黃袍”成為皇帝專用裝。在唐代以前,朝臣貴族,甚至士子庶人都可以穿黃袍,限制並不嚴格,黃帝的袍也不限於黃色。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高祖李淵代隋建唐不久,出於禮制尊卑的需要,“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雜飾。”後來皇帝穿的袍子綉上“龍”的圖案,黃袍變身為“龍袍”。
需要注意的是,在袍由內衣變成外衣之後,以前單一禦寒功能的袍出現變化,不再限於冬裝。至於現代女性喜愛的旗袍,與早期女性所穿之袍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唐代出現比襦長比袍短的“襦襖”
白居易詩雲:
“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
與棉袍相比,棉襖則是古今皆穿的短式棉衣。
棉襖,源於一種叫“襦”的綿衣。東漢劉熙的《釋名·釋衣服》稱:“襦,也,言溫也。”因穿起來溫暖柔軟,這種棉衣又稱“溫襦”。
質料粗劣的襦衣稱為“褐”,是下層人穿的。《詩經·豳風》中《七月》詩稱,“無衣無褐,何以卒歲。”意思是,連粗布衣破棉襖都沒有,怎麼挨到年底?
襦的長度一般至腰間,故有“腰襦”之稱。與袍一樣,襦也有單、復之分,復襦有里子、夾層填綿絮,也寫作“復襦”,就是溫襦。漢樂府詩《孤兒行》:“冬無復襦,夏無單衣。”
復襦已接近於如今的棉襖,單襦似現代襯衫。在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中,便曾發現一件這種漢代“棉襖”。據發掘 報告 ,此復襦為大襟、窄袖,用淺藍色絹做成,內外兩層,層間填上絲綿。當時女屍骸上身穿復襦,下著絲綿長裙。待准備出土時,很快風化成粉末。
唐代時,“襖”這個叫法始出現。白居易《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詩稱:“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襖比襦長,比袍短,又稱“襦襖”,其時已成冬季專用棉衣。因在夾層中填的是綿絮,時稱“綿襖”。
保暖功能更好的綿襖里子用毛皮做成,又稱為“皮襖”。皮襖是高檔棉襖,《金瓶梅》里,西門慶大老婆李大姐便有一件,讓潘金蓮羨慕得想借來穿。
明清時棉襖已成為過冬禦寒的主力服裝,從窮人到貴族都喜歡穿棉襖。如《紅樓夢》第六回中,一進榮國府的劉姥姥就看見鳳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
古人習慣穿開襠棉褲“袴”
《急就篇》記載:
“袍襦表裡曲領裙,襜褕袷復褶袴褌”
棉褲,是古人禦寒下身所著的又一重要冬裝。清代著名小說家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回中,出場的燕紫瓊“身穿紫綢短祆,下穿紫綢棉褲,頭上束著紫綢漁婆巾”,這雖然是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卻是時人冬天的流行裝束:上穿棉襖,下著棉褲。
古人冬天是否都如“燕紫瓊”那般穿棉褲呢?這就涉及到國人何時開始穿褲子的問題了。有人認為,穿褲子始於戰國時北方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但這種觀點似有不妥。褲,古代寫作“袴”、“絝”,早在商周時期,古人已穿褲子。早期的褲子只有兩條褲管,稱為“脛衣”,沒有褲腰,用繩帶系縛。脛衣沒有遮羞功能,是出於禦寒保暖需要而設計的。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古人穿的褲子都是開襠的。早期的棉褲,不論老少、不分男女都是開襠,已為現代考古發現所證實。1982年發掘的湖北荊州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戰國時期的絲織品,其中就有一條棉褲。這條棉褲穿在女主人的裙子裡面:褲管以紅棕色絹為面料,上綉鳳鳥花卉圖紋;襯里是深黃色絹,層間填以絲綿,褲襠沒有縫起來,臀部也留有較大缺口。這種設計,明顯是考慮上廁所的方便。那麼,穿開襠棉褲不擔心冷風鑽進下體?不用擔心,外面還有長袍或裙裳罩著呢。
從漢代開始,提倡穿合襠褲。為了區別,古人稱開襠褲為“袴”,合襠褲為“褌”,西漢史游編撰的《急就篇》里即列出“袍襦表裡曲領裙,襜褕袷復褶袴褌”,供啟蒙孩童識辨。或因習慣使然,一直到宋元時期都是袴褌共存。如在江蘇金壇南宋周瑀墓出土的男褲、山東鄒縣元代李裕庵墓出土的女褲,也都是開襠的。
宋元時期普遍穿棉質冬裝
《滇海虞衡志》記載:
棉花“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過冬衣著第一強調的是保暖,用什麼保暖材料是最要緊的。利用 動物 皮毛、禽鳥羽毛做冬裝,是古人禦寒最早想到的 辦法 之一。上古堯帝便冬天穿裘皮衣,夏天穿粗布褂,此即《韓非子·五蠹》中所說的“冬日麂裘,夏日葛衣”。
在棉花沒有普及 種植 前,蠶絲及其絲絮是古人製作冬裝的重要材料,所以古人將棉袍寫作“綿袍”、棉襖寫作“綿襖”。絲質冬裝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穿得起的,窮人棉衣都用葛、麻這些 植物 粗纖維來做,一直到禦寒上品棉花的大量種植才改變。
中國人到底何時穿上真正的棉質冬裝,一直存在爭議。此因棉花的產地而起,主要有“原產說”和“引進說”兩種觀點。
持“引進說”者認為,棉花是從印度、西域引種中原的,元初《農桑輯要》即持此觀點。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引種棉花在宋元間,按此說,中國人穿棉質冬裝只有700多年時間。實際上,中國也是棉花的原產地之一,吉貝、木綿、白梧桐、白疊、草棉等都是棉花的古稱。最早的夏書《禹貢篇》中即有“島夷卉服,厥篚織貝”的記載,“卉服”、“織貝”都是棉織品,在福建崇安曾出土過距今三千多年的棉織布片。
但中國普遍種植棉花的 歷史 似不太早,清代學者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的觀點即是“宋元間……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可這就有疑問了,既然中國是棉花原產地,早有棉布,棉花禦寒性極佳,又價廉物美,為何宋元以前朝廷不推廣種植,而讓黎民受凍?
『玖』 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棉花,棉布流行之前,古人穿什麼過冬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冬天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躺在溫暖的棉被裡,舒舒服服地睡一個好覺,但是要想在古代擁有一床棉被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盡管棉花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傳入中國,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是作為觀賞植物,並沒有當作經濟作物,一直到唐宋時期,中原逐漸種植棉花,但是這個時候的棉花也是上層社會的人才能穿得起的;元朝時期棉花得到進一步的推廣;真正使得棉花成為老百姓能夠用得起的物資,則是在明朝大力推廣棉花種植後。
那麼,問題來了,在棉花沒有成為人們主要禦寒衣物之前,古人是穿什麼過冬的呢?
還有一種足爐,是用來暖腳的,它是用錫或者銅製作的一種瓶子,裡面可以注入熱水,也是很方便隨身攜帶的,還可以在晚上帶上床,放在被子里,這個就類似於我們現在用的熱水袋了。
除了在穿著方面禦寒,還可以在飲食方面取暖。首先可以用熱酒來取暖,人們經常說的是先喝一杯熱酒暖暖胃,其次可以吃牛肉或者羊肉之類熱量比較高的肉類,在寒冷的冬天吃著熱乎乎的肉然後溫一壺酒,這樣的禦寒效果也是極佳的。
總之對於富貴人家來說,冬天抵禦寒冷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