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服装行业如何品牌化经营
怎样经营,经营什么行业,经营什么品牌,这可谓是生意经里的重点。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稍有不慎,机会就有可能稍纵即逝,也有可能赔本赚吆喝。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也不乏成就了一批行业的佼佼者。就拿服装这个行业来说吧,你看那街头,各种各样的男女老幼服装,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客来客往,一片市场繁荣的景象。究竟在这个行业里需要什么样的经营思路,才能经营有序?为什么有的品牌开张没有多久就转让或清仓处理呢?那些百年老店又是如何经营的呢? 行业分析:把握服装行业的命脉
据了解,就服装这个行业总体来说现在还算可以,主要是定位要准,青少年、中年、老年人,时尚低价、中档、高档还是品牌一定要定位好。尽管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其实和其他行业相比较,现在服装行业还算比较好做,因为服装是消耗品。如今它已成为人们用来装饰自己的物品,而且取代了保暖的功能,所以服装消耗还是比较大的。相对其他行业还是好做一些。
尤其是女装优势更加明显,在于它是即兴产品,女人和男人不同,她可能在逛街的时候突然就想要买一件喜欢的衣服,而不是需要的时候才去买,而且哪个女孩都会有一个衣柜,永远都不会嫌自己的衣服多。所以,销售女装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盲目必将:被潮流的浪潮所吞噬
原因一:不做分析盲目进入
很多人决定做生意,他就想一下子开展起来,租场地、进货、开张都十分匆忙。抓紧时间是好事,但没有分析、没有规划是盲动。生意虽小但却是自己的心血,是需要投入资金和精力的,所以在服装店开业之前做些基础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最起码要把这几个问题考虑清楚:在哪里做?做什么风格?什么价位?你做的风格、价位是否与所在商圈吻合?你要做出什么特色?消费者为什么要去选择买你的衣服?如果连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都不明确,我认为最好是先去市场看看,了解下市场也了解下将来的竞争对手,这样才能立足于服装业这个大市场。
要做出特色必须与整个商圈风格相吻合的基础上去寻找特色,而不是在品类、目标市场上寻找所谓的“特色”与“差异”,那样会适得其反。
原因二:不看市场闷头硬干
现在不是卖方市场时代,不是你卖什么都会有人要,卖什么都能卖出去。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做事的时候却总是忘记。很多刚开始做服装的老板去批发市场进货只选择自己喜欢的,而对自己要经营的货品没有一个基本规划,结果销量不好还怪客人不识货。消费者认可的才是好东西,自己喜欢的客人不一定喜欢,我们要研究客人的偏好而不是老板自己。
管理铸就特色:打造百年老店
由于服装店是一个长期行为,它不会因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而终止,所以服装店具有长期经营的特点。据大同路菲特利雅的老板介绍,他们店与其它店铺相比稍微有些名气,是他们管理比较好,使其为他们的投资带来相当稳定的回报,目前他们已经开了3个分店。因此,首先要在管理中解决好有关认识问题,只有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工作中去逐步体会,逐步提高。
近两年来,街头服装店顺应行业潮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有些服装店经营有方,管理得当,信誉好,质量高,回头客多,生意红火,老板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用细节打造品牌
在市场竞争激烈、高手如云的今天,服装行业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挑战。要想使服装店立于不败之地,让你店的盈利节节攀升,归根到底,要从管理上抓起。
不要小看一个服装店的管理问题,要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认识你,成为你的顾客,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的服装有无特色,有无个性,有无品牌意识、品牌策略,有无企业形象都将影响服装店的整个经营活动。而这一切都要你长期的从管理上下功夫。
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下功夫,本着诚信经营的想法,有合理的营销方法,一定可以做好。
‘贰’ 论文 浅谈我国服装业品牌发展的思考
我国服装品牌发展与运作模式初探
主题:中国入世后,中国服装品牌面临国际与国内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迎接双重挑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意图从分析国内服装的发展历程与品牌的个性运作模式为出发点,从品牌的角度发展开拓思路,并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服装业也发展迅速,服装的生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产品质量仍处于落后状态,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时装品牌。难道我们就甘心做国外品牌的加工基地?而且现今 “全球经济一体化”事在必行,国外超级大公司为求更大的发展,来到中国寻求生产资源与市场资源。我们应该怎样迎接外来挑战,是所有行业包括服装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国际大环境如此,国内的行业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扩大中国服装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这些摆在服装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也同样无法回避。
一、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历程
对我国服装品牌的研究,首先基于对我国服装业发展过程的了解。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我国的服装企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其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
1、计划经济时期。服装企业自主权不大,产供销靠上级部门的统一计划与分配,服装行业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人们的穿着欲求被压抑到最低限度。
2、市场经济初级时期,也可称为短缺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人们追求美的心态刚刚复苏,对衣着的需求量非常大。服装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供不应求,一时形成非常火爆的销售态势。因此,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一窝蜂地上马不会带来持续繁荣,当时的产品品种单一,易使市场饱和。经过两年市场饱和时期的考验,有些企业被淘汰。幸存的服装企业居安思危,不再满足于产品数量的单纯增长,积极调整经营思路,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3、完全市场经济时期。服装企业经历了市场的考验,渐渐成熟起来,尤其到9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服装市场化程度增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服装企业不仅面临自身结构、组织形式的变化,还要面对国内外服装品牌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只靠硬件设备的投入已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各企业纷纷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现存的服装企业有两种经营模式:品牌设计型与外贸加工型。
1995年以前,国家为扩大外汇储备,给予外贸出口相当大的优惠政策,从而刺激了服装的出口加工。许多国营大型服装企业,都以外贸服装出口加工为主。为提高利润,在强化管理与生产工艺的同时,积极扩充生产规模。企业的规模迅速膨胀,但由于企业长期依赖外贸出口,只需按样加工、保证质量、如期交货,不需为市场变化伤脑筋,这就造成服装加工企业的欠缺:a. 生产能力很大,但营销能力薄弱。b. 生产技术雄厚,但产品开发能力有限。c. 管理尚可,但总体策划水平不够。
随着国家外贸出口政策的调整及国际大环境的变动,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服装出口为主的生产企业,将失去现有双边配额对已占有市场份额的保障作用。卖方市场结束,买方市场兴起,使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质量与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产品生命周期变短,更新频率加快,所有的变化使外贸加工型企业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由于存在上述问题的企业缺乏营销、企划、设计方面的人才,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醒悟较早的加工企业,有的及时调整了企业的经营结构,变单一加工型为生产营销型,开发极具潜力的国内市场;有的提出要打加工企业形象品牌。外商落单最看中的还是企业的“品级”,然后才是劳动力的廉价问题。要使自己的企业上“品级”,不仅要在设备、厂房等硬件上争创一流,更要在人才、生产管理、成本与质量管理、公共关系等方面占有优势,从而在交货期、产品质量、赢利水准上“素质”高人一筹,增加竞争力。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品牌效应。
二、品牌成长的过程
品牌设计型企业有别于外贸加工型企业的运作模式。品牌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般说来要有4个阶段:
1、 创业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企业的生存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设计思路与市场反映需要磨合,产品的销路还没有稳定的渠道,找一家合适的商场或建立自己的专卖店,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企业内部尚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这是为生计奔波的时期。
2、 产品阶段。 随着企业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产品的销售额明显上升,生产相对稳定,员工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保证。这时候,摆在企业家面前的问题是:要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开发新产品、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
3、 品牌阶段。 企业由求“数”的发展升格为“质”的发展,就跃升为品牌阶段,产品在知名度、营销网、市场占有率、企业文化、员工素质等方面均有显着提高。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营销,都有其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的货品与售价、统一的管理与服务。品牌形象渐入人心,拥有固定的消费阶层。
4、 名牌阶段。 在品牌经营的过程中,新产品不断开发出来,企业文化不断深入,带给消费者新观念,刺激新领域的消费欲望。品牌的含金量不断加大,品牌的名称成为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有些企业在被消费者认可的同时,被权威部门评为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称号。名牌的光环又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名牌的高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我国大部分的品牌服装企业都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
品牌设计类企业与外贸加工类企业打品牌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关键是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服装品牌的个性运作
每个服装品牌都有一套根据自身特点摸索出来的品牌发展与运作模式,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武汉太和集团以生产职业女装闻名全国,当太和时装年销售额达到两亿多元,并被评为中国女装名牌时,她们并没有沾沾自喜、高枕无忧。对于一个服装企业来说,单纯经营产品,通常费力却不讨好。与国际名牌相对照,技术设备并不差,广告投入也很多,为什么经营吃力?通过艰难的思索,他们认定:经营模式——是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太和”借助法国、日本、台湾等外来人才对品牌策划与管理的介入,从转变经营方式入手,由产品经营快速向品牌经营转变,实现质的跨越。他们从改革营销方式入手,用全新理念创造品牌文化,带动消费者潜在需求。这些结合自身优势的“拿来主义” 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减少了探索发展的代价,缩短了时间。
原籍宁波,后迁总部到上海的杉杉集团一直是服装界的“领头羊”。当年作为单纯的男装品牌,已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他们不满足于在量大、质低的市场底层拼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于是掀起了高薪聘请设计师的狂潮,第一个提出了“名企”与“名师”联姻的合作方式,效果也是最好的。他们引进人才并运用广告效应,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与企业内功。后又创立“法涵诗”,提出中国高级成衣时代已经来临,并预言,将来最具竞争力和增长幅度最大的将集中在高级成衣领域。所以,他们不再在意是否还是以量取胜。
北京着名服装品牌——“白领”,多采用单纯的真丝、纯毛面料,迎合北方女性注重面料质地的消费观念,设计出适于职业女性外出穿着的简洁套装。不紧跟花花绿绿的时尚潮流,优雅大方不落后于时代,这是白领的品牌定位策略。他们有了自己明确的设计定位,也就有了固定的消费阶层。
上海的逸飞时装公司,借鉴国际流行品牌运营方式,采取品牌延伸概念,同时推出三个下属品牌:高价高品质的男装品牌Leyefe 和女装品牌 Layefe collection 以及年轻系列 Layefe street 。三个品牌同时参与市场竞争,每一个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鲜明易辨别的产品形象。他们以品牌战略为先导,以超前化、精品化、系列化为特色,充分浸润在国际时尚文化的氛围中,在时尚服饰圈中掀起阵阵波澜,为时尚、前卫的消费者带来阵阵惊喜。
四、服装品牌的未来运作模式
可圈可点的服装品牌很多,成功的运作模式也不少,但没有完全可模仿的操作可能。有部分企业满足于抄袭与仿造。认为每年出国考察两次,收集一些款式在自己的加工厂里批量生产,以相对优价在国内市场销售,就可赢得市场的竞争。但这种互相抄袭的现象导致做出来的产品大同小异。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正是影响中国品牌发展的最大障碍。缺乏原创性,会导致品牌缺乏风格化、个性化。这种方式只能建立在消费者的不成熟性与天真性之上。一旦消费者成熟起来,市场已不会给予太多的时间与机会来悔悟了,这些“抄袭者”便没有了立足之地。
归根结底,品牌的发展是个性的发展,品牌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作品牌不仅是做服装,服装以外的东西同样重要。“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美国蓝德公司曾对世界500强进行分析,发现历经百年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无不具有深刻的品牌文化。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市场必将对我们开放,我们会学习到更多的成功经验;我们的市场也必将对全球开放,使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文化具有传播性与流动性,强势力的文化具不易察觉的侵略性。只有加强本土文化的内部能量,才能与国外文化平等的交流。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全球一体化的三大标志是:信息一体化、市场大一统、公司间合并重组。它会引来新的、更加微妙的商战。中国的服装品牌只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体系、明确的品牌形象、科学的市场细分标准、开发新技术、强化品牌文化内涵,必然能占得应有的市场份额,也必然能抵御住外来品牌的强大攻势。
‘叁’ 服装行业怎么做品牌推广
一个服装品牌成功与否,如何成功运作,定位好是非常关键的。定位好了有助于将产品转化为品牌,利于潜在顾客的正确认识,品牌定位是企业能否经营好的关键与首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品牌定位在企业经营和市场运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产品该如何成功定位呢?下面小编就从消费者定位、产品定位等七点分别来分析服装品牌定位策略。像“中国民族品牌振兴工程”对这块的很有经验的,做的很OK!
服装行业怎么做品牌推广?只要遵循以首旁下几点即可:
一、消费者定位
品牌定位应从目标消费群定位开始,定位目标消费群就是要了解顾客的真正心理需求。在现代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以自己有限的资源满足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各种要求。通过市场细分,向市场上的特定消费群提供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是现代营销最基本的前提。首先是地理细分。地理细分就是将市场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现代企业尤其是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在进行跨国或跨区域营销时,地理的差异对营销的成败更显得至关重要。
二、质量定位
产品在品质方面的层次,根据市场的调查及品牌的核心价值,分为质量优良、中档或者低档。一些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都以质量上乘而知名,这些品牌的产品质量标准非常高。例如,《美国周刊》曾报导,lv巴黎总店地下室设有测验室,装满三公斤多重物的皮包被机械手臂反复举起丢下达四天之久;负责拉链开合的测试机,拉开、关闭拉链次数也达五千次之多。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服装企业对国内与国外的要求标准不同,对国外产品质量要求很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国外的客户要求儿童服装上钉扣一定要满足标准规定的拉力,预防小孩把扣子拽掉放到嘴里出现危险。
三、设计定位
服装产品的设计非常重要,有些品牌的核心价值就体现了此品牌的设计定位,例如: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某品牌的设计风格是经典中渗透最新的时尚感觉;有的以幻化多变的设计理念着称,融放纵、冷傲、性感于一身,穿上它,仿佛幻化作暗夜里的一个守护天使。
四、渠道定位
服装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代理、特许、连锁店等。为了适合品牌发展,企业要为品牌设计销售渠道。并不是一个品牌服装生产出来后,公司会利用所有的销售渠道对其进行销售,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长远来看要看这些渠道是否符合品牌的核心价值,能否维护品牌的形象。
五、品牌识别定位
品牌识别由文字、图形、符号、色彩等视觉识别以及联想与个性形成,是客户通过产品、营销传播与员工的体验,最终形成对企业品牌认知和感受的综合体。品牌识别是由企业自行确定的一个自我品牌形象,它要成为被客户认可的品牌形象,必须通过产品与服务、员工的参与和各项营销活动,与客户进行积极的、统一的品牌沟通活动,才能将企业规范的视觉符高芹烂号、联想和个性转化为可以适应客户期望、价值观与各种利益需要的品牌识别。
服装行业怎么做品牌推广?做品牌的初期需要播撒品牌理念的种子,这就是所谓的品牌的基因,以及品牌的定位和口号,属于品牌战略的母体部分的建立。因此,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就起到显着的在销售方面的促动作用,但这个过程则是奠定品牌发展路线的基石和方向,成为品牌戚漏之魂魄,否则,品牌将在日后的发展中散乱而迷失方向;
‘肆’ 全球服装寒潮中,国产品牌何以翻身
2020年9月,安踏 体育 的全新冬奥主题旗舰店亮相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IC photo/图)
又一个服装品牌倒在2020年。
11月10日,上海破产法庭公众号发消息称,正在破产程序中的艾格品牌Etam以一折价清理库存。法国时装品牌艾格1994年进入中国,高峰期有3000家门店,曾是80后、90后青春记忆中的中高端品牌。
早在2020年初,进入中国市场27年的真维斯也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此后,美国服饰品牌Old Navy、曾被称为“时装之王”的ESPRIT相继撤离中国市场。2020年8月,“一代鞋王”达芙妮宣布退出中高档品牌的实体零售业务。
相反,一些传统国产品牌,却在行业震荡中逆势上扬。
鄂尔多斯(600295.SH)、太平鸟(603877.SH)、波司登(03998.HK)、安踏(02020.HK)和李宁(02331.HK)过去十年的财报显示,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几乎都经历了“V”字曲线,在2012-2016年间先后触底,而后反弹,至今持续上扬。
2020年“双11”,天猫女装商家直播榜前十大品牌中,有八个是国产品牌,前三是常熟的波司登、杭州的伊芙丽、宁波的太平鸟。天猫运动户外商家直播榜上,福建的安踏集团旗下品牌FILA(斐乐)官方旗舰店、安踏官方旗舰店,分列第三、第五。
这些曾处于价值链底端的中国服装品牌,是凭借什么步入上升通道的?
中国服装行业的起伏,可以在各家公司财报的叙述中找到相似的答案。
改革开放后,得益于劳动力优势,中国纺织服装工业迅速增长,承接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服装生产国。
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棉花、石油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同时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服装外销遭遇重创。
走不出去,加上“群狼环伺”,做贴牌外销业务的国内服装品牌在2012年前后陷入低谷。
大环境变动之外,还要为自己的盲目乐观付出代价。2008奥运年,全国掀起运动热潮,鞋服企业在乐观情绪中大步扩张,买品牌、增门店,激进策略导致的库存危机在几年后越来越明显。据报道,2012年上半年,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装企业存货总量高达483亿元。
服装企业的甩卖潮、关店潮此起彼伏。2015年波司登的财报中可以看到,它调整了过度扩张的战略,把13000多家门店砍到了5000多家。
面对危机,多数目前崛起的国产品牌在当时选择了相似的战略,即专注细分领域,打造多个品牌。
最典型的是鄂尔多斯。2016年,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拆分为四个品牌,均以羊绒衫为主,但分别针对高端人群、中产阶级、传统客群和年轻客群。
此前一年就任鄂尔多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王臻,推动了这一变化。王臻今年40岁,其父王林祥是鄂尔多斯集团的创始人。
王臻打小就在工厂长大。放学就去会议室写作业,大人们在旁边开会,经常开到午夜十一二点。
15岁,王臻被送到伦敦读书,后来考上剑桥大学。2005年,她辞掉了在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工作,次年回集团创立了子品牌“1436”。
2016年,一次大规模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眼中的鄂尔多斯,品牌认知模糊、老化、货品管理和形象管理能力薄弱。王臻和团队开会,决定抛弃老路,重塑品牌。
“现在的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一件功能性产品,还得符合审美和需求。如果不能很快转型,变成一个全品类、全系列、有鲜明形象的品牌的话,很快就被淘汰了。”王臻说。
拆分成四个品牌后,一些经销商因此流失,但王臻认为,这也是对合作者的筛选。
“一个品牌不能无限做大,它一定有固定的受众群,没有一个品牌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李玲表示,这也是安踏收购多品牌的原因之一。
李宁采取的策略是“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李宁旗下有多个品牌,主品牌占绝对核心地位。2016年,李宁品牌的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99%。
不过,李宁主张建立不同品类主导的店铺类别,如综合店、篮球店、跑训店、运动 时尚 店。
类似安踏,李宁也开始“吃掉”国外大牌。2020年11月,英国鞋履品牌Clarks公司将多数股权以1亿英镑的价格出售给莱恩资本,莱恩资本的主席正是李宁。这是Clarks在其195年 历史 上首次出让控制权。
2019年,安踏 体育 营收339亿,李宁营收139亿。政府补贴收入,安踏拿到了10亿,李宁为6389万。政府补贴安踏的原因是“肯定其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几家公司的财报中,贴牌代销的出口业务占比越来越少了。王臻说,目前外销的产量占30%-40%,但收入连1/10都不到。“外销是你给别人代工,只收一个加工费,和国内市场完全是两个概念。”鄂尔多斯外销的接单主要是弥补淡季的收入。
(梁淑怡/图)
细读财报可以发现,这些国产品牌在渠道上都做了一样的动作:门店逐渐收回直营。
以安踏为例,过去主要采用多层级的分销批发模式,早期能以较低的投入快速抢占市场。但弊端是总部对渠道的控制能力弱,难以及时了解经营情况。下游的经销商一旦库存积压严重,难以生存,品牌也会受到波及。
李玲回忆,2012年左右,为了降库存,安踏从品牌批发商转型为零售商,订货会从一年4次改为6次,整改了一千多家门店,将库存清零或回购,迅速关闭经营不善的店铺。现在安踏品牌有60%的零售商收归自营,集团旗下其他品牌门店都是100%直营,
太平鸟2016年的IPO报告显示,其大力拓展直营销售模式,2017年,直营收入(包括线上及线下)占收入的65%。
波司登的羽绒服业务2012年自营占17%,批发占58%;2019年,羽绒服自营占59%,批发占36%。
鄂尔多斯也是如此。王臻回忆,以前经销商拿货回去卖,总部没法及时掌握门店的数据,“比如一款衣服在北京已经卖完了,山东还剩着好多,但北京不知道”。
财报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其直营及控股门店从493家增加到了634家,经销商门店数量在600家左右,稍有下降。
但另一方面,收归直营也是无奈之举。
但国内服装市场整体发展较晚、门槛较低,经销商水平良莠不齐。“确实没有那么多好的经销商。如果有,品牌方为什么一定要直营?实在是没办法继续合作。”
收归直营给品牌带来的一个压力是,库存自负。一旦销售不佳,压力显着。近年来,电商、奥特莱斯是去库存的主要流向。
何君指出,早期电商是各品牌消库存的重要渠道,现在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销售品牌折扣商品为主营业务的电商平台,成了重要渠道。
在线下,开设工厂店、进驻奥特莱斯,也蔚然成风。
打折生意红火。新华社报道,2020年3月以来,上海各大奥特莱斯月均销售额同比普遍增长30%以上。
“以前,一个款的衣服卖几十万件,大家撞衫了,彼此还挺有好感。现在变成你穿这件,我就不想穿了。”何君指出,消费理念反作用到服装企业,让生产模式逐渐变为小批量、多批次、多款式,满足个性化。
紧跟市场需求,需要品牌做出“快反”,也就是通过销售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的快速开发和生产,提供柔性供应模式。
近年来,多个品牌都在提高快反能力。
王臻介绍,以前每年经销商订货会都是把货订好,提前半年生产。“现在订货只做一部分,另一部分柔性生产,如果这一款卖得好,再追加。”
高丽忠说,现在鄂尔多斯只生产订货会上70%-80%的订单,留下20%-30%,根据市场的反应快速补单。越是小批量生产,越不会有大量库存。
太平鸟CEO陈红朝说,2017年之前,太平鸟的生产模式是开完订货会,下单,供应链再去准备和生产。2015年,开始感觉不对劲,“虽然利润还很好,但加盟商开始压货了,零售库存增大。我就知道有点被动了,2016年就坚定要转型。”
2018年,太平鸟开始强化存货管控,制定快速反应的供应链。“我们以前卖完就结束了,去卖其他库存多的,所以老是在卖库存。其实供应链改造的核心,是让我洞察到需求。”现在,发现畅销品,会立刻全链条反应,追加生产。
不像鄂尔多斯是全链条自己负责,太平鸟的供应链是外包的。陈红朝希望把供应链绑得更紧,“公司总部刚搬到这,所有的供应链,必须在宁波有办事处,有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跟我们对接。”
快反虽好,但对于供应链上做代工的厂商来说,单子变小了,成本变高了,利润空间被压榨。
此前,小批量的服装订单,无厂问津。何君说,她的服装品牌产量不大,就算愿意提高单件制作成本,工厂也不愿意接单,嫌单量太少。
但现在,在小单量、多批次的趋势下,行业整体面临转型的阵痛。
他举了个例子,以前厂子不接1000件以下的单,后面发现,来询单的都只做500件。“你想一想,只好500也接,因为1000的单已经没有了。”
何君说,从长远看,工厂必须要转型,跟当年品牌转型一样。“当消费者变了,最先感受到的是品牌,因为它直面消费者。现在存活下来的品牌,都是当时勇于变革的,不想变的就死掉了。工厂其实也一样。”
何君与合作工厂的老板聊天,结论是,未来只有两种工厂能生存。一种以规模化生产、低成本取胜,另一种做小而美的生产。“如果拼不过那些又有规模又有量的工厂,你就要转型了,否则夹在中间很难受。”
2001年,太平鸟成立女装公司,陈红朝就出资加入了。在此之前,他曾经在宁波杉杉股份做过部长助理。杉杉作为第一家服装业上市的公司,如今在服装上已经声响不大。
陈红朝说,“市场像流水”,消费者喜好在变,今年卖得好的东西,明年很可能就不好卖。在太平鸟,他最怕的是数据显示“消费者偏老”。
2016年,他坚持年轻化转型,拥抱新客户。这付出了代价,2016年太平鸟净利润比上年下降20%,加盟店收入减少18%。他分析原因是,原来熟悉的客户觉得你变了,不买了,新客户还没有认识你,“刚开始年轻化,火候和力度把握得不是那么好。”
在太平鸟的战略上,早年是聚焦18-40岁客户群,2017年改为25-30岁都市男女,2019年又变成了20-30岁 时尚 青年。
因为追逐年轻化,太平鸟上电商这趟车也是最早的。
2008年,淘宝商城上线,太平鸟就进驻了,并且成立电商事业部。2014年,开始做电商特供。2020年“双11”,太平鸟旗下服装品牌总销售额在5分钟内突破10亿。
鄂尔多斯在2010年进驻电商,一开始以卖库存为主。2016年,开始做电商专供款。目前电商销售额占比超过20%。安踏是2014年组织专门团队管理电商业务,如今线上销售额已达同品类第三,仅次于阿迪达斯、耐克。
冷芸说,与专供电商渠道的服装品牌相比,传统鞋服品牌做电商不但没有劣势,还胜在品牌力。“双11前三年,排名前十都是纯电商品牌,现在大多是传统品牌”。
直播也没有掉队。如今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太平鸟、波司登是常客。太平鸟做直播是从2016年开始。2020年已经多次出现在薇娅、李佳琦、刘涛等明星直播间。现在开始做品牌自播,双11期间,所有旗舰店连续直播22天,女装、男装、童装自播的直播间均是天猫细分直播排名的前三位。
国际化也是共同的战略。
2008年,王臻请来曾在Chanel、Fendi供职的法国时装设计师吉乐·杜福尔担任创意总监。杜福尔来了之后,从一堆模特中挑出了刘雯,合作已持续11年。鄂尔多斯和刘雯的联名款已经发布三年,虽然贵,但卖得不错。
王臻说,旗下不同品牌的设计总监来自不同国家,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都有,也有设计师搬家到了中国。“这十年变化真的很大。”
太平鸟的供应链虽然外包,但非常看重研发设计。财报显示,2014年有设计人员346人,2019年是498人。
设计师都是二十七八岁。陈红朝说,“我们的95后设计师,天天跑国外,日本、首尔、巴黎、纽约……他们的眼界全部被打开。”
如今,这几家逆势上扬的国牌,毛利率都达到了50%左右。2019年,鄂尔多斯服装毛利率54%,波司登55%,太平鸟54%,李宁49%,安踏55%。
2020年以来,撤出中国市场的国外大牌不少易了主。但是这几家国产品牌,从创办至今,创始人或其子女始终掌控着公司。
今年,陈红朝问过女儿一个问题,“作为00后,现在国外的品牌和国内的品牌在你心里是什么看法?”女儿说,“爸,没什么太大区别,关键是我自己喜不喜欢。”
(应受访者要求,何君为化名)
‘伍’ 传统服装品牌如何拥抱DTC
DTC即Direct to Consumers,有时也被写为D2C,意为“直接面向消费者”,指一种由品牌制造商不通过中间商销售渠道,直接向消费者售卖商品的商业模式。DTC模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与终端消费者站在一起,将与消费者的互动融入“产品研发——营销传播——交付体验——反馈收集”的整个业务链条闭环,传递着来自市场的声音。
尽管许多传统服装企业意识到了DTC的重要性,但往往缺乏系统性规划和起始抓手,对于如何拥抱DTC尚感迷茫。建议有意向做DTC模式的服装企业,从以下方面入手:
重新整合供应链
知己知彼是战略成功的前提,在产品推出前清晰地认知外部环境、建立消费者和行业洞察是关键的第一步。品牌可以将消费者需求作为决策的出发点,从而精准、及时、灵活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到了新品开发与测试阶段,则可以通过消费者共创的方式,就包装设计、尺寸颜色、成份材料等方面,邀请核心消费者参与体验并收集反馈,并基于此进一步迭代优化,打造优质产品。参与共创的消费者在此之后也会对品牌产生更深刻的 情感 联系,并将成为助推品牌的“超级”消费者。
在供应链方面,如果品牌只是小规模尝试,那只需对现有的供应链做些许调整,但在DTC模式成效明显后,企业想要进一步扩充DTC 渠道的业务,就要全面改革现有的供应链模式,比如重新设计整个供应链网络,仓储设计,分销节点等等因素。物流方式也需推倒重建,在原有的大规模低频次运货模式外,增加适应小批量高频次的发货模式。
内容化品牌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是碎片化和海量化。消费者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权日益强化,传统的灌输式硬广告只会引起用户反感,取而代之的是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的核心当然是优质内容,服装品牌的任何环节,都适合也应该做成优质内容。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优质内容和精彩故事更能深入人心。对传统品牌来说,可以根据市场定位和营销目的,围绕品牌核心打造IP,再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微博、抖音、电商直播等社交渠道刷屏,快速建立全新品牌认知,赢得消费者信任;此外,还可以通过让渡话语权给最终消费用户,引导KOC测评分享以及IP联名等形式,不断地将品牌进行内容化,打造社交货币,实现更低成本的获客投入。值得一提的是,品牌不只是仅仅聚焦内容本身,更多地要打造内容全场景营销,创造更多更丰富的营销机会和空间,实现以小博大的效果。
渠道重塑
不少人对DTC都有一种误解,认为DTC只是一种创新的分销模式,但实则不然,直面消费者才是DTC的精髓所在。对于传统服装品牌来说,由于拥有固定的渠道和不少实体店,本身就有不错的客流量与声誉的沉淀,开启DTC模式后,这些零售店是品牌与顾客建立“直接对话”的最合适场地转型改造后,可以成为品牌与消费者社交的理想触点,再与线上形成互动后,塑造立体的品牌经营场,实现全域营销;也可以打通全渠道会员权益,提升消费者体验;又或是以社群等形式打造用户池,自然而然地将公域流量引入为私域流量,进一步推高品牌声浪,推动销量自然增长,对后续改善用户体验感、完善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形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提升数据化运营能力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是新一代消费者的核心特征,贯穿购买行为和决策的全过程,但对传统服装品牌来说,也是最薄弱的一环。如果选择DTC模式,就必须提高企业的数据化运营能力。首先,品牌可通过CDP等工具,采集并整合客户个人信息、行为数据、偏好数据、属性数据、订单数据等全渠道全链路的数据,从而及时调整销售运营计划,定制客户体验,优化客户关系。品牌也需要完善电商平台、订单管理、会员管理等系统,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其次,在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以及用户的数据积累后,就可以基于数据和业务需求,提取数据中不同维度信息的标签对消费者进行群体划分,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个性化的触达营销和差异化的运营,同时根据客户旅程的不同阶段,利用精细化运营策略体系,对不同客户予以不同的服务和引导,以实现留存率的最大化提升,达到最佳的用户体验;最后,可根据客户拉新、注册、购买等不同阶段的数据反馈,进行客户行为数据分析,优化营销策略,最终形成完整的客户生命周期闭环。
随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传统服装品牌企业纷纷试水新商业模式,希望借此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下,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亟待新思维,新手段,同时掌握新商业模式的运营方法。DTC模式将成为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服装品牌经营的流行做法,尽早拥抱DTC无疑是抓住这波时代红利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