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舞台设 语病题到底错在哪
除了继承元明以来戏曲角色服装样式外,昆剧的有些服装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穿着很为相似。反映在戏上,武将自有各式戎装,文官亦有各样依照封建社会阶级等级不同的穿戴。脸谱用于净、丑两行。属于生、旦的极个别人物也偶然采用,如孙悟空(生)、钟无盐(旦),颜色基本用红、白、黑三色。
中国传统戏剧服装俗称“行头”。从属于中国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戏剧服装,属于“写意艺术体系”,是一种由生活化服装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化服装,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生活服装又并非历史生活服装,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化服装。传统戏剧服装凭借和依赖物态化了的服装美学意蕴,与传统戏剧表演的程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为人物的传神抒情”服务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目标。具有程式之美、律动之美、装饰之美和符号之美的意蕴。
⑵ 苏州流行的戏曲昆曲,这个戏曲的来历是怎样的
昆曲原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流行戏曲腔调,与当地的语音和音乐汇融,后经昆山声乐师顾坚的歌唱而改进,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流寓江苏太仓码头的魏良辅等人对昆腔又进行了融会革新,以唱传奇剧本为主,兼用笛、笙、箫、琵琶等伴奏。初只行于吴中,后渐流传各地使昆腔特别兴盛起来,成为明代至清中叶以前主要的戏曲声腔。后来,昆腔对其它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⑶ 怎么形容昆曲服饰和头饰的特点
一、昆曲头饰的风格和内容
头饰作为服饰礼仪文化的一个显着标志,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对头饰进行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工艺美创造过程当中,浸染着华夏民族传统的智慧和和谐的审美意趣——含蓄、丰满、充满艺术气息。此外,昆曲保留了“裹巾”这种原为西北民族的帽式,形象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史,其价值远远超出服饰史本身。此外,它还吸收了宋朝、元朝头饰的一些经典样式,男性头饰多为各式帽、盔或巾;女性头上多着冠(帽),束簪或钗,其上装饰有步摇、钿子、等饰品。
明代男子的巾帽等级分明,上层阶级冬季戴绒帽,夏季用裹巾。平民百姓不得戴巾,只能戴帽子,农民戴斗笠。男性官员的帽式一般为方翅纱帽、圆翅纱帽、尖翅纱帽、相貂等,武将盔帽有夫子盔、霸王盔、虎头盔、狮子盔、荷叶盔、帅盔;平民身份者多戴一种帽体较高、近乎瓜皮似的便帽。“巾”属于上等饰物,官绅、儒商可以佩戴,或是青年书生和未做官的举人,如《牡丹亭》的柳梦梅。常见的有文生巾、解元巾、苦生巾、网巾、必正巾、儒巾、四方平定巾、将巾等。网巾是一种束发的黑色马尾棕编制的网罩,用来裹头;四方平定巾系一种黑色罗纱制成的便帽,外形四四方方故得名,可以随意搭配服式。
昆曲中女子最常用的头饰就是簪和钗。簪子是许多民族的妇女在修饰头发时所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簪钗装饰以金玉的垂挂装饰,可以插到妇女头上任意部位。簪的材料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玛瑙、琥珀等多种材料制成,常见的形状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钗则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或者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钿是钗的一种,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分为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钿花是昆曲中女性装饰美化头部的时髦饰品,通常用金、银、玉、贝等做成花朵开状,五彩缤纷,令人炫目;步摇是一种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步摇上边附有珠片或流苏,女性在行走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冠是一种华贵精美的古代女子头饰,“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的形象皆有所涉猎,它多与绸带、缎带等组合设计成多层花型,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色彩靓丽新奇,极富装饰性。其中以凤冠最为华丽,以龙凤为主要元素,它采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其上镶满人造珠宝,曲中多为皇宫贵族的后、妃们佩戴。此外,还有珠冠、团冠、九龙冠、平天冠、堂帽、草堂等。乐伎戴明角冠,地位一般的妇人除出嫁等激情活动外不许戴冠。
二、昆曲头饰的特征
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等地方剧种相比,昆曲头饰更为精致、华美,异彩纷呈。昆剧人物头饰在面辅料选择、图案色彩、刺绣工艺、饰物品的选择等方面精益求精,再配以优雅的服饰、精美的妆容、婉转的人物唱腔,头饰造型最终与着装风格保持一致,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状态。曲中人物通过特定的头饰来表现人物身份,配合人物演绎的场景和一些心理行为,在昆曲婉转优美的“一唱三叹”中,头饰摇曳生姿,往往令人物形象更为丰富和饱满。
昆曲的服饰文化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也是舞台上鲜明的服饰表现广阔的历史图景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必然选择。昆曲的头饰是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之上,兼具人们的审美情趣,并逐渐扩充到蕴合诸多礼仪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当头饰的功利性被升华为艺术形象而具有审美的特性时,概念性的象征符号便出现了。这种概念性的象征符号既包含了民族原始图腾和信仰,又包含了由此发展而来的民族审美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于一方面表现出将剧中人物重新创造组合,形成一个自由、浪漫、夸张的意境,另一方面,由于其意象性思维沿袭着古代文化的魅力,表现出一种古典的带有神秘感的审美趣味。昆曲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的主体(包括唱词、念白、音乐、表演等等)是非物质的。中国戏曲中以昆曲和京剧的服饰最为丰富、严格,皆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要求。昆曲头饰上体现了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在男子头饰和女子的头饰上面都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昆曲头饰还体现了角色的年龄特点和伦常次序(如图1昆剧中的生、旦、净、丑四角)。例如男性在不同年龄段其“英雄结”构造与形状是不一样的。女性的头饰也随其身份、年龄的不同在其一生中要变换好几次,从头饰即可见女性的年龄身份年轻女性生小孩后,要将帕换帽。昆曲头饰兼具夸张、象征、寓意,头饰体现了美与装饰以及美与艺术的关系。“头上遍插发簪”和“以黑色绒线代替假发”带给人一种庄谐有度、韵味无穷的审美情趣。
⑷ 昆曲演出行头运输中,桌椅都会放在哪个箱子跟衣服、盔头放一起,还是单拎出来
戏曲团体外出演出,装道具的车,一般情况下,桌、椅会单放,不会与演出服装、盔头放在一起。有条件的团体,桌、椅都是单独打箱子,为的是装车卸车不会损坏桌椅的桌腿、椅腿。
按桌椅的体积,应该放在装车的最上面,但装完车需要用大绳禁锢所有物品,桌椅的腿脚,极易在行军中损坏。一旦损坏,就要补休,弄不好就会耽误演出。因此就会单独装箱,放在最底层,就不会损坏了。
⑸ 关于昆曲大家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根据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人士魏良辅《南词引正》所载,昆曲是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末年顾坚所创始的。一般认为昆曲在明代嘉靖年间,由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给以加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魏良辅配合传奇作家梁辰创作了《浣纱记》,讲述春秋时期吴越争雄之事,主人公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它成为符合昆腔韵律的脚本,对昆腔的传播起了推动的作用。万历未年昆曲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但是在清朝中叶,昆曲逐渐走向衰落,在解放前几乎绝迹于舞台,解放以后,在对这一珍贵剧种进行抢救、整理的一系列工作后,昆曲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鄣记》、《南柯记》,沈 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N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着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大师:俞振飞
俞振飞是昆剧、京剧演员,工小生,号箴非,原籍松江(现属上海市),苏州生人。
俞振飞的的父亲俞粟庐是江南的昆曲清唱家,自成一派——“俞派”。俞振飞从小学习诗词书画,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昆曲,14岁以小生的脚色登台亮相,虽然是业余演出,但是演得有眉有目。后来跟随沈月泉深造,先后学习了200多折昆曲戏。
1931年俞振飞在暨南大学担任讲师,后在程砚秋的邀请下,辞了工作随其到北京演出,并拜程砚秋为师学习京剧小生。1934年正式转为秋声社担任专业小生演员,同时受到程继先的悉心指导。
在程砚秋的新编剧目中俞振飞塑造了很多的艺术形象:在《红拂传》里扮演李靖、在《春闺梦》里扮演王恢、在《梅妃》里扮演唐玄宗等等。
俞振飞从30年代以来先后与程砚秋、梅兰芳、马连良、张君秋等艺术家合作。40年代末俞振飞到香港演出,1955年又回到北京。1957年再度返回上海担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并且亲自任教,培养了大批的京剧人才。
俞振飞精通书画、擅长演奏笛子,多才多艺。他的嗓音先天的条件奇佳,大小嗓运用自如,并对京剧小生有独到的追求,在唱法、念白、运嗓、用气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表演风格:儒雅、端庄、充满了书卷气。
俞振飞的代表作有昆曲《游园惊梦》、《太白醉写》、《雷峰塔·断桥》、《玉簪记·琴挑》等;京剧《玉堂春》、《监酒令》、《春秋配》、《奇双会》等等。
⑹ 昆剧的发展
元末明初,苏州“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兴起。到了明隆庆年间上演梁辰鱼的《浣纱记》,此后的二百多年中,昆剧的发展进入极盛时期。一直到了清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昆剧走向衰退。伴随着昆剧的发展演变,昆剧服装艺术与昆剧表演艺术一样,也经历了兴起、繁盛、衰落和复兴四个重要阶段,并经历了一种“从生活化引向艺术化”的嬗变过程。与此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了它的艺术特色,并表现出它特有的文化内涵。
一、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兴起(明万历之前)
元末明初,昆山(含今太仓部分)一带,已流行以当地方音为基础的南曲,称“昆山腔”。明周玄炜《泾林续记》记载:朱元璋曾召见昆山老人周寿谊,并问:“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讴否?”魏良辅《南词引正》也说:“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说明昆山腔在明初已为朝廷所知。据明代苏州书法家、词曲家祝允明(卒于嘉靖五年)《猥谈》记载,昆山腔是南戏的四大声腔之一。至约嘉靖初叶,太仓唱曲名家魏良辅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于是与苏州洞箫名手张梅谷、昆山着名笛师谢林泉以及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等人一道,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兼收南北曲之长,创立“水磨调”。在曲调和行腔方面,由“平直无意致”变为“流丽悠远”(明徐渭《南词叙录》),“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属上乘”①。到了嘉靖末年,昆山腔名声大振。在众多的昆山腔名家中,将昆剧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从而发展成为戏曲的一个剧种,则是梁辰鱼。他创作的《浣纱记》成功地将演唱和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并借锣鼓之势增加舞台的气氛。
此时的昆剧服装正同昆剧一样,正在沿袭和改进北杂剧和南戏的服饰规制的摸索过程中。宋至元初,从存世史料来看,主要还是宋杂剧的服装,即基本上是“生活化服装”。到了元代,由于元代北杂剧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成就,而且在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方面亦发展很快。此时出现了一种区别于现实或历史生活的、专门“演杂剧”的服装,当时称“行头”。这种服装,并不是元之前的“生活化服装”,而是一种“绘画之服”,即模仿生活服装的服装。②此时昆剧服装的衣箱正在草创及发展阶段,比较简略,并未形成规范。
二、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兴盛(明万历至清嘉庆)
昆剧兴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之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到清代嘉庆初年。这是昆剧艺术最为辉煌和成就最为显着的阶段,这一时期也是昆剧服装发展的兴盛时期。
苏州由宋至明均系南方经济重镇,文化的发达,使苏、松两府文人向以苏州为活动中心。而昆山腔发源地太仓、昆山又均为苏州府管辖地。因此昆剧一经产生,文人骚客靡然从好,其创作如雨后春笋,名家名作数不胜数。苏州等地亦便成为昆剧的中心。
在昆剧兴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昆剧演员。他们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民间职业昆班的职业艺人。到万历初年,苏州从事戏剧职业的,“一郡之内,衣食于此者不知几千人矣”①,而这些职业戏班除在苏州地区演出外,还向外地区流动,涌现出一大批各个行当的精英。二是士大夫以示风雅蓄养家班、家乐,凡名妓、家姬都能串戏,士大夫本身也是串戏迷,其水平不亚于专业戏班,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人才。如万历年间如以演唱水平高超而负一时盛名者被称“苏州上三班”中的两班相国苏州申时行家班、吴县进士范允临家班,分别以擅演《鲛绡记》、《祝发记》着名。再如苏州名姬陈圆圆,能唱弋阳腔,更善昆腔,“演《西厢》扮贴旦红娘脚色,体态倾靡,说白能巧,曲尽萧寺当年情绪。常在余(邹枢)家演剧”。②三是业余“串客”,士农工商皆会唱曲。如每年在苏州虎丘举行的“虎丘中秋曲会”群众性的唱曲比赛,是明清时民间大型戏曲活动。每届曲会,自有大批的曲家、艺人、名士等与会。万历时期,着名演员有蒋六、宇四等与会;着名的昆曲戏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养的有阮大铖家班、屠氏家班等与会;还有作家张大复、曲家许寅季和明末清初的苏昆生、李渔等都参加过虎丘曲会。
明清时期是昆剧发展的兴盛时期,表现在服装方面,即吸收了不少明代生活服装的样式,经过艺术化加工,使其具有了“艺术化服装”特点。其显着标志是,明代已形成了昆剧“衣箱制”。入清以后,虽然生活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清朝政府并不禁止舞台上沿用明代戏装,所以总体而言,此时昆剧服装的特点是在明代服装的基础上,融入了少许的清代生活服装,加以艺术化。如清《穿戴提纲》中《昭君》二达子时扮黄马褂,均为着清装。昆剧由于舞台美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其“衣箱制”的形成与完善,其穿戴规制也俞加细致、严谨。
三、昆剧及昆剧服装的衰落(清嘉庆至建国)
干隆年间开始出现了“花雅之争”的局面,以“四大徽班”进京为标志,发展至嘉庆年间,昆剧从此衰弱,花部诸腔日盛。《扬州画舫录》卷五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①尽管嘉庆三年(1798年)苏州梨园公所两次以示“钦奉谕旨”,严令禁止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唱演,竭力维护昆剧地位,但到了清末民初以苏州大章、大雅、鸿福、全福四大昆班解散为标志,昆剧从此没落。虽然“花雅之争”最后以雅部昆剧失败而告终,但在这互争雄长的过程中双方都必须有互相交流和吸收。
此时昆剧服装的穿戴规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已基本稳定,没有实质性发展,所变化的仅是昆剧服装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手法。由于昆剧的衰弱,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衣冠恶习”,即乱穿乱戴的现象。如李渔在《闲情偶寄图说》(上)之《演习部》之“衣冠恶习”部分谈到:“记予幼时观场,凡遇秀才赶考及谒见当涂贵人,所衣之服,皆表素圆领,未有着蓝衫者,三十年来始见此服。近则蓝衫与青衫并用,即以之别君子小人。凡以正生、小生及外、末脚色而为君子者,照旧衣青圆领,惟以净丑脚色而为小人者,则着蓝衫。此例始于何人,殊不可解。夫青衿,朝廷之名器也。以贤愚而论,则为圣人之徒者始得衣之;以贵贱而论,则备缙绅之选者始得衣之。名宦大贤尽于此出,何所见而为小人之服,必使净丑衣之?”②还有的演员为了追求个人突出,演《捉放曹》的曹操时,竟穿起了花褶子。这种乱穿现象在当时商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是相当普遍的。
四、昆剧及昆剧服装的复兴(建国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落在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的昔日昆剧传习所的昆剧艺人,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陆续被各地文化部门邀请归队。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浙江昆剧团周传瑛、王传淞等同志,上演了经过整理的昆剧《十五贯》,轰动京华,享誉全国,成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盛事。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昆剧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由台湾着名作家白先勇创作、台湾着名服装设计师王童担任设计服装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两岸三地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又翻开了昆剧及其服装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的昆剧服装在遵循昆剧穿戴规制的基础上,在具体形式及手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出简约的风格,其色彩也呈现出“淡雅之美”色彩风格,给人一种清新亮丽的感觉,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不失昆剧高雅。
昆剧被称为我国的“百戏之祖”,2001年5月18日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个承前启后的剧种。苏州昆剧及其服装在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后,创立了完整、细致、严谨的穿戴规制。特别是明代隆庆至清代嘉庆年间,这是昆剧艺术最辉煌成就最为显着的阶段,也是昆剧服装发展的兴盛时期,且最终基本形成了以明代生活服装为主体,并逐步加以艺术化,且不分朝代、不分季节、不分地区,各剧种通用的“戏剧服装”。
⑺ 昆曲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归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昆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
昆剧的戏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舞台演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说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
为适应叙事写景的演出需要,昆剧创造出许多偏重于描写的舞蹈表演,与“戏”配合,成为故事性较强的折子戏。
(7)如何将昆曲运用到服装中扩展阅读
昆曲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剧种之一,昆曲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昆曲表演使用锣鼓、弦索、笛、箫、笙、琵琶等管弦乐器,配合打击乐器进行伴奏。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
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着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⑻ 京剧和昆曲在服饰妆扮上有什么区别
首先在文学性方面作一比较。昆曲的剧本多为“传奇”,少数是“杂剧”,是正统的中国戏曲剧本构成的形式,作者多为文学家、剧作家或知识分子;京剧是俚俗的剧本,传统剧作者多为社会中下层,姓名有的不可考。昆曲的唱词是曲牌体,由长短不规则的句子构成;京剧唱词是五字句或七字句,也有变体到十字句,有着源自说唱文学的痕迹。昆曲是一首一首的歌曲,曲牌名称虽有一样的,但曲调随字的四声阴阳不同而变化;京剧是所谓板腔,由少数十分单调的曲调原型(主要只有西皮及二黄两种,是上下句的说唱文学套上音调而构成,音乐非本质,本质是吟哦)加以几个变型,型式少,调子往往听来千篇一律。因属吟哦,所以才以板为单位拉长缩短,这就是板腔的来源———说唱文学的“吟哦”。因而,昆曲是中国古典歌剧,京剧不是歌剧,是来自说唱曲艺的“说唱剧”,它唱的不是歌,而知识唱“话”(这是从本质而言)。昆曲的音阶大部分是五声音阶,少部分是七声音阶构成;京剧则由七声音阶构成。昆曲的语言是中州音韵的国语,有些演员喜用深度苏州方言化的语言进行演唱;京剧则以国语为主,有些有湖广音。
再从表演艺术方面比较。昆曲的主奏乐器是曲笛(加上属于节奏乐器的拍板);京剧的主奏乐器是京胡。昆曲基本上是随着唱腔而有舞姿,每个乐句甚至字词都有由代代传下来的固定身段及表情来表演出来;京剧在传统上是呆站着唱,有动作的时候是不唱的。在武戏中尤其可以看出来。京剧在武打时是纯武打,到开口唱时整个舞台就沉寂下来,只有唱者在开口唱。昆曲则是边舞边唱,舞(打)得越热烈,唱得也越激烈。
⑼ 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那种一是表演形式
昆曲称不上中国戏曲之母.懂历史地理学的都知道,昆山位于太湖下游,先人们在没有解决水患之前是不敢来太湖下游定居生活的.那么,太湖上游地区生活的先人要比下游地区生活的人文明\先进可能几百年,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均为同时代的地方戏唱腔,并还有北曲的演唱艺术.昆山腔是吸收了上述诸腔的基础上创新,在明初改良成昆曲.
昆曲的诞生适应了明初的政治意识形态,开国之初洪武皇帝需要修身养息,拼弃战乱时人们急躁\焦虑的心态,而昆曲的水磨调真好具备这一功用.让开国元帅们静一静心,武将们去听昆曲,不会闹事了.文官们就有时间来治理百废待兴的新政权.从洪武至崇祯277年间,大明朝就浸在昆曲的水磨调中过着奢迷的生活,最终葬送了江山.
大清的前清皇帝比明中期至晚明的皇帝聪明,洞察了这一弊病,故在干隆间采用了徽班"京剧"取代昆曲,以至唤醒八旗子弟不要沉浸在这软棉棉的天簌声中,磨去了血气.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