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类别 » 人民服装是什么样子
扩展阅读
如何画服装扣子 2023-08-31 21:59:56
学生毛呢大衣怎么搭配 2023-08-31 21:54:11

人民服装是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 2023-08-04 20:10:12

‘壹’ 苗族人民的服装特点及生活习性有那些

一、苗族的服装特点

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

苗族妇女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

二、苗族的生活习性

1、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

2、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薯仔、荞子、燕麦等主食。

3、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

4、苗族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1)人民服装是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苗族的建筑风格:

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过去,地主或富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

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


‘贰’ 中国从四十年代到现在人们在衣着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4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其中长期代表中国传统服饰且受多民族服饰影响的汉服大放异彩。

改革开放的风潮席卷全国之后,让“喇叭裤”“红裙子”“健美裤”等风行一时。从此,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衣服的布料款式更多了,衣服上的纹饰图案更美了,眼前的色彩也变得更加花团锦簇、光彩靓丽。

从长袍、马褂、大襟、镶滚袄裙、瓜皮帽到西装、T恤,从灰蓝白到色彩缤纷,从呆板到个性,从闭塞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自家出产到网上淘宝,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我们的衣着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那些衣、衫、裤、裙是过往的历史,更是当代的时尚。

从这些人们的衣着的变化,让我们看到祖国的变化,看到了崭新的、开放的、自信的、多元的中国。真心祝愿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安康。

(2)人民服装是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清代服饰: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干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装,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装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叁’ 苏丹人民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急!

苏丹的民族服装是无领圆筒白色长袍。

苏丹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服饰便是一个民族的象征,阿拉伯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他们传统的服饰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随着时代的变化,在苏丹北方城乡除少数阿拉伯人身着西式衣裤外,最常见的还是他们身着的民族服装——无领圆筒白色长袍。这种白长袍胸围和袖子都很肥大,袍子长到脚部,在袍子的两侧都有腰兜,用来装一些钱币和小东西。

苏丹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官员每到重要节日或是参加宗教活动,都要穿上这种传统的白袍。苏丹政府官员及有身份的人都头戴一顶小圆布帽,帽子上再用一块长约4码半的白布头巾绕小圆帽缠裹,苏丹人称这种服饰为“国服”。

苏丹的阿拉伯妇女穿长袖连衣裙。每当外出或参加重要活动时,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头到脚披彩色或绣花薄纱布,头戴一块花色头布看上去显得色彩鲜艳形态飘逸。

妇女们喜欢佩戴各种金银饰物,很多妇女喜欢把头发编成一些细辫子,她们喜欢穿黑色或鲜艳的纱裙,在苏丹南部或一些避远地区,妇女们出行用一块黑面纱蒙住脸庞,只露出一双眼睛,据说,这种习俗在苏丹阿拉伯妇女中已经沿用了几千年。

(3)人民服装是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纹面也是体现苏丹的一大特色。

除了服饰,纹面在苏丹最具特色。在苏丹经常能看到脸上纹有不同图案的人。据了解,纹面不仅有苏丹阿拉伯人,还有努比人、努巴人、尼罗特人等。在苏丹南部各部落没有纹面的人很少,男人女人纹什么图案的面一般由部落酋长决定,据说,纹面是用来区分不同部落和不同种族的唯一标志。

在苏丹,纹面的目的既是为了在部落械斗中便于识别敌我,也是为了体现部落团结。人们还认为,用纹面也可以衡量父母是否肯为本部落“忍痛割爱”,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尝到铁与火的滋味,长大后便能英勇善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纹面又逐渐演变成了区别各种教派和家族的标志,甚至成为美的象征。

在苏丹纹面是有严格规定和讲究的,不同部落或教派的图形和位置是不相同的,同一部落中各个家庭的面纹是大同小异,有的部落的面纹是在脸的两侧画3条平行的竖道,有的是各画3条平行的横道或再画3竖1横。

还有的是沿着嘴巴和眼框周围纹有点状放射性的图纹,男女的横道位置有所区别。有的部落将面纹刻在前额上。有的妇女在嘴唇周围刺上苔青。

纹面是痛苦和原始的,首先在面部或前额上用笔画出样子,然后用刀片按线条划破皮肤,切去表皮再沫上油,待伤口愈合后形成凹陷的纹道便是面纹。

实施纹面手术一般由民间手术师、医生或接生婆进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纹面这种习俗已逐渐被年轻人淡漠和淘汰,他们喜欢用一种天然植物调和色素直接在面部、手、脚部勾画各种图案。

‘肆’ 不同年代,人民警察的警服经历了哪些变化

警服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带有明显的烙印。其实警服与军服一样,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民警察服装从最初定型之后,前前后后经过就此改良或者重新设计,才有了现在警察制服。

一、米黄色为基础,逐渐衍生

1950年,警察部队的服装统一,衍生出第一款制式警服,统一了领章和帽徽,以米黄色为主的警服,衣领的左侧上面打上了“治”、“户”、“交”、“消”字首加号码,用以区分不同的警种。

1999年,公安部再次进行制服的重新设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基本确立了现在警服的设计标准,选用与国际接轨的藏蓝色用料,区别于军队绿色的服装设计,形成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警察部队服装。

此制服是按照民警的身材进行定制的,每位警察的衣服都是进行量体之后再进行制作,最后通过厂家寄送到民警手中,从这个时候现代化的警服制度才正式形成。

2005年,警服再次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动,将灰色衬衫改为了蓝色的衬衫,这个制服制度至今沿用。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