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同性戀:為何男稱斷袖,女叫磨鏡
斷袖來源於西漢哀帝劉欣和董賢的故事,哀帝寵幸董賢,同床共枕,一日哀帝先起,袖子被董賢壓住,怕驚擾董賢的美夢,便割斷袖子。 《漢書·佞幸傳》:董賢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悅其儀貌,寵愛日甚。出則參乘,入御左右。常與上卧地。嘗晝寢,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其恩愛至此。」
磨鏡:古代女同性戀之間的行為。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多稱為「磨鏡」,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而在廝磨,故稱「磨鏡。」
⑵ 古代的同性戀,為什麼男男稱為斷袖,女女稱為磨鏡
關於斷袖有一段典故,就是漢朝的一個皇帝,喜愛男色,尤其是喜愛一個男寵,為了他沒有孕育子嗣。有一天倆人睡覺,穿著衣服,皇帝醒了,要去處理公務,男寵沒醒,還壓到了皇帝的衣袖,古代袖子大,於是皇帝拿刀把自己的袖子割斷,為了不驚醒男寵。後來就用斷袖形容男男。這是我書上看的。
董賢英俊瀟灑,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選為太子舍人。哀帝在與他的交往中產生了愛戀,封他為董門郎,並封其父親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不久,董賢又被封為駙馬都尉侍中,《漢書·董賢傳》載,這時董賢「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巨萬,貴震朝廷。」兩人形影不離,同床共枕。有一次哀帝醒來,衣袖被董賢壓住,他怕拉動袖子驚醒愛人,於是用刀子將其割斷,可見其愛戀之深。
磨鏡是古代女同性戀的稱謂,亦是指她們之間的性行為。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多稱為磨鏡,源於其性愛方式中有一項為雙方相互廝磨對方的身體,由於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故稱「磨鏡」。這是我查的。
⑶ 古代同性戀男子為何稱斷袖,女子叫磨鏡
核心提示:一次午睡,董賢枕著哀帝的袖子睡著了。哀帝想起身,卻又不忍驚醒董賢,隨手拔劍割斷了衣袖。後人每當提起漢哀帝的時候,便說他有斷袖之癖。於是,斷袖也就成為男同性戀的代名詞了。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無論在性愛、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興趣,主要對象均為同性別的人,這樣的興趣並未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那些對與同性產生愛情、性慾或戀慕,稱為同性戀者。雖然同性戀是一個現代名詞,但其實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在中國古代,男同性戀稱為斷袖,而把女同性戀叫作磨鏡。
斷袖的典故來源於二千年前的西漢。西漢建平二年,有一天,漢哀帝下朝回宮,看到殿前站著一個人,正在傳漏報時,哀帝隨口問:那不是舍人董賢嗎?那人忙叩頭道:正是小臣董賢。董賢是御史董恭的兒子,在漢哀帝劉欣還是太子時曾當過太子舍人。就是這一瞥,哀帝忽然發現,幾年不見,董賢越長越俊俏了,比六宮粉黛還要漂亮,他不禁大為喜愛,命他隨身侍從。從此對他日益寵愛,同車而乘,同榻而眠。董賢不僅長得像美女,言談舉止也十足地像女人,性柔和、善為媚。哀帝對董賢的愛之深,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次午睡,董賢枕著哀帝的袖子睡著了。哀帝想起身,卻又不忍驚醒董賢,隨手拔劍割斷了衣袖。後人每當提起漢哀帝的時候,便說他有斷袖之癖。於是,斷袖也就成為男同性戀的代名詞了。
⑷ 男同說成斷臂和斷袖和分桃和短袖分桃都是比喻嗎
男同說成斷臂是因為李安導演的電影《斷背山》被暗喻男同;而斷袖之癖則是東漢末年的歷史典故,《漢書·董賢傳》:「常與上卧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漢哀帝和董賢同榻而卧,漢哀帝第二天醒來准備起床,發現衣袖被董賢壓住,漢哀帝不忍叫醒董賢,故把衣袖割斷,由此產生典故,斷袖之癖。
⑸ 為什麼古代男喜歡男叫"短袖之癖"
所謂的短袖之癖來源自西漢,漢哀帝劉欣寵信御史董恭之子董賢,早在哀帝為太子時,董賢即為太子舍人。史書上說董賢「性柔和」、「善為媚」,形態風流、模樣俊俏,六宮粉黛佳麗比之尚有不及,足見此人的模樣委實為一等一的驚艷。哀帝非常的寵信他,據說有一次哀帝同董賢同榻午睡,董賢枕著哀帝的袖子睡著了,哀帝醒來卻不忍叫醒他,遂隨手拔劍割斷了衣袖。故後人對於男人之間的愛戀謂之為「短袖之癖」,用今人的話來說,就是同性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