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向炳伟的江湖传奇:从陕西汉中走出的泥瓦匠,到创办伟志集团
1956年正月的一天夜晚,在陕西汉中南郊一个简陋的小屋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哭啼声,一个小生命就这样诞生了,他就是向炳伟。
向炳伟何许人也?
向炳伟1956年出生于陕西汉中,1987年靠贷款5000元创办汉中伟志西服厂,92年创建伟志服装有限公司,1998年改制成为陕西伟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集团实现生产、销售双过650万套, 销售收入 3.2亿,成为西北、西南地区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
在那个年代创业的人也许多有不易,但是向炳伟这个从陕南穷山沟走出的一位民营企业家,他的早年却是个泥瓦工,很多人想都想不到。他是很多汉中本地老一辈都知道的能人,他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传奇。
笔者此文的目的就是要讲讲这位大家都快要遗忘的,曾经在汉中乃至陕西叱咤风云的乡土企业家。
向炳伟出生时家境异常贫穷,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为了生存,他从小就要学着捡粪,喂猪,种地,那个年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为了给他的母亲治病,需要到城里收泔水换取仅仅的五厘钱。
他跟大多数小孩一样也渴望读书,天资聪颖的他从小就喜欢思考,勤奋好学,然而1968年,才上到小学四年级时,因为一场灾难,他永远地离开了校园。那个年代是个疯狂的年代,到处的武斗让他们根本上不了学。
这都不算最无奈的,最无奈的是他的父亲。不知什么原因,他的父亲天生跟他不合,从小就看不上他,经常一言不合就是棍棒相加,他的父亲觉得他是个怪人。 好在聪明的向炳伟从来就觉得自己就是个能够干成大事业的人。
他在1972年终于跟自己的父亲闹掰了,他决定离开家庭到城里的建筑工程队做小工。什么是小工?其实就是干些和灰,搬砖的活,放在今天就是个搬砖的。
然而生性倔强的他肯定不甘心只做一名小工。他从小善良敦厚,性格较为内敛,干活还算卖力,渐渐地得到了众师傅的认可,但是在刚开始的三年里他也只是干些体力活,有空了学学别人怎么砌砖抹灰,顺便攒点生活费。
直到1975年他决心要好好系统地学习泥瓦技术,他觉得给家庭厨房砌土灶有前途。于是他苦心钻研土灶的结构工艺,自己一个人在家用泥巴学着砌,砌好了拆,拆了又重新砌,终于他凭借着靠自己个人研究出一套自己的土灶样式— 马蹄回风灶 。其实他的这个“发明”,原理也很简单,只不过他敢于尝试。他设计的这种灶据说不用拉风箱,火劲还大。很快,他有了名气,周边的人都跑来找他砌灶,他也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可是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他在随后的几年里为了挣钱,他到处揽活,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钱是挣了点,但是由于长期的弯腰工作,他的腰开始经常地剧烈疼痛,后来到汉中的医院诊断为腰肌劳损,医生嘱咐他不能再干那个活了,否则将会终生瘫痪。那年是1980年。
这个消息真的是个晴天霹雳。这意味着自己必须永远地放弃自己苦心钻研五年的泥瓦技术了,他好不容易搞得“发明”也就此荒废,内心是非常的不甘心,可是没办法,为了活命,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所谓“谋事在人,富贵在天”。 在他24岁刚刚找到自己的人生的方向时,却由于命运又不得不放弃,一切推倒重来,那个年代真的很艰难。
那段时间他想了很多,既然不能站立干活了,就找个坐着干活的差事。
于是他想到了裁缝这个行业,经过自己的综合考虑,加之改革开放后人们都有做漂亮衣服的需求,他断定制衣行业大有可为,想好了就立马去做。
他把自己值钱的东西卖掉,加之几年泥瓦工作攒下的钱,他去买了台缝纫机,并通过打听汉中湘水镇有个师傅手艺很好,他就去拜师学艺。湘水镇位于汉中南郑县,离家有几十公里,山大沟深,他带着不多的盘缠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说尽了好话,希望师傅能收留他学点缝纫技术,师傅最终收了钱,答应了他的请求。
他就在师傅的家里每天练习针线活,学习如何操作缝纫机。师傅刚开始只教他缝裤包,只给他演示了一次,从此再也不管他了,他就照着师傅所教潜心练习。可是所谓“ 隔行如隔山 ”,缝纫技术哪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那是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活,一般只适合女的。习惯了拿瓦刀的他刚开始显得非常不适应,师傅也觉得他很笨。他每天都练习缝同样的裤包,可是始终缝得不好,一段时间他一个人跑到后山在那里发呆,他怀疑自己不是干裁缝的料。他几次面对着大山自言自语地说道:“难道老天真的要绝人之路,我该怎么办?”
好不容易凑够自己的所有家当来学习缝纫技术,现在再放弃,他内心非常不甘心,况且自己腰有问题,泥瓦工也干不了了,不能回去了,他还能干啥呢?他对自己说,就这一条路了,不会也得会。
他后来依然每天就练习缝裤包,每一针每一线都反复地练习,他把师傅缝好的裤包拿来仔细研究。白天他干活,晚上他做梦都在想着怎么缝针。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缝的裤包越来越好,缝纫机也被他操作得极度熟练了。师傅也慢慢认可了他,逐渐教他了些更复杂的工艺。
通过自己近五年的潜心学习,他逐渐掌握了裤子,上衣,衬衣以至西服和中山装的制作工艺。要知道他也只是个普通人,这些技术他用了好几年并且几倍于常人的勤奋才有了今天,这些是多么的不容易。后来他成功后每次想起都忍不住流泪,他说他要感谢师傅收留了他,那段艰苦的岁月是他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最难能可贵的是,向炳伟这个人始终学东西爱钻研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后来总结了套针对于做西裤的“向氏裁剪公式”,使用这套公式,可以从裁剪到最后成型加工任何款式的西裤,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现在想来,只有小学文化的他能研究出一套下料公式,可见他的脑子还是很够用的。
学成缝纫技术后,他向师傅做了深情地拜别就决定出师了。
他又选择回到了汉中城里,他找了个简单的门面房,开始了自己的开店生涯,并且带了几个徒弟。由于他做的西服质量不错,价钱也合适,他逐渐打开了名气,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做衣服,几乎每天都是人们排着长队等候他缝制衣服。当然在这开始的几年里,他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钞票也大把大把地挣进了口袋。
挣了钱就要创业。1987年他跟家人和店里的7个伙计商量后决定从银行贷款5000元办一个服装厂,并且取名—汉中伟志西服厂,厂址选择在汉中人流量大的城南建国路上。
那个时候正值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于汉中才刚刚起步,汉中几乎没有一家私营的服装厂,甚至整个我国西部地区私营的服装厂都寥寥无几,他是在汉中开的第一家私营厂,虽然规模并不大。 这是他人生发迹的关键一招 。
在最开始的建厂五年里,他始终坚持质量和信誉第一,凡是他厂出来的西服必须经过比别的厂更多的检验工序,别的纽扣要3到5股线就好了,他要16股线,并且要做25公斤的承重实验,这么严苛的质量要求势必拉高了他的生产成本。然而向炳伟却说,我们厂才刚起步,要占领市场,质量必须要比别的厂更好,成本高那是值得的。他的眼界还是高于常人的,一开始想得最多的是市场而不是利润。
1992年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可是他发现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不太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了。他坚定地改革,选择拥抱国内大市场,他把公司进行了改制,成立了汉中伟志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在那一年他还去了当时服装行业非常发达的香港,对香港知名的服饰公司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回公司后他做出了个大胆的举措— 不满意便退货 。
这个举措放在今天可能也都玩烂了,可是在92年的大陆尤其是西部这样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已经是非常的大胆了。当时公司管理层都觉得这样做会产生恶意退货的现象,损失会非常大,但是他认为只要服装质量确实不错,最终真正恶意退货的只会是少数,要对消费者的心理有信心。 如果用现在的视角来审视他当年的决策,无疑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抓住人性是他成功的法宝。
果不其然,在政策刚刚实行的前半年恶意退货的非常多,因为 这个承诺当时没有任何概念限定。既包括伟志的系列服装产品,也包括伟志经销的商品;包括“虎豹”皮衣,也包括上海皮鞋;既包括因产品质量原因退货,也包括消费者兴趣转移退货,而且未规定任何退换时间,有点类似现在 7天无理由退货 。因此,一些人仅仅为了享受,穿几个星期退一件,再穿再退,再退再买。还有为验证承诺和朋友打赌而将穿过五年的西服也拿来退钱的,在这个骚动的秋季,怀有各种心态要求退钱的人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但是,怀有不良心态的大量退货者也使伟志经历了一场生死的严峻考验。面对各地反馈的不良信息,望着成捆成堆的退货,除了向炳伟,所有的人都沉不住气了,所有的人都为向炳伟捏了把汗。
向炳伟天生就是个倔强的人,他始终坚信大浪淘沙,他想通过这个举措筛选出真正的信任伟志的客户,一时的损失只是实验的成本。他还不断给公司人做思想工作,要相信正常消费者心理。他还在公司里出台规定,凡是不执行不满意便退货政策的就罚款,甚至开除。
终于通过半年的沉淀,那些恶意退货的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觉得伟志的东西确实不错,没有理由退货,并且复购率还提升了,在这半年里利润损失了30多万, 但是向炳伟没有抱怨,觉得迟早会赚回来。
他的这个政策在当时是非常的大胆前卫,导致提振了整个消费市场的信心,伟志的名气就从这一下打响了,市场上都知道有个叫做伟志的服饰品牌,销量迅速提升。
伟志也以在全国首家提出“不满意便退钱”的卓越信誉被当年中国 社会 经济调研中心评为“全国公众信誉良好企业”,同时作为全国惟一一家服装企业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授予最高奖一一保护消费者杯。
对于这些他并不满足,他继续抓服饰质量,并且在1995年又提出—你买衣服,我洗我烫。意思就是 凡新购伟志西服者,均可享受伟志专卖店三次免费洗烫。这些都是他学习了南方的厂子的经验,没办法,当时南方在服饰行业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内陆尤其是陕西还很落后。
向炳伟是个善于创造发明,但是同时又是个善于学习模仿别人好的经验的智者,这是他能成为一个企业家的重要质素。
由于伟志的服饰质量在90年代确实过硬,使得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私人小企业成为了我国西南和西北两个市场的明星企业,产品牢牢的站稳了西部地区。
能从陕南汉中这样一个落后地区走出的缝纫工成长为一个私人企业的老板,在当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况且他的文化也只有小学水平,放在现在根本不敢相信,这是汉中人的骄傲,陕西的骄傲。
1998年他又将公司改制为陕西伟志服装股份有限公司,以适应股票市场,并且把公司总部由汉中搬迁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始了二次创业,他的伟志专卖店一度开到了繁华的西安东大街上。这一次股份制改革,不但夯实了伟志集团未来发展的根基,也顶住了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服装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企业一举在山西、河南等省份扩张了400多家专卖店。这一年他已经42岁了,终于做到了集团公司董事长的他在想,他要追求更多精神境界的东西,包括他没能读多少书的遗憾。
他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低,所以他特别注重员工的文化素养,他要员工做到“善诚智勤”。他深知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是根本不行的,那么文化这东西还得靠有文化的人来操作。
所以他在创立伟志集团以来一直特别强调人才的培养,只要能留住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人才,再高的代价他也愿意。在公司不断壮大的几年里他多次以高薪吸引各层次的人才。
1996年元月,新年伊始,他公开在 社会 上发布招聘公告,用10万元年薪招聘公司副总,5万元年薪招聘高级管理人员,这在现在虽不是多么优厚的待遇,但是在那时可是超出同行业的高薪了,一时间成了报纸上的爆炸新闻。招聘公告出来没多久,硕士,博士,甚至大学教授,国企厂长都争相打来电话应聘,共计3500多人卷入招贤大军。
可以说没有优厚的待遇,怎么吸引得到各层次的高级人才?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只要确实是人才的,所有待遇都一一兑现。他深知自己的文化程度低,公司要发展光靠他一人是根本不行的,需要大量有志同道合的人跟他并肩作战,他视人才为他的兄弟。
公司运营的这么多年里,他给员工的福利从来都是连绵不断。98年10月 ,在军乐队雄壮的军乐声中,伟志集团评出的一批“孝子”连同他们孝敬的父母被伟志集团接到西安观光 旅游 。 他相继送走了四批优秀员工赴日本研修留学;它还送走包括一名炊事员在内的十名先进职工飞赴新、马、泰 旅游 观光。
经过近十年的奋斗,2001年他的企业年生产和销售双双突破650万套,实现年销售3.2亿元,这在20年前陕西的私人企业里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他做到了,一个从陕西汉中穷山沟走出的泥瓦工彻底震惊三秦大地,也引起西部服装界的舆论哗然。
一时间整个西部地区服饰界都在疑问,向炳伟到底是谁?他一个穷山沟出来的泥瓦工凭什么能?
很多同行都很纳闷,一个平平无奇的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人是怎么从一个泥瓦工再到缝纫工,最后竟摇身一变成为了坐拥亿万财富的企业家。
其实他的成功道理很简单,一个是靠智慧,二个是靠超出常人的勤奋,三个也许是老天给他的机遇。 他对自己的成功曾经总结出了四个字—善,诚,智,勤
所谓善诚智勤,首先最重要的是善,就是不管做任何事,尤其是做企业须态度要端正,对世间要心存善念。其次是诚,做生意最讲究诚信,人无信不立,尤其服装这种老百姓天天要穿在身上的东西,要做工诚实,不敢半点虚假。再者才是智,就是做事要运用智慧,多动脑子,没有智慧的人是做不好任何事的,最后才是勤,他认为再聪明的人懒惰同样成不了事,要勤奋,比那些比你强的人更加勤奋。他的这套理论是讲究逻辑顺序的,环环相扣。
他最引以为傲的是2009年还和日本号称经营之圣的 稻盛和夫 有过一次神交。
那是2009年的11月1日傍晚时分,在五州皇冠假日宾馆,他怀着崇敬的心情准备迎接一位来自日本的客人,为此他还重拾起几十年前的书法爱好,题写了 一幅字,上书 '' 修心悟道、觉己觉人、福佑天下; 虽然他的书法不是那种大家风范,但是字里行间的智慧已经跃然纸上了。
稻盛和夫先生是日本一位创造 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着名企业家。先生对他说: 你先做泥瓦工,后做缝纫工,成就了中国知名的成衣企业,还如此用心感悟佛教,这样的企业家在中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53岁的向炳伟和77岁的稻盛和夫进行了自然而又深刻的对话,他们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了共鸣。他们在“如何将佛法思想融入企业的管理哲学之中,从而帮助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问题上,形成统一认识。
临别之际,稻盛和夫先生握着向炳伟的手,真诚地说道:“我们是心灵相通的人,这很难得……我们是灵魂的朋友!”
向炳伟这位从汉中走出的企业家始终没有忘记生养他的这块土地。2011年他毅然决定在汉中褒河物流园打造一个智能制造服装产业园,作为他的汉中分公司,同时解决了汉中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他认为他回汉中太晚了,从96年搬离汉中,时隔15年才重新回馈汉中老乡,但是他也尽力了。
如今时光到了2021年,向炳伟已经65岁了,他早已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现在的伟志集团已经是个从服饰到房地产开发,物业,酒店管理的大型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在册企业员工近2000多人。他的个人财富早已数以十亿计,并且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他为汉中370万父老乡亲挣足了面子。
可是谁想得到,他是从泥瓦工做起,半路转行做了裁缝,文化水平只有小学程度,也许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一部传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