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季的疾病預防應注意什麼
冬季6節氣氣候寒冷,寒是冬季6節氣的「主氣」。當寒邪侵襲而入,體表就會出現寒病。所以,冬季6節氣要注意以寒病為主的溫病雜病的防範。
1.冬季6節氣的溫病雜病只有對冬季6節氣的溫病雜病有所認識有所了解,才能進行恰到好處的防治。
(1)冬季6節氣易發的溫病冬季罩滲型溫病的產生,一般都是由於遭遇乖癘之邪,冬應寒而反暖,常說「冬月小陽春」。此時某些溫病邪毒乘機活躍起來,侵犯人體,發為溫病。冬季6節氣溫熱病,亦物猜表現出春、夏溫熱病同類特徵,如:病邪從口鼻而入,症見發熱、咽喉疼痛、咳嗽、口渴、脈浮數等。在預防和治療方面應以溫熱病的原則進行處理。
(2)冬季6節氣易發的雜病冬季6節氣時令雜病,是指與冬季三個月時令氣候特點相應而產生的除本季溫熱病以外的各類疾病的統稱。
冬季6節氣時令雜病,從病名而言有咳嗽、喘症、哮症、肺脹、痰飲、積聚、胸痹、腰痛、頭痛、胃痛、腹痛、痛經、月經遲來、老年怕冷、凍瘡等。這類疾病,都因與冬季6節氣氣候寒冷和冬為「腎主」時令相關。
受寒冬冷空氣的侵襲,或系素體腎陽不足之人,冬季6節氣里最易患上述疾病。發生本類疾病,常出現畏寒、怕冷、咳吐泡沫、面色眺白、經行腹痛等症。在預防和治療方面,部偏重在針對驅散冬季之寒邪和補益腎中之陽氣著手。
上述疾病中,有的當然也不只於冬季6節氣里才能發生,因受四時寒邪的侵襲或腎陽不足皆可發生。比如:哮症、胃痛、月經遲來等諸病四時皆有,只不過冬季6節氣氣候寒冷,冬季6節氣為腎所主,故而冬季6節氣發病率是最高的,所以便把這些疾病歸入冬季介紹。
2.冬季6節氣溫病的防範與治療冬季6節氣常見溫病的防範與治療擇其要介紹如下。
(1)冬溫冬溫屬醫書中風溫范圍,因發生於冬季6節氣故日冬溫。本病是感受風熱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口微渴等為主要臨床表現。
冬令時節,氣候嚴寒,若時行乘癘,本寒反溫,人體正氣不足,不能抵禦非時之氣的襲擊,冬令之風熱病邪從口鼻而入,先犯肺衛,繼而壅肺,熱灼津為痰,又痰熱結胸,熱入血絡則易外發紅疹。溫熱之邪由表入里,又可出現陽明氣分的病變,若正不勝邪,尚可陷犯心胞。
冬溫主要見於西醫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等。
①預防措施a.平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b.抓緊對重病、慢性病的治療和保護,防止非喊帆時之氣的襲擊。
②治療方案a.邪襲肺衛,用銀翹散。配方是銀花15克、連翹12克、竹葉12克、荊芥10克、大力子12克、淡豆豉9克、薄荷12克、甘草6克、桔梗9克、蘆根15克,水煎服。
b.邪熱壅肺,用麻杏石甘湯。配方是麻黃9克、杏仁12克;甘草6克、石膏28克,水煎服。
c痰熱結胸,用小陷胸加枳實湯。配方是黃連10克、栝蔞仁15克、枳實10克、半夏20克,水煎服。
d痰熱阻肺,腑有熱結,用宣白承氣湯。配方是石膏25克、大黃15克、杏仁10克、瓜殼9克,水煎服。
e.肺熱移腸,用葛根黃芩黃連湯。配方是葛根18克、黃連9克、黃芩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r.陽明熱盛,用白虎湯。配方是石膏30克、知母15克、甘草9克、粳米一撮。水煎服。
g.熱結陽明,用調胃承氣湯。配方是炙甘草10克、芒硝25克、大黃20克,水煎服。
h.熱人心包,用清宮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有成約)。配方是玄參18克、蓮子心3克、竹葉12克、連翹12克、犀角6克(可用水牛角60克)、麥冬18克,水煎服。
(2)痄腮痄腮,西醫稱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溫熱邪毒此時的急性傳染病,以發熱、耳下腮部漫腫疼痛為特徵。多發於冬、春兩季冬季亦多見,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
風溫病邪從口鼻而入,壅阻少陽經脈,郁而不散,結於腮部。足少陽之脈起於目外眥,上行至頭角,下耳後、繞耳而行,邪人少陽,經脈壅滯,故耳下頰部漫腫而有痛感。
①預防措施一是發現病人應及時隔離治療,至腮腫消退五天左右為止,流行期間,應經常檢查兒童腮部,有可疑者及時隔離觀察。
二是有接觸史的易感兒童,應連續服3~5天的板藍根沖劑。
三是發熱期間應卧床休息,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禁食辛辣肥膩。
②治療方案a.溫毒在表,用銀翹散。配方是銀花15克、連翹15克、竹葉10克、大力子10克、淡豆豉5克、薄荷10克、甘草5克、桔梗5克、蘆根15克,水煎服。
b.熱毒蘊結,用普濟消毒飲。配方是黃芩18克、黃連9克、連翹18克、板藍根18克、牛蒡子、薄荷各12克、僵蟲9克、玄參18克、馬勃9克、甘草6克、升麻、柴胡各9克,水煎服。
3.冬季6節氣雜病的防範與治療冬季6節氣常見雜病的防範與治療擇其要介紹如下:
(1)凍瘡凍瘡是人們所熟知的冬令時節常見皮膚病,雖然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可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及休息。因此,了解有關的防治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凍瘡主要是長期寒冷(10℃以下)作用於皮膚而致,受凍後皮下動脈收縮,久之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致組織營養不良,甚至可能發生組織壞死。本病好發於暴露及末梢循環較差的部位,如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緣、足跟、耳廓等處。
根據輕重程度,一般把凍瘡分為三度。
一度:開始可因暫時缺血,局部刺痛,顏色蒼白;寒冷作用較久,則局部變為瘀血,滲出,色紫紅或青紫,可伴有浮腫,觸之有涼冷感。此時遇暖,顏色叮轉為紅腫,並出現瘙癢、疼痛。
二度:若受凍較重,小動脈收縮時間過久,組織損傷加重,則在紅斑的基礎上發生水皰或大皰,內容清晰,皰破後形成糜爛滲出液或結痂。
三度:由於受凍較重而致組織壞死,形成潰瘍。
一般來說,典型的凍瘡很容易被認識,但對症狀、部位不典型的病例要注意與多形紅斑、紅斑性狼瘡、結節性紅斑、硬結性紅斑等其他皮膚病相區別。
一般來說,典型的凍瘡很容易被認識,但對症狀、部位不典型的病例要注意與多形紅斑、紅斑性狼瘡、結節性紅斑、硬結性紅斑等其他皮膚病相區別。
①預防措施一是初冬時節天氣突然變冷,此時最易發生凍傷,要特別注意保曖,尤其是往年發生過凍瘡的部位。
二二是堅持體育鍛煉,可改善周身血液循環,提高抗寒能力及機體的抵抗力,是預防凍瘡的最好方法。
三是堅持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或進行冷水浴、冬泳等,可明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提高抗寒能力。
四是要穿寬大舒適、滲汗能力較強的鞋襪,並經常更換鞋墊,以保持乾燥,避免局部受壓。
五是如在寒冷的環境中時間過久,如騎車外出,回家後馬上用溫水浸泡受凍較重及局部受壓的部位,或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強局部的摩擦及運動,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
六是加強營養,注意減肥等也是預防凍瘡的重要環節。
②治療方案a雞蛋黃油:雞蛋黃5~6個。將蛋黃攪和後置鐵鍋內,置於小火上,慢慢炒拌後即有油滲出,即為雞蛋黃油,可將其外塗在凍傷之處。
b.辣椒水:辣椒100克。將辣椒煎水溫洗,或用辣椒放麻油中煎成辣油外搽,亦可用辣椒皮外貼凍瘡處。
c胡桃油:核桃仁50克,冰片0.5克。將核桃仁研爛,擠油去渣,得油3克,兌入冰片,每用少許,滴於凍瘡處。
d蜂蜜蟹末:蟹1隻,蜂蜜20克,蘿卜15克,橘皮10克。將活蟹燒存性,研細末,蜂蜜調勻搽抹(先用蘿l、、橘皮煎水,把患處熏洗干凈)。一日換兩次。
(2)皮膚瘙癢症冬天氣候寒冷,機體為防止體溫的散發,皮膚及皮下的毛細血管收縮,皮脂腺與汗腺的分泌與排泄也隨之減少,加上氣候乾燥,寒氣侵襲,使得皮膚更加乾燥粗糙,甚至發癢。冬天如穿過緊的毛織品和尼龍之類的內衣,也會導致皮呋有瘙癢感。
①預防措施一是內衣褲要清潔、柔軟、寬松、舒適,最好是純棉織品。冬季使用電熱毯取暖時,溫度不可太高,使用時問不要過長。
二是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胡蘿卜、菠菜和豆製品。飲食宜清淡,勿食辛辣食物,少飲或不飲濃茶、咖啡,戒除煙酒。
三是洗澡的水溫不要過高,浸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不要用鹼性強的肥皂,洗後最好擦些潤膚霜。
②活療方案a.紅棗煲泥鰍魚湯:紅棗20枚,生薑2片,泥鰍魚250克,幼鹽少許。泥鰍魚用食鹽搓洗,用滾水濾去潺液,去頭,去內臟,放入鍋中,加少許生油將魚身擦至微黃色,備用。紅棗、生薑分別用清水洗干凈,紅棗去核,生薑颳去姜皮,切兩片備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加入幼鹽少許調味,即可以飲用。
b.世傳白花蛇酒:白花蛇l條,全蝸(炒)、當歸、防風、羌活各4克,獨活、白芷、天麻、赤芍酒、甘草、天麻各20克,糯米2000克。將蛇溫水洗凈頭尾,各去10厘米,酒浸去骨刺,取凈肉40克,將以上原料全部銼碎,以絹袋盛貯,用糯米蒸熟,以袋置缸中,待成,取酒同袋密封,煮熟,置陰地7日出毒,每溫飲適量,常令相續。
(3)中風腦血管意外亦稱「中風」,是指由腦部本身血管或全身血液循環紊亂引起的腦組織血管疾病。通常根據病因、病機和l臨床表現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出血性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臨床上以腦血栓形成最為常見,腦出血次之。
腦血栓形成是由於顱內外供應腦部的動脈血管壁發生病理改變,血流緩慢,或血液成分改變及粘度增加而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閉塞、腦組織缺血而發病。一般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可出現偏癱、失語、偏盲,或有眩暈、耳嗚耳聾、復視、語言不清等症,嚴重者可出現神昏。脯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較大面積出血,又稱腦溢血。一般在動態下發病,常由情緒激動、突然用力而誘發,起病急驟,初始伴有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偏癱,甚至昏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是引起腦血管意外的主要病因。根據腦血管病流行病學的調查,該病雖然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季發病率為最高,死亡率亦高,特別在天氣驟變、寒流侵襲時尤為明顯。這可能與冬季氣溫低下,加之氣候突變,使血管舒縮功能障礙,驟然引起血壓波動或血流緩慢有關。故凡患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冬季應注意保暖,並根據天氣的變化增減衣服。
中醫認為,中風多由憂郁惱怒情志不暢、嗜食甘肥醇酒、年老精氣虧虛等所致,其肝腎陰虛為致病之本,風、火、痰、瘀為發病之標。主要病機則是陰陽失調、氣血逆亂、風火痰瘀蒙蔽清竅,橫竄經絡。臨床有中臟腑與中經絡之別,中臟腑者病情較重,多有昏仆、不省人事;中經絡者病情較輕,可見偏癱、口眼歪斜。
①預防措施一是注意生活起居。據臨床觀察,本病多在劇烈活動或夜間睡眠中發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處理好起居動靜的關系。一般認為,凡患有高血壓及動脈硬化者,每天應堅持一定的活動量,但不可過度勞累,應注意勞逸結合。要經常測量血壓,根據血壓情況來確定休息或活動量的大小。
二是嚴格控制情緒波動。情緒激動是腦血管意外的主要誘發因素,據文獻報道,高血壓病患者發展成中風者比正常人高7倍,發展成腦梗塞者較正常人高4倍,因情緒激動而中風者則更多。所以保持情緒穩定,不論遇到何種情志刺激,都要保持心平氣和、,是防止該病發生的重要措施,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人,更應注意情志調節,不可過於急躁。
三是進行先兆預防。中風發病前往往有先兆症狀出現,古人在這方面總結了不少經驗,李用粹《證治匯補·預防中風》指出:「平人手指麻木,不時眩暈,乃中風先兆,須預防之。」因此,中老年人若出現一過性的頭暈頭昏、視物不清、語言障礙、站立不穩、肢體麻木等症狀時,應予高度重視,及時到醫院診治,以防病情加重,發生中風。
四是注意飲食調節。梵谷血壓、動脈硬化患者,飲食要以清淡素食為主,每餐不宜過飽,尤其晚餐更宜少食,就寢應在晚餐2~3小時後。平時應注意戒煙戒酒,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如咖啡、濃茶、辣椒等。另外,有些葯物也應注意忌用,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可引起強烈的血管收縮而引起血壓升高;皮質類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醛固酮等,可致水鈉瀦留,長期服用可引起惡性高血壓;還有哇巴因偶爾引起周圍阻力增高,造成高血壓,故上述葯物均有引起腦溢血的可能,應忌用。
②治療方案第一,患病後應立即送醫院及時搶救。在中風發病的急性期,患者多有意識障礙,應絕對卧床休息,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動,要使患者頭部略抬高,稍後仰,頸部不可向前傾斜,以防局部血管受壓而導致腦水腫。同時注意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清新,避免對流風和雜訊對患者的刺激。中風病人呼吸道很容易感染,而受涼往往是呼吸道感染盼誘因,故應注意保曖,不要使病人受涼。要保持口腔清潔,經常用淡鹽水清漱口腔,以防病菌滋生。對不能翻身的病人,要每隔2~3小時為病人翻一次身,以防發生褥瘡和肺部感染。若發現患者因長期卧床而致受壓部位皮膚發紅時,可外敷滑石粉用手揉搓,或外塗白酒用手按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若褥瘡已經發生,應保持瘡面清潔乾燥,防止感染。
第二,精神調養。中風發病後,多數患者由於癱瘓在床或活動不利、語言障礙等,常悲觀沮喪,心中煩躁,此時應盡量轉移患者注意力,使其思想從病痛中解脫出來,可與之談天、下棋、讀書等,以使患者情緒穩定,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積極致力於疾病的康復。
第三,防止復發。中風為復發率較高的一種疾癇。據有關資料報道,約有25%~75%的中風病人在2~5年內復發。中風復發多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故中風病人應注意休息起居,調養精神及飲食,以防復發。清代沈金鱉在《雜病源流犀燭·中風源流》中指出:「若風病即愈,而根株未能懸拔,隔一二年或數年必再發,發則必加重,或至喪命,故平時宜預防之,第一防暴怒郁結,調氣血,養精神,又常服葯以維持之。庶乎可安。」
第四,飲食調養。中風病人多系中老年人,其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及消化吸收能力減弱。因此,中風病人飲食不但要求富於營養,易丁消化,而且更宜新鮮清淡。宜多食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芹菜、蘿卜、蘋果、山楂、西紅柿等。上述食品含有大量維生素C,能改善脂類代謝,不僅對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而且能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並能增加血管的緻密性而防止出血。又白菜、芹菜等食品富含纖維素,能增強胃腸蠕動,防止大便干結,對活動能力差的中風病人尤為有益。另外,應適量攝人蛋類及瘦肉等營養成分較高的食物,以增強體質,促進病人康復。還應採取低鹽飲食,戒煙戒酒,並忌食動物脂肪,如動物油、奶油、肥肉等。
第五,功能鍛煉。中風病人在恢復期進行功能鍛煉,是促使癱瘓肢體恢復自主功能、改善語言障礙、降低病殘率、防止肌肉攣縮的重要措施。
(4)低體溫綜合症寒氣逼人的嚴冬季節,對老年人是一種較大的威脅,而老年人低體溫綜合症是老年人過冬的一道「關卡」。
所謂低體溫症,指的是體溫在35℃以下。據國外調查,冬季老年人發生低體溫的大約在10%。我國統計資料表明,60歲以上老人,在氣候尤為惡劣的冬季里,死亡率要比氣候正常的冬季高60%。而且北方多於南方,男性多於女性,年齡越大,其發病率越高。
分析其誘發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冬季嚴寒或寒潮侵襲,當氣溫降低到14~18℃以下時,由於老人對寒冷的反應衰退,甚至缺陷,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紊亂,熱量消耗增加,使體溫不能恆定在正常范圍而降至正常以下。
二是使用葯物不當,如服用冬眠靈、安定、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葯物,這些葯物可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丘腦下部體溫調節中樞,抑制周圍血管收縮,干擾能量代謝過程,降低老年人對寒冷的反應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從而使體溫更加降低。
三是不良習慣和嗜好,如有些老年人喜歡飲酒禦寒,其實正好相反,飲酒當時雖然促進血液循環,但更能增加散熱過程,因此飲酒後倍覺寒冷。老年性低體溫綜合症的病人自覺畏寒冷,皮膚濕冷,四肢冰涼,不願起床。體溫降至35℃以下時,患者會出現精神委靡、昏昏欲睡、反應遲鈍、不吃不喝、不解大小便、面部浮腫、意識模糊,甚至不省人事。呼吸次數明顯減少,心跳緩慢,脈搏微弱。老人出現這些現象時,應馬上送醫院治療。
①預防措施一是每到冬季要注意觀察和測量老年人的體溫。
二是採取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選擇陽光充足的房間做老人的居室,保持室內溫度在18℃左右。
三是增添適合老年人穿著的棉織品、羽絨、毛料等衣服,以及帽子、手套、棉鞋等物品。床上用品和鋪蓋要松軟厚實。
四是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保證老年人有足夠的熱量供應和新陳代謝需要。必要時也可以給予適量的進補,如服人參、鹿茸、黃芪、阿膠等。
五是奉勸老年人要戒煙戒酒,合理用葯,盡量避免和不用如冬眠靈、鎮靜安眠葯或抑制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的各種葯物,以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②治療方案除正常葯物治療外應加強飲食治療,方案擇優如下:
一是牛肉200克,小麥適量,每天煮成粥食之。或牛肉20克,黃芪30克,黨參30克,山葯30克,水煎,待肉爛熟,加鹽適量,食肉飲湯,每日1次。
二是狗肉200克,黑豆30克,共煮熟,加調料食用。每日1次。
三是羊肉200克,黃芪30克,黨參30克,水煎,待肉爛熟,加鹽適量,食肉飲湯,每日1次。
四是胡蘿I、、狗肉、羊肉或鹿肉適量共燉,食肉飲湯,每晚1次。
(5)皮膚皸裂每當冬季到來時,天氣寒冷,北風凜冽,不少人因手足皮膚乾裂、疼痛或出血,影響工作而苦惱,不得不到醫院找醫生診治。這種現象醫學上稱「手足皸裂皮炎」。
為什麼皸裂皮炎易發生於冬季,又易發生於手足呢?這是由其生理特點加上外界環境決定的。手足部位的皮膚因為容易受到摩擦、撞擊、挫傷,加上這些部位的生理解剖特點是無毛囊及皮脂腺。因此當北風吹起,外界環境溫度、濕度下降,造成掌部皮膚明顯缺少皮脂與水分,故易發生皸裂。老年人皮膚由於生理性退行性變化,也使皮膚特別乾燥,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皸裂。此外因摩擦(如穿人造革、塑料制的鞋),用太熱的水洗滌,外傷,酸鹼刺激(如使用清潔劑、洗潔精、肥皂、鹼砂),有機溶劑刺激(如天那水、汽油)等諸多因素,均可以將皮膚表面的脂膜溶解,從而使皮膚失去潤滑的保護膜,這是誘發皸裂的重要因素。
①預防措施天氣寒冷、乾燥時,沐浴不宜用溫度較高的水。沐浴時盡量少使用刺激性的皂塊或沐浴液,建議採用嬰兒沐浴液。沐浴後宜塗抹一些護膚品,若皮膚乾燥明顯也可用潤膚膏。
搞清潔衛生,洗刷油膩東西時,應戴有內襯的膠手套,而且洗完後應盡快塗上一層薄薄的蛤蜊油或面脂等保護皮膚。
此外,還應盡量少用或不用鹼性強的肥皂、葯皂、洗潔精、洗滌劑等洗滌。
②治療方案洗凈手足,輕輕按摩患部數分鍾,然後外塗10%~15%尿素軟膏,或10%去炎松尿素霜、0.05%維甲酸軟膏、3%硼酸軟膏、5%~10%硫磺軟膏等。也可用中葯苦楝樹果去核加適量凡士林搗碎打成泥糊外塗,10%白芨軟膏外塗。另外口服維生素E20~50毫克、維生素A5萬單位、維生素B。10毫克,每日各3次。若瘙癢明顯,或因癢而抓致皮膚濕疹樣變,可服抗組織胺葯,如克敏、息斯敏等葯,有利於止癢,並減少因癢而抓,抓則更癢的惡性循環。
(6)腰痛腰痛是以腰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病症。可表現在腰部的一側或兩側。腰為腎之府,故腰痛與腎的關系最為密切,冬季6節氣為多發時節,無論腎臟虛,還是寒濕凝帶經脈,濕熱下注阻遏經脈都可引起腰痛,勞作跌仆引起腰部氣滯血瘀也是腰痛原因之一,而風寒濕熱痹阻不行都與本臟虛弱有關。
①預防措施一是房事有度,攝身強體。
二是注意不要久居濕地,或著涼受寒,勞汗當風,防止因寒濕而發病。
三是多作以腰部運動為主的體育鍛煉。
②治療方案a寒濕腰痛,用草姜苓術湯。配方是乾薑15克、甘草12克、茯芩12克、白術10克,水煎服。
b.濕熱腰痛,用四妙丸加減。配方是蒼術15克、黃柏12克、苡仁18克、牛膝12克、木通18克、木瓜12克、絡石藤18克,水煎服。
c.瘀血腰痛,用身痛逐瘀湯。配方是當歸15克、桃仁9克、紅花12克、香附12克、五靈脂、設葯各9克、牛膝12克,水煎服。
d.腎虛腰痛,用右歸丸加減。配方是熟地黃18克、淮山葯18克、棗皮9克、寧杞18克、杜仲15克、當歸12克、菟絲子18克,水煎服。
(7)胃痛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近心窩處經常發生疼痛為主的病症。冬季6節氣為多發時節。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無論寒邪所客(外感寒邪,內客於胃),傷於飲食(飲食不節,腸胃乃傷),或脾胃虛弱,肝氣犯胃(氣郁傷肝,肝氣橫逆克脾犯胃),均可致胃失和降,氣機受阻而發生疼痛。
①預防措施一是節制口腹,少吃或不吃生冷涼硬食物,戒掉煙酒。
二是不要過飢過飽,防止暴飲暴食。
三是保持情緒穩定。
四是加強消化系統慢性病的保護和治療。
②治療方案a.飲食停滯,用保和丸。配方是山楂18克、神曲24克、萊菔予18克、半夏9克、陳皮12克、茯芩12克、連翹9克,水煎服。
b.月干氣犯胃,用柴胡疏肝散。配方是柴胡9克、香附12克、甘草9克、枳殼18克、川芎9克、白芍15克、陳皮9克,水煎服。
c月於胃郁熱,用化肝煎,配方是青皮12克、陳皮9克、白芍18克、丹皮9克、梔子6克,水煎服。
d瘀血停滯,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配方是蒲黃10克、五靈脂12克、丹參18克、桃仁9克、白芍15克、當歸10克、大棗12克、枳殼12克,水煎服。
e.胃陰虛,用一貫煎合芍葯甘草湯加味。配方是玄參12克、麥冬15克、生地黃18克、甘草9克、白芍24克、寧杞12克、當歸12克、川楝15克,水煎服。
f脾胃虛寒用黃芪建中湯。配方是黃芪24克、桂枝12克、大棗12克、白芍15克、飴糖適量、生薑適量,水煎服。
2. 冬季如何防寒保暖
一、提高抵抗力
原因: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而為了保暖,開窗換氣的時間又比較少,空氣流通不夠,因此就為各種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其次,無論是室內、室外,冬季的空氣都不夠濕潤,鼻腔乾燥也會給細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機。再次,冬季室內、室外溫差大,人體需要更多能量來適應溫差的變化,因此也更容易被細菌侵擾。
方法:尤其是要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葯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二、保證充足的睡眠
原因: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有句俗語:春困秋乏夏打盹兒,睡不醒的冬仨月。中醫講究春發夏長秋收冬藏,冬天應該是一個養精蓄銳的季節。
方法: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三、寒從腳底生
原因:民間有一說法,「寒從腳底生」。因為足為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內臟關系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腳即健身。
方法: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
四、開窗通風
原因:冬天寢室里一般都會門窗緊閉,導致室內空氣不流通,人們總是在這個空間里呼吸會導致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氣,人體會出現頭暈,胸悶的問題,所以要多通風。
方法:應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開窗通風10分鍾,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實驗表明,每換氣一次,可除去室內空氣中60%的有害氣體。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適的室內溫度,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一般室內應控制在16-22℃為好。
最後,希望小編的冬季防寒保暖小妙招可以幫助到同學們,大家還有什麼其他的小妙招,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哦!
3. 寒冷的冬季如何預防感冒冬季怎麼保暖呢
寒冷的冬季如何預防感冒?冬季怎麼保暖呢?
感冒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產生的一種疾病,這類疾病發生之後很多人也不加高度重視醫治,實際上感冒發生之後不按時做好醫治,也是會引起多種多樣疾病的,
上邊這種便是大家專家得出的預防感冒的一些合理方式,專家在這里特別提示大夥兒,針對這類疾病,實際上只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搞好了全方位的防範工作中或是可以有效的防止的,因而,大夥兒平常多知道一些相關這類疾病的防止知識是很必須的,期待大家專家的簡介能幫助大夥兒。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大家有所幫助。祝餘生幸福,被愛,讓我們一起來點贊,轉發,祝福吧!
4. 寒冬來臨,如何正確的做到防寒保暖
一、頭暖:冬天選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體內陽氣最容易從頭部走散掉,如同熱水瓶不蓋塞子一樣,所以,冬季如不重視頭部保暖,很容易引發感冒、頭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經痛等,甚至引發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因此,冬天選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二、背暖:加件棉背心加強背部保暖
祖國醫學稱"背為陽"。冬季里如背部保暖不好,則風寒極易從背部經絡上的諸多穴位侵入人體,損傷陽氣,使陰陽平衡受到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誘發許多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及舊病復發。因此,人們在冬季里加穿一件貼身的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加強背部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三、腳暖:平時多走動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
俗語說"寒從腳下起"。現代醫學認為,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不足,長時間下垂,血液循環不暢,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容易發冷。
腳部一旦受涼,便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隱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細菌乘機大量繁殖,引發人體感冒或使氣管炎、哮喘、關節炎、痛經、腰腿痛等舊病復發。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襪溫暖乾燥,並經常洗曬。
平時多走動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另外,臨睡前用熱水燙腳後以手掌按摩腳心10分鍾,可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四、服裝禦寒:
最外層的衣服應有防風性,可選呢絨、毛皮或皮革質地的服裝;羽絨衣內可形成相對不流動的空氣層,保暖性很好,是冬季旅遊的首選服裝,內衣要柔軟、吸濕、透氣,以利保溫、乾燥。
五、手套帽子:
盡量減少皮膚暴露部位。對易於發生凍瘡的部位,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風雪天出遊最好戴上手套和耳套。
六、飲食抗寒:
冬季旅遊者的膳食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營養以及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取量都要超過平常,不能像平時過分強調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瘦肉類、蛋類、鮮魚、豆製品、動物肝臟對補充人體熱量益處多多,可適當多食用。
(4)冬季防病保暖需要注意什麼擴展閱讀:
保暖誤區
喝熱茶取暖
許多人認為冷天喝熱茶能增加體內熱能。殊不知熱茶進入人體可加速血壓循環,增加體表的散熱,同時茶有利尿作用,能增加排尿量,使熱量通過小便排出。所以喝熱茶後會更感寒冷。
緊閉門窗
緊閉門窗後,室內氧氣不斷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超過2%,就會使人頭痛、脈搏變慢、血壓升高。
如兩個在一間6-7平方米、門窗關閉的房間中生活8小時,房間中的二氧化碳可達3%-5%。同時,關閉門窗後,人體的皮膚毛孔以及室內存的雜物散發出異味氣體,也可使人頭昏腦脹,影響食慾和睡眠。
夜間憋尿
冬天夜長,有的人就寢後因怕冷不肯起來小便而長時間憋尿。憋尿有兩個不好的後果,一是影響睡眠;二是容易引起沁尿系統感染。特別是中老年人,憋尿可引起生理和心裡上緊張,促使血壓升高。
5. 冬季如何避寒,注意身體健康
1.注意保暖,及時添加衣物,不要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美麗凍人已經不流行了。
2.適當運動鍛煉,適當的運動鍛煉對身體有好處,比如慢走,跳個廣場舞啊,在家自己做個拉伸運動啊
3.飲食注意,冬天可吃點溫補的東西,比如羊肉湯啊黑豆啊,肉類蛋白蔬菜水果都要吃,生冷東西少吃。多喝熱水。
4.泡腳,每晚泡腳真的很有用,可以裡面自己放薑片也可以自己買葯包,泡泡腳出出汗晚上睡眠都能好一些,也能排濕驅寒。
5.如果有感冒的跡象及時吃葯,不要拖延,防止病情加重。
6.出行上,如果是早晚騎車的,一定要裝備完全,手套護耳擋風板都裝上,也要注意騎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