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生狗狗如何保暖
新出生的幼犬最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該在23攝氏度以上,室溫低於21攝氏度以下時應用小電熱毯、熱水袋增加溫度,但一定用毛巾包起來,以免把小狗燒傷。
一般無特殊情況下,小狗和嬰兒一樣,大部分時間是睡覺和吃奶,如果出現叫、不安應考慮是否溫度低,母犬是否按時給小狗清理大小便(因幼犬的大小便由母犬清理)、奶水是否充足,對體弱小狗可給予人工幫助,讓弱小的犬先吃或人工喂一些奶粉。
剛出生的小狗沒有聽力和視力,一般2周左右睜開眼,13-17天之間隨著耳道的開啟,才能有聽覺。20天左右可以給小狗修剪指甲,狗是刺激性排乳,小狗在吃奶時不停用前肢揉捏母犬的乳房,如不及時修剪易抓破母犬的腹部。但應注意不要剪得太短,只剪前面的指尖即可。
新生幼犬護理時,要注意的要點
1、初生體重是影響存活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不同品種的幼犬,其初生體重差異很大,但是幼貓的初生體重差別不大,在70-80g以下時有較高的風險。同樣,體重下降過早(幼犬體重下降超過10%時)也與死亡風險較高有關。
2、體溫。仔畜出生40分鍾後,體溫降至最低,以後逐漸恢復到35-37.2℃。對於出現低體溫症的仔畜進行加溫取暖時,應該慢慢進行,至少需要3小時,隨後應該飼喂初乳。
3、室溫。幼犬和幼貓所處的周圍環境溫度,在7日齡內應接近29.4-32.3℃,隨後在8-28日齡時要達到26.6℃,在29-35日齡時為21.1-23.9℃,35日齡以後為21.1℃。相對濕度在55%-65%,且應避免雜訊、穿堂風和潮濕,放置好寵物尿墊很重要。
4、脫水。脫水常與早產、腹瀉、肺炎、發熱、哺乳少、母畜泌乳不足有關,短期內體重下降最常見原因是缺水,可通過人工輔助補充溫熱的寵物配方奶或注射等滲電解質溶液的方法,防止脫水。
5、低血糖症。低血糖症常見於瀕死的新生仔畜,且容易發生在產前母畜長期厭食(超過72小時)、難產、泌乳不足或感染情況下。這些病例需要5%-10%葡萄糖溶液進行口服(在正常體溫)或靜脈注射,及時飼喂衛仕/紅狗營養膏可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備註:即便買不到寵物專用奶粉,也不要用牛奶或牛奶粉代替。
每次人工餵奶不宜喂得過多,注意少食多餐。
(1)給小狗接生用什麼保暖擴展閱讀
小狗吃奶注意事項
首先要保證小狗的溫暖,小窩墊子墊厚些,如果可以,最好放個電熱毯沒有的話熱水袋或者灌熱水的飲料瓶也可以。買個注射器,把針頭拔掉光用塑料的那段。小狗對牛奶不好消化。買一袋專門為幼犬准備的羊奶粉,不需要貴的,一袋可以讓小狗吃到滿月的。
餵奶時,注射器往小狗嘴巴裡面打,注意慢慢,不要嗆到了,大約每四個小時喂一次。小狗能吮吸了,買個小點的嬰兒奶嘴可以套在飲料瓶上的那種,會比較方便,比用針管省事很多。
等一個月後,奶粉快喝沒了,就給小狗斷奶,有狗糧就循序漸進的給它奶里放狗糧,泡軟了給他吃,也可以用羊奶粉泡狗糧哦。裡面稍微放些搗碎的火腿腸,小狗特別愛吃。小狗太小不會大小便,需要用溫水沾濕紙巾或者棉布輕輕擦拭他的後面,要有些耐心。
小狗需要足夠的刺激才會大小便,每次吃完奶後你刺激他一下。兩天內如果不大便,到葯店買個開塞露,在牙簽上裹上一層薄棉花,大約裹上三分之一就夠了,尖部多裹些,沾滿開塞露確保足夠潤滑,從後面給小狗狗通通便,一定要慢慢的不要傷到小狗狗。
觀察下他的便便是否有白色粒狀的物體,如果有的話可能就是你的奶粉兌的太濃了,調整下計量。但是不要依靠開塞露,定時刺激小狗的便便處就可以了,小便應該是每次吃奶前後都會有,大便兩天一次也算正常的。
剛出生的小狗,前十幾天是沒有聽覺和視覺的,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靠嗅覺來認知的。它餓了會到處聞,它想大小便也會到處聞。大約兩周小狗的眼睛就慢慢睜開,也會慢慢開耳的。三周以上了他也會能自己站立了,每天鍛煉他走一會,但也要隨時注意,別累到小狗。
臍帶那裡要注意衛生不要讓傷口感染了,注意小窩的溫暖和乾燥。如果有狗媽媽,就不要人工喂養盡量讓狗媽媽去用母乳喂養。保持母狗和小狗的窩溫暖乾燥,時刻注意狗狗窩的動態,有的狗媽媽不懂怎麼做母親,會傷害到小狗的。
B. 冬天狗生小狗後,如何給予取暖,
給小狗製作一個溫暖舒適的窩是保證它們不受凍的重要方法,小窩既可自己製作,也可購買。自己製作寵物小窩理想的材料選擇是用結實且密封的箱子,可墊上一些舊的毯子、毛巾或氈子,達到保暖作用。
市場上可購買到的主要有以下幾類:過冬狗舍採用棉布加泡沫設計,保暖性能較好;健康保暖墊類似於電熱毯,耐壓、耐抓、耐磨;泡泡床適合體形較小的貓狗,該床採用搖粒絨面、海綿芯製做成胖鼓鼓的小圓床。
冬季要把寵物的窩墊得高一些,讓其離地面有一定的距離,而且須將窩安置在沒有穿堂風的地方,寵物的窩要能夠抵禦寒風的侵襲,切記不要讓窩門朝向風口,以免寒風吹進來。
(2)給小狗接生用什麼保暖擴展閱讀:
狗起源於狼,目前已經得到了共識,但圍繞著具體的發源地和時間則是眾說紛紜。到目前為止,最早的狗化石證據是來自於德國14000年前的一個下頜骨化石,另外一個是來源於中東大約12000年前的一個小型犬科動物骨架化石。
這些考古學證據支持狗是起源於西南亞或歐洲,而另一方面,狗的骨骼學鑒定特徵提示狗可能起源於狼,由此提出了狗的東亞起源說。此外,不同品種的狗在形態上極其豐富的多樣性,似乎又傾向於狗起源於不同地理群體的狼的假說。所以僅靠考古學,很難提供狗起源的可靠線索。
中瑞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研究了來自五大洲的654隻狗,分析了它們體內一種通過母系遺傳的叫做「線粒體DNA」的遺傳物質的鹼基排列後發現,這些狗擁有幾乎相同的基因。他們認為,人類與狗的友好淵源可以追溯到1.5萬年前,當時,東亞的人類首先開始馴化狼等動物,並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把馴化的狗帶到了歐洲,甚至穿過白令海峽帶到了美洲。
認為東亞,是因為東亞地區的狗的基因類型最為豐富,科學家通過基因測試推斷該地區應該就是狗的發源地,而不是過去人們一直認為的中東地區。彼得·薩沃萊南說:「許多早期的研究基於中東地區少量的考古材料,認為該地區是狗的起源地,而實際上,那裡只是馴化過其他的一些動物,而不是狗。」同時,通過和狼的基因的對比,他們認為1.5萬年前,由幾種不同的狼分化出了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