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军人的肩章的等级分类以及各类的名称
分类: 社会民生 >> 军事
解析:
肩章
军人佩带在军衣肩上的识别标志。形状有梯形、剑形、斜角形、矩形等。缀有军衔等级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依佩带时机通常分为常服肩章、礼服肩章、作训服肩章等。各种肩章样式基本相同,礼服肩章以饰物相衬。肩章的作用,是按肩章的种类、式样、颜色、肩章上的彩色杠(竖条带)和条纹的数量、宽度以及星徽或其他图案的数量、大小,区分军衔等级和勤务的属性。
l8世纪初,肩章作为一种识别标志在军队佩带。20世纪初,中国军队即开始佩带肩章,1904年,清 *** 批准练兵处和兵部上奏的《陆军官务服帽章记》,对肩章的式样、颜色等作了详细规定。中华民国时期军队的礼服和某些时期的常服,亦配备肩章。
中国人民 *** 于1955年10月实行军衔制时开始佩带肩章,形状有梯形、剑形、斜角形和矩形四种,其中元帅、将、校、尉级军官以及院校学员的常服肩章为梯形,海军士兵小肩章为矩形。肩章上缀军衔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元帅肩章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银白色五角星徽各l枚,将、校、尉级军官肩章分金黄色、银白色两种,分别绣或缀钉银白色或金黄色五角星徽l一4枚;海军将官金黄色版面肩章,在金黄色星徽周围绣黑色线道,星徽正中为铁锚。军校学员、文工团和军乐团团员、体工队队员肩章,边镶黄色或黑色或蓝色丝带,有的镶金黄纵线,或缀专业符号。海军及其航空瞎运兵士兵肩章镶金黄色横线表示军衔等级,上等兵、下士、中士分别为l一3条细黄线,上士l条粗黄线;水兵、列兵肩章和学员小肩章绣铁锚。1965年6月,中国人民 *** 肩章随军衔制的取消而废止。1985年5月, *** 军官和志愿兵佩带剑形肩章,陆军、空军为棕绿色,海军为海蓝色,中间缀军种符号;海军士兵佩带印有铁锚的黑色小肩章。1988年10月,实行新军衔制,全军官兵肩章缀军衔符号,军官常服、礼服、大衣肩章,主体为长方形,内端呈钝角。版面为金黄色,镶边和纵向彩杠颜 *** 分军种,陆军为正红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金黄色版面中一条纵向彩杠为尉官,两条纵向彩杠为校官。将军礼服肩章外端衬金色松枝叶。军士长、专业军士、学员常服肩章的材料、号型尺寸与军官常服肩章相同,版面颜 *** 别军种,陆军为正红银悔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蓝色。1993年10月,军士长、专业军士肩章样式改为等腰梯形,磨搏梁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版面镶有金黄色纵杠和折杠,两道纵杠为军士长,一道纵杠为专业军士,折杠区分军衔等级。1992年5月,文职干部统一配发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肩章中央缀钉军种符号。美军将官肩章,用星徽标志等级,五至一星,分别标志五星上将、四星上将、中将、少将和准将;上校肩章缀鹰,中校、少校肩章缀枫叶,中校为银色,少校为金色;尉官和准尉肩章,用金色和银色杠杠标志等级。从将军到尉官,肩章符号的标志意思依次是:星星在苍窜闪耀,雄鹰翱翔蓝天,树木枝叶茂盛,树干连着大地。日军军官常服肩章的基本模式与中国军队的相同,不同的是,其星徽采用樱花图案,将官以四、三、二星分别标志上、中、少将。礼服肩章为盘花式样,将、校官用3股金色圆绳编结,尉官用两股金色圆绳编结。将官肩章为双排5朵盘花,校官肩章为单排5朵盘花,尉官和准尉肩章为单盘5朵盘花。将、校、尉官以银色樱星区分上、中、少级,准尉无樱星。
⑵ 什么级别的军官军装有披风
我军是不配发披风的。
按照题主的意思,应该指的是那种长风衣式的呢子大衣,那种大衣要校官以上级别才会配发。
⑶ 民国那些特务长穿的中长衣服款式是什么
长袍马褂,洋装,中山装,唐装。长袍马褂的男性造型,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了,不过民国其实并未因其曾经在前朝广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国男性的常礼服。民国18年所定《服制条例》中的“男子礼服”,由于该条例一直到民国92年才废除,而后也没公布新的服制条例,所以在一些需要传统礼服的地方,仍然会穿着袍褂。民国元年的大礼服(级别高于常礼服袍褂)所采用的就是洋装,并且在常礼服中也可采用洋装,其余各种行政职务的制服,也是采用洋装,民国主流力量对于洋务的推崇可见一斑。一般来说,民国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长袍打扮,而短装因为行动便利,一般都是社会下层及劳动人民的装扮。袍褂不见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着,但是相对于短装自然是正式了许多。中山装起源众说纷纭,但是这种极具军装风格的服饰,对于当时处于战时的中国,为了标榜军中职务,常有领导人穿着。如蒋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军装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会穿着袍褂,他的西装形象反而极为少见。(3)民国军官什么级别有大衣扩展阅读:民国时期的服饰风格: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搭掘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轮枝缓年带回国的。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成功的讯号。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腊模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
⑷ 解放战争,为何国军军官穿的都是呢大衣,而傅作义穿的却是粗布军装呢
因为傅作义属于晋绥军序列,而非蒋介石的中央军序列,当时因为太原兵工厂存在等诸多原因,晋绥军的后勤补给有着很大的独立性。
晋绥军又称晋军、阎军,隶属于晋系军阀。是中华民国时期主要活动在山西、绥远以及华北地区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其领袖人物为阎锡山、商震、徐永昌、傅作义、楚溪春、孙楚等。
晋绥军的前身是清末山西新军,民国十六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民国十七年,晋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
民国二十二年,晋军归太原绥靖公署统辖。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晋军归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统辖。抗战胜利后,晋军仍由太原绥靖公署统辖。
民国三十年,晋军扩编后,较少有满员的。晋军实有人数不过12万人,每月却按编制人数(18.9万余人领取薪饷经费。
民国三十一年以后,阎锡山以山西省向来组、政、军、教、经人员待遇一致为由,把军政部每次修订标准后提高的官兵薪饷,按党派团体组织、政府、军队、教育、经济等工作人员平均计算,更大幅度降低了晋军官兵的薪饷标准。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未为晋军另外制定标准,而按国防部制定的标准发放。
民国十六年4月,阎锡山制定山西陆军士兵的给养标准。民国二十四年6月,阎锡山根据山西省粮食生产情况,对晋军的主食又作了具体规定。
民国二十四年6月军政部划分甲、乙、丙三类地区制定标准,每人每天分别为0.07元、0.06元、0.05元,山西省为乙类地区。
⑸ 国民/革命军有一段时间穿的军装是黄色的,有点像日军的“昭五”式军装,那是什么时候
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单兵手持上刺刀的中正式步枪,后背大刀片。
德制师配备的枪弹主要有尖头弹、圆头弹和重尖弹三种,另外还有特种枪弹,例如反装甲的钢心弹等。尖头弹供中正式系列步枪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使用,圆头弹供“汉阳造”使用。虽然四年式是7.92毫米口径,但有一部分使用圆头弹。重尖弹则专供二四式或三十年式重机枪使用。
德制M35钢盔原是供新建立的德国空军用,在接受中国约22万顶的订单后,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立即指示优先供给中国。据目前已知的记载,到1936年共进口了315000顶M35钢盔,1937年开始装备,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嫡系部队都基本配发了M35。抗战初期的山西忻口战役中,前来增援的中央军第85师(师长陈铁)就因为佩戴M35钢盔,而被日军判定为主力部队,遭到猛烈打击。
德制师的军服主要是棉质的。不过据88师的万方澄回忆,当时冬天也有呢军服、呢大衣,春秋有驼绒夹衣,夏天为卡其短袖衫和短裤。事实上,军官确有呢质的军服,尤其是所谓“甲种呢”的黄绿色军常服。
军用水壶为椭圆形,主要由水壶、水壶套及背带三部分组成,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日式是平底的)。水壶套由橄榄绿色的帆布或呢制布料制成,到抗战困难时期,通常只是一层棉布。中式水壶一直使用肩背带,与后期将德式水壶挂在腰带上不同。干粮袋(杂物袋)的形状与德式略有不同,携行方式则与早期德式的相同,也是用背带跨肩,后来才改系在腰带上。
中国仿德国1930式防毒面具外形与西班牙的类似,非德军之圆筒装具。巩县兵工厂在1934年(民国23年)向德国采购设备,准备自制防毒面具。1936年时日产量已达250副,型号定为二四式防毒面具。生产防毒面具的兵工厂还有金陵兵工厂、广东面具厂(广东面具厂后改名为42兵工厂所生产的型号,非按年号而定)等,型号有二三式、二四式、二七式及四二式。国民政府部队所使用的防毒面具圆筒装可能来自于法国在二次大战之前制作过的防毒面具圆筒装,其特征是增强纹是横的,不像德军二次大战中所用的直纹。国民革命军由于数量众多,且物资缺乏,所以防毒面具没有全部装备,只是配发给国民革命军嫡系部队和一些特殊兵种,如防空兵,炮兵等部队。由于侵华日军不履行日内瓦公约,大肆使用毒气,加之国军防毒面具的装备不足,就给广大中国抗战官兵带来了惨重的伤亡。
中国是使用德国毛瑟手枪最多,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的国家,它被亲切地称为“盒子炮”、“驳壳枪”、“匣枪”、“快慢机”等。另外毛瑟手枪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称-“自来得”,事实上这是它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它的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Military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在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中,有一份文件是1912年9月,陆军部与德商礼和洋行(Carlowitz&Co.)签约,购买:“七密里六三自来得毛瑟手枪二百杆,连有木匣手把,每杆连子弹五百粒,价计足银五十八两。共计足银一万一千六百两。在天津码头交货。关税在外。”这是自来得手枪一词,在1911年(民国元年)即已使用的明证,可能是最早引进的文件实例,而速射型要在将近二十年之后才出现。在美国,因为握把的形状,一般称之为扫把柄(Broomhandle),也有由中文翻译而称之为盒子炮(BoxCannon)的。许多人称速射型为712型,并说这是毛瑟厂的型号,事实上这是德国GECO(GustavoGlenshaw)公司的目录号码,与毛瑟无关。许多人也称盒子炮为C96(Construction96即96型),这是在欧洲常用的一个名称,原先专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与Bolo一样,即有人所称之为的警用型。所谓的Bolo,来自俄国的布什维克(Bolsheviks,俄国**的前身)党人,因为3.9寸的盒子炮当时为其大量使用之故。中国的盒子炮来源有四种:一、中国各兵工厂以机械辅助生产的:这一类的盒子炮材质及加工品质较好,虽然仍摆脱不了手工装配,零件不能互换等毛病,但整体而言,几乎可以与舶来品相比。已知的生产厂至少有: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大沽造船所、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重庆武器修理所、衡阳军械局等。二、修械所、厂、队生产:这一类盒子炮为随军修械队,在修枪之余,也制造一些军械。如宋哲元的西北修械所、湘西荼陵修械所、八路军梁沟四所等。这一类的材质及品质差距极大,有的修械所设备好,材料供应好,则产品较佳。象八路军那样在敌后的修械所,因为钢材来源断绝,多半是用铁道钢加工而成。
三、私人游动修枪、造枪商贩: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如走方郎中。史料中说到河北、河南、四川都很多。由一人到数人不等,为地方豪强大户、小股军队、土匪修造枪支,按客户的意思,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以手工打造。其品质依人而异,一般都烙印有原厂的一切印记,惟妙惟肖。当然,也有的印得不知所云,可能是没有原枪做样子,只是师傅教下来,以讹传讹。这类枪很多中看不中用,打几发是可以,打多了就会出问题。有许多的表面处理非常粗糙,一看就晓得是手工打造。四、舶来品:主要来源是德国和西班牙,经由上海、天津等地的洋行进口。有一份文件是1924年9月10日,陆军部与天津德商世昌洋行签约,购买:“德国新式口径七六三密理米突、枪筒九六密理米突、表尺一千米突之毛瑟手枪一千七百杆,连同空木柄及每杆子弹五百颗、甲(注:假)子弹一个、弹簧一个、弓簧一个、螺丝板一个、每杆净收价洋七十整,共计价洋一十一万九千元整。”本文件中的盒子炮,枪管核算起来只有3.77寸,相当特殊。1934年3月12日,中信局副经理李耀煌向蒋介石报告:“奉委员长电,渝,订买廿响驳壳手枪五千枝,经尊查得德制老牌毛瑟一种,西班牙仿装两种(注:AstraSuperAzul,另外还有Royal),价格以西班牙之恩斯达牌低过德枪一元七角国币。德枪结构虽属较为坚固,惟枪杆稍短,以致射程亦少二百米突。如订货时要德枪加长枪杆如西班牙式,则射程当为一致。又,委员长曾电喻查捷克手枪,经尊查得捷克各厂无此种驳壳出售,合并陈明。”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开支列表中,有“购廿响驳壳手枪二万枝附子弹二千万发”一项,共280万法币。又如蒋介石致中国驻德商务参赞谭伯羽电报:“武昌,1938年3月1日:柏林。中国大使馆谭伯羽先生:密。请即商订德国八一迫击炮300门,每门配炮弹3,000发,如有现货更好。又购廿响驳壳手枪2万枝,每枝配弹2,000发,如无现货,则购买其他式手枪亦可。总愈快愈好,其价请速详报。中正。”许多经商业渠道进口的德国盒子炮,在弹仓的左侧,印有中文的[德国制]三字。有的人以为盒子炮就是10发,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6发、10发、20发都有,前两者用的是固定弹匣,后者多为插入式。20发固定弹匣也有,但是极为罕见。
由以上的文件看来,抗战前到抗战初,中国买的都指定是要20发,买来当然是配到了中央军去了。所以,说中央军主要配发10响毛瑟手枪,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德械师中的士官大多配用毛瑟“二十响”全自动手枪。他们携带着造型简单的专用皮制枪套,只有半截,上下为开放式,毛瑟枪的木壳枪套直接插入其中。同时还配有毛瑟枪专用皮质弹匣包。正面有可装20发弹匣的弹包12个,用皮带扣系在后腰,“Y”字形肩带分3点支撑弹包组。国军毛瑟枪手在着装时,先将枪套以左肩右肋或右肩左肋的方式背负,再将弹包组穿上,如此手枪套即被固定于弹包组之下,而不会晃动。
楼主,你看这些够解决你的问题不,恰好我也喜欢研究这一段历史,望采纳~!